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導能對教育起多大作用?你怎麼看?

教育快遞


教育督導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政府教育督導,是上級政府對下一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一個是教育內部的督導,是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工作的督導。

在縣級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都按照教育督導條例,設立了政府教育督導室,一般都設在教育局,有的地方是政府委派督導室主任,大多數地方是主管局局長或者副局長兼任督導室主任。

這個督導室主要應該是督導政府教育工作,比如教育經費的劃撥、義務教育責任的履行等,而實際上,這樣大的事情,督導室是督導不了的。特別是縣級政府督導室,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

現在基礎教育的辦學體制是以縣為主,鄉鎮已經不承擔基礎教育責任,縣級設在教育部門的督導室,對於督導政府辦學這一塊很是尷尬。同級督導不了,下級沒有內容督導。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門就充分利用這個機構,進行教育內部的督導,也就是在政府教育督導室下設立辦公室,這個辦公室就是教育上通稱的督導室。這個督導室就是專門對學校的工作的督導。

後來,政策上要求設立責任督學,把督導工作具體化,所以,督導室牽頭,聘請一些教育局各科室負責人或者工作人員、退居二線的老校長以及各校的現任校長或副校長,作為責任督學,直接掛鉤到校。這些人就是責任督學,本人也做過責任督學,都是兼職的,按照督導室的要求,每月去學校工作一兩趟,通過走訪校領導、老師和學生,查看現場,督查學校工作。

這項工作是否有意義呢?不客氣地說,大多數是每月多大意義的,因為這些責任督學,大多數是二線領導,或者是學校的副校長,你讓一個二線領導去督查學校,你讓一所學校的副校長督查另一所學校的工作,怎麼可能起到作用呢?

要說起作用的,就是教育局科室現任負責人的責任督學,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畢竟是現任領導,學校對於他們的意見,還是接受的。而且,從工作關係上來說,也是順的。而其他的督學,即使是看到了學校的存在問題,也很少會說出來,因為沒有人會不顧自己的地位亂說話的。說了沒用,大多數人都選擇不說,只有情商不高的會說,說了基本上不如不說。

從工作需要來說,教育內部的督導室工作,跟其它科室的工作很多都是重複的,所以,筆者覺得沒用必要設立這樣的科室。而政府的教育督導應該加強,應該升格,由上一級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兼任督導室主任才能真正發揮督導的作用。


當代師說


教育督導檢查,完全就是形式主義。浩浩蕩蕩一大波人,到一個單位,又是聽課,又是聽一把手彙報,又是查看各種資料、表冊。來了,走了,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想想看,督查組到哪了,該往哪兒去了,信息公開,受檢單位早就得到通知了,誰還會把問題暴露在督查組面前?雖然沒起到什麼督促作用,但,勞累老師製造各種假的東西花費大量精力是真的。有些校領導,為了應付過關,甚至要求講課停了,一切為迎接檢查讓路。苦了老師,坑了學生。所以,督查、檢查,最好突然降臨,不給造假留時間,不給弄虛留空子。讓督查真正起到督促工作,查漏補缺的作用。


燕園輔導中心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係,教育督導部門應該發揮重要作用。

自原國家教委1991年頒佈的《教育督導暫行規定》後,各級政府都設立了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2012年國務院頒佈了《教育督導條例》後,各級政府成立教育督導委員會,下設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旨在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縣域內學校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保證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和教育目標的實現。簡單地說,各級督導辦的主要職能是督政和督學,且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取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於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縣級政府教育督導辦的職能略顯尷尬。所以本問題的回答中許多同仁認為督導辦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機構。

雖然教育督導辦這一機構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但到目前為止,縣級教育督導辦並沒有在縣級教育發展中取到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

(一)縣政府教育督導辦組織機構不完全獨立,督導辦與教育局兩者工作中相互融合,依附性較強,使得在督學方面職權並不分明。而如今教育管理總體原則是“以縣為主”,鄉鎮一級政府教育職能弱化,所以縣級督導部門的督政工作讓人感覺無政可督。使得縣督導部門在多數人眼中可有可無。

(二)縣級督導部門沒有專職穩定的督導隊伍,督導人員中專職的督學一般地方的做法是聘用退居二線的學校領導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而兼職的責任督學一般是由學校上報的行政人員或教師,業務水平不強,使得督導工作沒有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流於形式。

(三)督導督導,既要督又要導,而現實是我們的督導工作在督導立場上主要以督為主,輕視了導;在督導側重上重結果性督導,輕過程性督導;在對督導人員的管理上重任務的完成,輕通過有效措施激勵其工作的主動性。在每一項督導活動中,督導評估過程主要重文本資料的翻閱,輕現場考察、監督、指導;督導評估缺乏針對性評估,易於陷入一把尺子測量所有對象的“一刀切”誤區。在督導結果的處理技術與方法欠缺,對督導結果的運用能力不強。使得許多基層教育工作者有意見,感覺不到督導工作對學校工作的積極作用。

