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對全國332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8年發展質量評價結果,廈門火炬高新區電子信息(光電顯示)產業獲評發展質量總體水平“四星級”;廈門軟件園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獲評發展質量總體水平“五星級”。

評價結果更加突顯廈門火炬高新區導向性發展路徑。多年來,園區在產業鏈的延伸性、創新創業的伸縮性和營商環境的彈性等方面,從“淺水區”一路邁向“深水區”,以積跬步的姿態,篆刻著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徽章。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目標導向

產業不斷煥新

近期,業界知名半導體零組件和設備廠商在廈門火炬高新區投資建設的鑫天虹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將主要從事半導體PVD、ALD、PECVD等設備和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彌補園區集成電路產業鏈在設備環節上的缺失。

針對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缺芯弱屏”的短板,廈門火炬高新區搶先佈局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隨著紫光展銳、聯芯、美日豐創光罩等一大批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聚集,目前已集聚集成電路及配套企業近200家。

創新一站式產業鏈發展機制構成了園區發展的歷史速寫。廈門火炬高新區還引進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多晶硅生產線(天馬微電子),並延伸柔性顯示項目;引進全球導電玻璃基板龍頭企業電氣硝子。高密度產業鏈配套吸引高新技術產業相關企業紛紛選擇這裡。數據顯示,進入“十三五”以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新引進企業增量超過300億元。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強鏈”“補鏈”是園區產業鏈煥新的重要導向。廈門火炬高新區緊緊抓住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命脈,蹚出一條聚合多元創新要素和多種創新之勢的發展之路。園區平板顯示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平板顯示產業在工信部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細分評價中排名第一;廈門火炬高新區被評為全國十大集成電路優秀產業園;軟件園連續兩年綜合評價排名全國第七,成長性指標居全國第一。

今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將以“雙千億”工作為引領,發揮平板顯示產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集成電路等產業集群的優勢,加快軟、硬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園區將佈局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夯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底層技術、核心支撐;另一方面,將依託平板產業聯盟、廈門軟件園戰略諮詢委員會(SAC)聯盟、物聯網協會、專業創新服務機構等平臺,深入梳理園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業態,編制產業地圖,集成“芯片、軟件及驅動、中間件、終端”本土供應鏈優勢,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軟硬件。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創新導向

創造力加速升溫

今年初,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紫光展銳被授權成為谷歌的第三方認證實驗室,將攜手谷歌開展GMS Express Plus設備認證,這將極大縮短OEM/ODM客戶與谷歌進行兼容性驗證的流程與時長,助力移動終端廠商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正是園區企業技術創新帶來的業務鏈創新,樹立行業標杆,以“木秀於林”的姿態應證著廈門火炬高新區狠抓創新驅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為企業主體搭建廣闊舞臺。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圍繞創新頻頻給予企業和創業者多種創業選擇,今年初,園區在之前各項創新政策的基礎上,推出扶持力度更大的《推進高質量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簡稱“創新新四條”。新政策圍繞火炬瞪羚企業、火炬創新研究院、火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火炬域外研發中心四個方面,助力高成長創新型企業發展。此外,在人才引進渠道、人才培育平臺、人才金融支持、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園區不斷出臺系列舉措,加大對高端人才和科技項目支持力度,為創新創業提速增效;通過建設新材料等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造完整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孵化器+產業研究院+產業投資基金+產業園”的產業培育鏈條。可以說,園區從人才、研發投入、設立研發機構、技術改造等方面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環境,幫助企業實現創新發展。

這種“圈地”式支持創新,隨著“視”界的拓展,域外創新也獲新題意。立足國際視野打造硅谷創新創業基地,廈門火炬高新區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增進雙方來往合作,吸引一批優質項目進駐。園區建設的廈門中以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已與300多家以色列高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和孵化器建立合作,建成300多項以色列先進技術和高技術產品項目庫。並在軟件園三期搭建“一帶一路”加速器,支持每年引進“一帶一路”國家創業團隊到基地設立公司並進行加速,幫助國內互聯網企業走向“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問題導向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初春,黃花風鈴木燦燦盛開的同翔產業基地裡,主動加壓,爭分奪秒,“消滅小黃旗,直至變成超工程建設進度的紅旗”,為企業打通“最後一公里”,在這裡每天都在緊張地進行著。

優越合理的硬件配套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基礎。枝繁巢暖,僅2018年,同翔產業基地起步區就投資41億元,新增636畝招商用地,已落戶24個產業項目,園區集群效應初步呈現。不僅如此,在園區還可看到更多“軟性”的服務。推進智慧園區建設,簡化企業行政許可、備案材料,審批服務事項通過“智慧火炬”平臺或市級平臺,100%實現“最多跑一趟”;加強“火炬政務協同系統”建設,19項區級政策兌現項目實現網上審批。“環境”智造的溫度,在於建立營商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營造融合、協同、共享的創新創業生態。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貼心服務成就了園區營商環境的“活指南”,可以說在園區“人人是營商環境、事事是營商環境、處處是營商環境”。廈門火炬高新區堅持更新戰略思維,順應改革形勢適時調整改革部署,瞄準企業“痛點”“堵點”,制定整治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過去的一年,深入企業“大走訪”,共走訪企業2000多家,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近2000項;新開展的房易貸、稅易貸業務,破解企業無抵押貸款難問題,覆蓋中小企業600多家,融資餘額累計超過6億元。也正是這種濃厚的營商環境,讓企業發展有了真正的獲得感。

求碟花要香。一直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實施“天藍、地綠、水清、園靚”工程,圍繞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推出一批人才公寓,為園區企業和人才提供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其中,新投入公寓樓2000多套,以市場價六折出租給企業員工,實現人才安家心願;7條定製公交駛入園區,員工可通過掌上公交系統進行預訂,出行難問題得以解決;單位樓下有超市、餐廳,步行百米即有診所,一個產城融合的舒適園區躍然於前。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一路邁向“深水區”!廈門火炬高新區深耕園區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