中醫治療頭痛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導讀】

頭痛分類

頭痛系病人的一個自覺狀,可以出現於多種急慢性疾患中,如感染性發熱性疾病、高血壓病、顱內疾病、神經官能症、腦震盪、偏頭痛和頸椎病等,臨床較為常見。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請瀋陽市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主任中醫師李寧和市民朋友說說中醫治療頭痛的那些事兒。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頭居人體最高部位,臟腑清陽之氣上注於頭,手足三陽經脈和主一身之陽的腎脈均上至頭部,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由於外感諸邪,內傷諸疾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於頭,以致清陽鬱滯,脈絡痺阻而發生頭痛。

一、頭痛分類

臨床上一般分外感、內傷、外傷三大類。

1.外感頭痛:多因起居不慎、坐臥當風,感受風寒、溼熱等六淫(風、寒、暑、溼、燥、火)之邪自表侵襲於經絡,上犯於頭部。其中以風邪為主,所謂“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所以頭痛以風邪所致的居多。但風邪每多兼挾它邪,如風寒頭痛,常見到頭痛,痛連項背,惡寒,無汗等症狀;如風熱頭痛,常見到頭痛而脹,甚則頭痛欲裂,發熱或惡風,面紅目赤,口渴喜飲,便秘,尿黃等症狀;以及風溼頭痛,常見到頭痛如裹,畏風,肢體困重,胸悶,食慾欠佳,小便不利,大便或溏等症狀等。

2.內傷頭痛:多因肝、脾、腎三髒的病變以及氣血失調所引起。起於肝者,有因情志不和、或因肝陰不足或腎虛水不涵木而致肝陽上亢,又因肝經寒氣上逆、故而發生頭痛,常見到頭痛眩暈,心煩易怒,面紅口苦,夜眠不寧,大便乾結等症狀。起於腎者,多因腎精不足致腦髓空虛,或因腎陽衰微致清陽不展,故而發生頭痛,常見到頭痛,眩暈耳鳴,精神疲乏,腰膝痠軟,遺精帶下等症狀。腎陽虛者呈現面白畏寒,腹瀉便溏,自汗,手足冷,食慾欠佳等症狀,脈沉細弱;腎陰虛者兼有煩躁烘熱,手足心熱,口乾舌燥,尿赤便秘等症狀。起於脾者、多為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以及病後胎產、造成氣虛血少不能營養腦髓,發生頭痛,常見到頭痛頭暈,面色蒼白無光澤,心悸等症狀,或見頭痛綿綿,時發時止,越累越痛,倦怠無力,自汗畏寒,食少便溏等症狀;或因飲食失宜、脾不健運、痰溼內生、上擾清陽,故而發生頭痛,常見到頭痛昏蒙,胸脘痞悶,食慾欠佳噁心等症狀。

3.外傷頭痛:因跌或撲撞傷之後,或久病入絡、使氣血瘀滯,亦可發生頭痛,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甚至痛得像錐刺一樣。

在外感頭痛中頭痛只是作為一個症狀,而內傷頭痛則作為一個疾病。最常見的則為偏頭痛,屬於中醫的內傷頭痛,輕者睡一覺即可消失,重者一般口服止痛片等,均可解除疼痛。但這只是止痛,而不能從根本上預防和根除頭痛的發作。總的說,頭痛有虛實之分,虛證多為氣虛、血虧,實證多屬痰濁、 瘀血。

關於頭痛,在《內經》中已有記載。中醫學中將這種以反覆發作性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偏頭痛又稱為“頭風”。中醫治療偏頭痛強調針對病人的發病因素和臨床表現辨證論治,也就是說要根據每位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中醫治療偏頭痛一般從肝風、痰濁、血淤等方面辯證論治。不同證候要選用不同的方藥治療,一般是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辨證論治口服湯藥是臨床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雖然口服湯藥比較麻煩,但醫生可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辨別寒熱虛實,開具針對性較強的中藥處方,診療個體化,這也是中醫藥的長處。因此,對於反覆發作的頭痛病人可以選擇中藥湯劑治療。很多病人頭痛發作時來醫院看病,而頭痛緩解後就停止治療,難以堅持服藥,這樣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療效,頭痛可能再次襲來。

中成藥服用簡便,患者容易接受。目前,治療偏頭痛的中成藥種類逐漸增多,那麼,如何正確選擇呢?首先要強調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人頭痛的特點選擇中成藥,同時還可以根據病人的臨床特點,辨證選用一些具有其它作用的中成藥。如女性患者常在經期前發作偏頭痛,可以配合服用加味逍遙丸或逍遙顆粒;頭痛時手足發涼,或平素怕冷,手足不溫者,可加用附子理中丸;經常咽乾口渴、手腳心發熱者可配合服用知柏地黃丸。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針灸治療頭痛具有起效快、操作簡便的特點。在頭痛發作時採取針灸治療,可減輕疼痛程度;在發作的緩解期採取針灸治療則可以起到延長髮作週期、減少發作頻率的作用。因此,建議有條件的頭痛患者可以選擇針灸治療。針灸治療具備較強的專業性,患者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不可到江湖遊醫處、條件差的小診所治療。

針灸治療頭痛有其獨到的效果。根據經絡辯證的不同,陽明頭痛可選印堂為主穴,太陽頭痛可選大椎為主穴,少陽頭痛可選率谷為主穴;若是因風所致可加風池、風府;因寒所致可加玉枕、囟會;因熱所致可加太陽、上星;因溼所致可加翳風、大鐘;陰虛者可加太溪、腎俞;氣虛者可加百會、膻中;氣滯者可加頭維、本神;陽虛者可加崑崙、氣海;血虛者可加膈俞、脾俞;血瘀者可加中都、大敦;氣虛、陽虛者可加用灸法;因風、因寒、因熱、氣滯、血瘀者皆可加用放血療法。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頭痛發作時,也採取按摩的方法緩解或減輕疼痛,方法簡便易行。即採用推神庭穴、頭維穴、太陽穴等頭面部推拿。此項治療應到正規醫院進行,可以請推拿、按摩專業醫師進行較系統的手法治療,對於減少發作次數有一定作用。

【本期專家】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李寧,瀋陽市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主任中醫師。中國針灸學會會員、遼寧省針灸學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康復分會常務理事,瀋陽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健康教育專家庫專家,瀋陽市名中醫。從事針灸臨床工作20餘年, 擅長針、灸、藥結合治療面癱、耳鳴、耳聾、眩暈、中風及其後遺症,頭痛、頸肩腰腿痛、膝關節痛、帶狀皰疹等各種急慢性痛證。

健康科普堂 | 中醫治療頭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