但是,個人並不認同許多同仁的聲音,好像教育既不要管理,也不要督促指導,如果沒有這些部門,教師工作反而會更好。特別是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育督導部門應該在學校管理的督導和評價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為此,個人認為要充分發揮教育督導部門的作用,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進一步健全教育督導機制,理順教育督導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係。

(二)要加強責任督學隊伍建設。所有問題,歸根接底都是人的問題,沒有一支強有力的督學隊伍,教育督導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實處,要研究適應新的教育督導體系的責任督學聘任制度,要探索落實責任督學的待遇制度,提高責任督學工作積極性。

(三)要探索現代教育督導評估新模式。教學督導工作在現代教學管理系統中擔負著監督、評價、反饋和調控等職能,在新的立場選擇下,監督職能將不再是以檢查為主而是以督促引導為主,側重於對過程的監督而不是對結果的監督;評價職能將更加側重於過程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更加強調標準化評價而非經驗性評價。為此我們的督導工作需要轉型,督導依據由“經驗型”向“標準型”轉變;督導資格由“資歷型”向“專業化”轉變;督導內容由“外在”向“內在”轉變;督導類型由“宏觀指導”向“分類指導”轉變;督導方式由“旁觀型”向“參與型”轉變;督導身份由“檢查團”向“顧問團”轉變;督導評價由“獎懲性”向“發展性”轉變。

更多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輕風教育


我們學校是一所鄉村微型學校,只有幾十名同學,6位老師,4個教學班。以個人切身體會來談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我們學校佔地2000多平米,建築只有一棟教學樓,9間教室,一棟42平米的小夥房,廁所正在改建,老師住在村小組1987年建的破舊的樓房裡。均衡發展以來,配備了各種教學設備,我們把教室拆分,勉強湊成了科學實驗室,計算機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室,數學室,體育用品保管室(設在村小組那棟樓裡)。去年國務院督導評估那陣子,差不多3個月工作沒日沒夜,週末加班常態化。天天有中心學校,教育局的來檢查。我們的主要工作是補齊各種材料,從2013年補起來,各功能室的使用記錄最重要。搞衛生,要做到窗臺,桌上摸不到一點灰。怎麼辦呢?我們學校6個老師只有3個年輕的會電腦,就做材料,其他的帶學生搞衛生,課都上不了。記得國務院檢查組來的那一夜,我們接到通知不能睡覺,待命!抽到哪一所小學要周邊學校老師連夜去搞衛生補材料備查。最後沒抽到我們學校,大家歡呼不已。個人感覺我們學校該有的設備都有了,甚至還放不下又擠出一間房子做倉庫。可事實上是沒專業老師,自上而下要求以教學成績(語文數學)為中心,根本沒有老師去上其他科目的課,那些設備成了擺設,為了應付檢查,就只填使用記錄。這幾天又要來檢查了,我們週末又加班補材料,又帶領學生花了一天搞衛生。這就是現狀,我們相信總會有變好的一天,希望早些來到!


寧靜鄉村123


我是1985年從師範院校華業參加教育工作的,畢業後從事過中小學教學與教育管理等工作,後又改行在縣及鄉鎮人民政府工作過,自己曾以管理者的身份對相關學校進行過教育督導與檢查評估工作,也迎接過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或上級政府對我們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總的感受與感想,教育督導評估對教育的進步作用不大。其中有許多形式的方面需要改進。

教育政策的實施情況怎樣,應由人民評說,

由人民監督它的實施及其過程與結果。應充分發揮國家統計局綜合調查功能,將調查情況上報國家相關部門,予以通報或追責,告之於全社會,地方官員或政府不敢不去深思自己工作未到位的地方,弄虛作假就會越來越少,國家政策的制訂更符合社會實質。


悟老談風水


校長教師交流計劃,才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而且成為每次檢查必查項目,沒有任何效果卻天天讓報成效,典型,經驗,這己成中國教育通病。

校長教師交流計劃只能淪為形式的原因。一是教師不願交流,主觀動力只有一條就是評高級必須有農村學校支教一年經歷。本校晉升沒名額或輪不到,支教了也沒用。二是沒動力,誰願高開自己生活區域離鄉背景去任教,還給家庭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老師是人,他不是一塊磚那裡需要那裡搬。三是原單位不願,一位優秀教師或骨幹是單位成績主因之一,沒有任何校長願把自己學校優秀老師派出去,這對原校絕對有弊無利。四是接收單位不要。來的大多都是幹不了活,教不了書的爺還得供著,只會帶壞本校教師隊伍,誰願要?既使能教了,一年後拍屁股走了,而我們大多數教學模式是教師跟班制小六初三,一個臨時工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成長不利啊。五是不利於人才發揮優勢,你即使把省特級教師派到農村,他也為農村留不住生源。而特級去了生源差,無學生農村他也提不高質量了,能教50人的好教師你讓他教二三人的教學點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六是學校管理需穩定,教師隊伍需穩定,而不能因個沒有任何意義的交流弄得人心浮動,製造矛盾。

