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補脾有妙招,常按揉這6個穴位,輕鬆遠離脾胃虛弱

大家都知道,脾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一個人如果幾天不吃飯,看上去就會臉色很差,沒有精神,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面色萎黃等症狀。這個時候去中醫,大夫就會重點詢問你平時的一些飲食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胃主降,兩者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的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所以說,只有脾胃好了,一切才會好;後天有了脾胃的滋養,人也才能長得美麗、漂亮。

相反,如果脾胃虛弱了,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較差,從而影響氣血的化生,出現飲食減少,噁心嘔吐,呃逆噯氣,脘腹脹滿或疼痛,大便稀溏以及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月經不調等症狀。

因此,調補脾胃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給大家介紹6個調補脾胃的常用穴位。

1、三陰交——調理脾胃,補血養顏

取穴方法:在小腿內側,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關節內側,四個手指併攏,沿著足內踝尖向上另一側對應的點。

按揉方法: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右手拇指按壓左三陰交穴,左右各旋按20次。

中醫補脾有妙招,常按揉這6個穴位,輕鬆遠離脾胃虛弱

2、天樞——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

取穴方法:一般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按揉方法:兩手放於腹部兩側,中指按壓天樞穴,按揉20次。

中醫補脾有妙招,常按揉這6個穴位,輕鬆遠離脾胃虛弱

3、隱白——溫中健脾,調血統血

取穴方法:隱白穴位於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

按揉方法: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隱白穴,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隱白穴,左右各旋按20次。

4、陰陵泉——健脾祛溼,促進腸胃蠕動

取穴方法:一般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

按揉方法:雙手扶於雙膝,拇指指端放於陰陵泉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酸脹為度。一次不宜按揉時間太久的。

5、足三里——調補脾胃,補中益氣

取穴方法:站位彎腰,同側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其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處(即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按壓有酸脹感。

按揉方法:兩手拇指按壓足三里穴,左右旋轉按壓20次。

中醫補脾有妙招,常按揉這6個穴位,輕鬆遠離脾胃虛弱

6、公孫——調理脾胃,理氣寬胸

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臥位,足大趾內側後方,距太白1寸處取穴。(公孫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按揉方法:取坐位,用拇指的指端順時針方向按揉公孫穴2分鐘,再點按30秒,以局部酸脹為度。

中醫補脾有妙招,常按揉這6個穴位,輕鬆遠離脾胃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