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斤白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喝一斤白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人,逢年过节喝酒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习俗,尤其是在我的老家鲁西南地区,这种习俗更是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从北方长大的人并不一定能喝酒,尽管我多次给南方的同学和同事说这件事,可他们依然用一种我信你才怪的表情看着我,每次出去喝酒吃饭也总是把喝酒这个任务交给我,可我真的不能喝。

北方人能喝酒在一些人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认知,关于这一点我不做任何反驳,因为我看到的现象好像也确实如此,每次看到自己老家的朋友在我面前推杯换盏,而我只能在一旁微抿一口做陪,即使如此一顿酒过后自己也差不多喝了三四两白酒了,而他们身边也几乎都有了一个空瓶子。

凭着多年在他们桌前混迹的经验,我也大体知道一个人如何才能避免快速的醉去。答案就是不能喝快酒,我们哪里人酒桌上一直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喝之前会有一个主事人同大家商定一杯酒喝几口,以前的杯子都是二两一杯的,后来年轻人长大了需要陪酒但又无法和那些老一辈人比,所以酒杯大部分换成了一杯一两的,可即使如此有些人依然不能适应他们的节奏。一桌人七八个,有时候一瓶酒都不能倒一圈,遂只好开第二瓶。如果一杯酒在五口之前喝完就已经被我划到喝快酒的行列里了,更别说那些两口一杯的人了。同样是喝酒喝快酒的人会比那些慢慢喝酒的人更容易醉,而且喝的也相对的要少一些,如果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喝快酒,那结果可想而知。

酒精能麻痹人的意识,适当的喝酒能加速血液循环可以让人感觉到兴奋,可是过量的酒精能让人丧失意识,甚至是使人死亡。那么一个成年人喝一斤酒会有什么结果呢?我的结论是80%以上的人都会醉去。

人在喝第一杯酒时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思维和语言上和平时也没有什么不同,可当第二第三杯酒下肚后,人会感觉很轻松安逸,那种感觉难以形容,很让人着迷,相信多数喝酒的人都喜欢那种感觉。这时候在思维上依然是清晰的具有条理的,甚至你能更准确的把握自己思维和感知当下的环境,可随着酒精慢慢的摄入有些人的语言会慢慢的变多,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因为思维过于清晰然后无法抑制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还是酒精让人产生的错觉,说的话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逻辑上的问题。那时他们经常给别人说的话就是“我没有喝醉”。

出现问题基本上都是在四两以后了,那时候酒精的负面作用就会慢慢的显示出来,有些语言已经不能流利正确的表达出来,嗓子里就像是被塞住了棉花,有些字眼的读音也已经不能正确的使用了,最明显的就是拉长音和重复之前说的话,喝酒已经不能被理智所抑制了,要说三两之前你劝他喝酒他还会试图阻止一下,那么四两之后只要你喝他就会陪你喝酒,更要命的是两个人在一起聊天说的高兴了他们会互相敬对方酒,一句“我干了,你随意”,对方看他这样也只能作陪,完全忘记了喝酒前定下的规矩。这里又一个后遗症出现了,那就是记忆力会变的很差,会出现所谓的喝断片,大体就是完全忘记喝酒时说的话和做的事。

半斤白酒以后的人差不多醉意已经完全上来了,倘若喝一斤酒需要两个小时,那么后五两酒酒只需要半个小时,因趁着酒意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能力,而且一口比一口大,说出的话也基本上就是重复之前说过的话,大脑已经不能够正确组织合理的词汇,说着说着就会停顿下来是他们共有的现象,所以他们会说一些自己深藏的秘密又或是自己曾经的委屈和苦难来抵挡当下的困境,酒后吐真言大抵也就是如此了。还有一点就是不能够思考了,完全按着别人的话走,又或是顺着自己混乱的逻辑一路走到黑。

后五两酒我称之为向下喝酒,向下是指的地面,随着喝的酒量越来越多,椅子和桌子他们已经不能够正确使用了,同时双脚也是不能够正确的使用的了,唯有全身心的与大地接触他们才能够稳稳的移动,假如地面上有一个深坑我猜他们也会毫不迟疑的爬下去,这就是酒后身体的向下性,是一种不受控制的行为。

人在五两白酒时基本上已经醉了,此后的五两不过是让自己醉的更严重一些而已。有些人酒后失态说一些不好的话白白的挨了拳头,此后依然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有些人喝了酒早早的睡去,让人看了着实有些心疼,“哎!你说喝那么多干嘛!”躺在床上的人还不忘说一句“今天高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