綜上,校長教師交流有百害而無一利,遠不如優質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進行聯合辦學,通過互相之間短期學習培訓,取長補短來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做為一名二十年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大多數教師只想好好教書,把知識和能力傳授給學生。而太多計劃,活動,研修,課題和教學無關且形式主義嚴重卻又不得不搞,教師扶貧更是天天填表,掃黑除惡只能事倍功半。

教育改革,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是務實的教育,而不是大搞形式,高喊口號。振興教育,先讓教師能專心教書做起吧。


飛筆迅藏


對學校來說,這些提前通知,定時間,定方向的所謂督導、檢查都是形式主義。最大作用就是勞民傷財。

即使是國家責任區督導的督學掛牌,也不過是自己人監督自己人,督學們平時的工作就是走一下過程,填大量表格,提表面問題,然後是裝模作樣重視整改,也是一堆表格和報告,給學校帶來的變化是:表面有點光鮮,人心有點重視,該幹嘛還得幹嘛。

如果真的要希望學校工作規範化,可以學學環境督察,成立專門機構(最好是同省迴避),按照教育法規定,按照義均標準,不提前通知,進校園亮身份就開始對學校常規工作和設施,從外及內分組同時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當場提出限時整改,然後再來個回頭看,回頭看發現問題仍然不能解決,馬上啟動問責機制。這樣不用每校必到,一個城市、一年一個城區一所學校,長抓不放,舉一反三,保證效果不一樣。

最希望不折騰教育,不折騰老師,不折騰學生,這該是教育健康發展最低的底線。


蟻工移山


作為督學,對督導工作有一些體會,也來說幾句。一是國家對於督導制度的設置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它對於國家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還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教育督導的管理體制和督導方式確實需要完善和改進。尤其是縣級督導機構發揮不了督導的應有作用,往往成為教育行政部門粉飾缺點,以圖讓上級督導順利過關的幫手。三是對網友壓倒性的否定督導的觀點,既認同又不認同。因為網友觀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督導的客觀現實,但從國家和政府層面看,督導的作用還是不可或缺的。督導需要改革、創新,但這是上層領導考慮的問題,作為督學,只能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事。


愛蘭人wzx


所有督導無外乎提前一年以上抽籤確定受檢縣市,然後讓他們忙活一年,造假一年,開一年的會;穿衣戴帽綠化美化,加班加點打印手抄材料。

教育局各科室以此為由輪番下基層學校檢查,指導意見沒啥專業點的東西,下級打煙(整包)端茶賠盡小心,迎檢是中心工作教學為副業。

一年後,材料滿滿當當,學生臨時分化成很多個班以化解大班額。器材圖書也成功湊到了受檢學校。上級專家看著如山的材料一點不心疼老師,不心疼造紙砍下的樹。

為什麼上級不直接檢查而要提前一年準備?是想看假的還是要看真的?為什麼重材料而忽略實際,事事要用材料證明,要留痕?比如為說明學校開展了體藝節得留存:相冊,秩序冊,計劃,方案,總結等等。


大哥46454983


教育督導就象“破廟裡的菩薩”,擺設的成分大於實質!

1、教育督導對教育推進作用有限。在檢查評比多於牛毛的今天,教育督導只不過是讓基層學校多一樁應付而已,實際對於工作沒有大作用。

2、教育督導應該更多的體現在維護教育,維護教師權益上。有些地方教育督導室也有政府派過來的,其職能之一就是督促政府履職到位,保障教師待遇落實,保障學校經費撥付。但由於其人微言輕,這一塊作用幾乎為零,掛著“督導”的銜,沒行督導之職。

3、督導的建立,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教育局有專門機構,底下有大量兼任,佔據大量資源,實際上沒做多少事。放眼基層的督導們,很少有真正在一線的,幾乎都是人浮於事。

【文軒閣】認為,教育督導可以有,但不是現在這樣設置。基層教育督導應該取消,因為與教育其他部門的職能重疊,沒有必要二次衡量。倒是在高層應該建立教育督導機構,比如省級督導地級,地級督導縣級,縣級督導鄉鎮,輔導的對象主要是各級政府,讓他們切實落實教育投入,從軟硬件上保障教育工作順利開展。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