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外國賣家是怎麼月銷百萬?

2019年各大平臺政策變更頻繁,品類嚴審,算法調整,打擊刷單,刪除評價,讓不少國內賣家的Listing排名岌岌可危,反觀平臺品類的首頁坑位,很多都被國外賣家牢牢佔著,老外賣家為何這麼膩害?


一、優化文案

發言大咖:德國本土大賣 Matthias Hentschel

在歐美,消費者對Listing的要求還是蠻高的,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消費者,他們會因為語法錯誤而認為你不專業,直接把產品頁面關掉。而中國賣家,往往喜歡價格取勝,而忽視了Listing文案質量,特別是小語種站點,平臺上有一半多的Listing是各種詞語堆砌而成,可讀性差,亟待優化。

01、 文案優化:

標準的母語應用是文案的基本要求,比如德語的陰性陽性應用。除此之外,適當添加一些方言也可以讓文案更加生動,比如高地德語和底地德語。如果產品受眾是年輕人,也可以加入一些網絡流行語,讓文案更接地氣。

02、關鍵詞優化:

除了挖掘對手的關鍵詞,我們還可以去拓展很多新的關鍵詞,比如:產品的別稱、俗稱,名詞的近義詞、縮寫詞,有一款產品,我們在對手的基礎上做了優化,關鍵詞從從491提升到700個關鍵詞,然後佈局在標題、五行、ST、描述等各個位置,經過幾周之後,其中303個關鍵詞在第一頁。

二、增加流量入口

發言大咖:德國本土大賣 Korosh Najjari

很多賣家都盯著eBay和亞馬遜,其實在歐美還有很多流量非常好的平臺,當你在亞馬遜上停滯不前時,就要增加新平臺,擴大流量入口,以德國為例,這些平臺賣家們都值得關注。

01、OTTO:

OTTO流量非常大,郵購起家的,生產圖冊,送到千家萬戶,現在也開始轉到線上,入OTTO的門檻非常高,預計要求回答150幾個問題,比如木質傢俱,會要求你回答木材、油漆等等問題。而且要求在德國本土有產品質檢、售後維護、客服服務中心。

02、Real:

德國超市起家,線下的超市可能有四五百家,主要賣日化用品,但是線上是多品類銷售。去年Real在德國本地面對電商賣家的招商非常兇猛,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會有,在德國有本土公司的賣家可以考慮入駐。

03、Home24:

Home24是一個傢俱平臺,流量非常大,產品利潤也很高,客戶黏度很強,目前沒有官方開放端口給到第三方賣家,未來有可能會開放,賣家們可以持續關注。

04、Rakuten:

Rakuten現在在歐洲市場主攻德國,投入了大量廣告宣傳,目前賣家數量不多,德國範圍內有5500賣家,品類23個,可以作為一個潛力股。

三、充分利用站外推廣

發言大咖:Ivan 新加坡大賣

站內流量爭搶激烈,站外流量相對藍海,當然,如何把流量從站內轉移到站外、如何培養優質流量就是一門技術活,我們常用的方法如下。

01、Facebook群聊:

把客戶沉澱在Facebook群裡,在群裡不要打廣告,初期製造內容話題,當客戶彼此熟悉之後,群很快就會活躍起來,他們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題,久而久之,當他們或者他們朋友有需要,購買你的產品就是一種條件反射,一旦有新產品,Facebook群也能容易獲取Review。

02、Email:

Email的話,可以每週一次發一個newsletter,也就是讓他們一直聽到我們的聲音,告訴他行業有什麼新技術、我們有什麼新產品、有什麼網紅在幫我宣傳、有什麼新video,Email的內容中,我們不要一直打廣告,要給他一些有用的文章,每4個文章做一個廣告,這樣他們不會很煩。

03、視頻營銷:

也可以做Youtube視頻營銷,這時候我們可以找一些50-200美金的小網紅,性價比非常高,讓他們幫忙拍視頻,發到網站上去,然後在視頻下面留下亞馬遜或者獨立站的鏈接,從而形成購買。

四、藉助品牌力量

發言大咖:美國賣家 Liza

很多美國賣家都是在中國採購或者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拿貨,採購成本和物流價格都沒有優勢,人力成本也很高,所以美國賣家沒法鋪貨,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品牌去的,通過品牌產生溢價。

01、選品:

想要把一個產品做成品牌,首先一定要了解行業的趨勢,產品持續走高和保持均衡都可以,如果已經進入谷底一直在下降,這時候要儘量避免進入,因為做品牌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決定一款產品之後,再決定做哪一類客戶,老年人or年輕人、男性or女性、屌絲宅男or喜歡戶外.....關注你自己的目標買家,不斷驗證他們喜不喜歡你的產品,你的創新想法是對的。

02、外裝:

同時還可以對產品的外包裝進行美化,同樣一款太陽鏡,很多中國賣家2美金3美金,有個美國品牌賣家,包裝精美,賣20美金

此次之外,還要了解美國人的心思和文化,他們比較喜歡自己的國家,也喜歡產品上有國旗的標誌,有些產品上有國旗的標誌,更容易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03、營銷:

首先,你自己要對產品非常熟悉,在亞馬遜上架後,要不斷優化文案、圖片、關鍵詞、PPC等,把站內做到極致,前期多利用廣告,並不斷減低ACOS,後期逐漸從廣告過度到Deal。

光靠亞馬遜,也很難做成品牌,站外的營銷也一定要跟上,社交社群營銷、SEO、官網、視頻、網紅、熱點事件都必不可少。通過站內+站外的形式,直到50%以上的流量是通過搜索品牌名而來的時候,你的產品才能算是一個網絡品牌。


總的來說,運營之道殊途同歸,老外賣家可能沒有太多的黑科技,更多是憑藉深厚的市場理解和紮實的營銷手段,在各大平臺上深耕立足。


偶爾發雞湯,時不時發新聞,總是發乾貨。可能是今日頭條裡,第三有意思的跨境電商號。點個關注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