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老門老店豆腐湯館

在河南洛陽市老城區唐宮東路起點,有兩家湯館天天大早上喝湯人絡繹不絕,一家是路北西頭100米的康樂豆腐湯,另一家是路南東頭的清真馬武周牛肉湯。據考證,馬武周清真牛肉湯與馬小道清真牛肉湯原為一家,洛陽清真“四馬”還有清真馬傑山牛肉湯、清真馬建國牛肉湯。而與清真馬武周牛肉湯斜對面相鄰的這家康樂豆腐湯,也是來頭不小,享譽方圓數公里。

在老城唐宮東路起點的康樂豆腐湯館,營業了整整12年。此前,在老城北關10路公交車站後面,康樂豆腐湯早先叫海林豆腐湯,開了有大概8年時間,是一家豆腐湯老店。康樂豆腐湯館的店招明顯陳舊了,一看就知道這家湯館蘊藏著許多故事。

一、地方國營“朝陽飯店”任職經理10年,下崗開豆腐湯一舉成名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老闆張海林為顧客舀豆腐湯

康樂豆腐湯館舀湯的老闆叫張海林,生於1961年。他是洛陽老城南大街著名的國營飯店——朝陽飯店最後一任經理,從1983年任職到1993年。1992年,受組織安排,張海林到洛陽二商幹校進修,是第一批學員。可惜的是,1956年開業的朝陽飯店,到1993年,退休職工總數不斷增加,退休工資佔據飯店利潤一大半。在市場經濟洪流下, 飯店無力負重前行關門歇業。

老洛陽人還依稀能回憶起來朝陽飯店的歷史和盛名。1956年,由5個廣州人領辦開的飯館,當時叫做“野味香飯店”,屬於地方國營餐飲飯店,專營廣式炒粉、廣東包子和本地飲食水煎包、撈麵條,一時風靡洛陽老城。

1966年,“野味香飯店”更名“朝陽飯店”,主營雞絲餛飩、小碗肉、小籠包子、牛肉湯、牛肉雜肝湯。“朝陽飯店”後來與“大眾飯店”合營過一段時間。那個時期的洛陽老城,“朝陽飯店”有五個門市部,一門市在南大街,主要賣小碗肉、餛飩、包子;二門市在老集九府門,現在林家飯店位置,主要賣餛飩和包子;三門市在九府門南北街,主要經營牛肉臭雜肝湯;四門市在三門市對面,主要賣豆腐湯,五門市在老城南門口,主要賣牛肉臭雜肝湯。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湯館師傅在炸油餅

後來,廚師劉榮牽頭在老城經營西關牛肉雜肝湯,就是現在的著名景區麗景門門樓前金業路對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關牛肉雜肝湯館對面,開起了一家後來聞名整個洛陽城的匡家驢肉湯;同時,在老集九府門、金業路交通醫院附近,還分別開有兩家臭雜肝湯,這就是洛陽臭雜肝湯的起源。知情者透漏:西關牛雜肝湯要早於南關牛肉雜肝湯。

張海林的父親是洛陽城很早經營小生意的餐飲人,1949年左右在老城西門口附近,挑著擔子賣豆腐腦和烙饃,所以張記是餐飲世家完全說的過去。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我喝的豆腐湯,買了1塊錢油炸餅

作為洛陽城最早的地方國營“朝陽飯店”最後一任經理,他幹了整整10個年頭。1993年飯店關門歇業後,張海林去廣東下海了2年做生意。直到1995年,張海林在老城北關10路公交車站牌後,開了一家海林豆腐湯,當時一天賣豆腐湯400多碗,鍋臺邊2個人舀湯都忙不過來,就這樣豆腐湯館和張海林一舉成名。8年後,他把海林豆腐湯搬到唐宮東路再創輝煌。

一晃12年多過去了,張海林也58歲了。

掐指頭一算,不算在洛陽地方國營“朝陽飯店”當“職業經理人”,單單賣豆腐湯,張海林經營了20年春夏秋冬的“湯生意”,不折不扣是個洛陽湯界“元老”人物了!

二、以精工細作的老匠人精神做好豆腐湯,老洛陽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把洛陽豆腐湯分個上中下等級的話,康樂豆腐湯也就是海林豆腐湯無疑是上乘豆腐湯。一鍋康樂豆腐湯凝結著張海林日復一日的精工細作,熬薑湯放入滾水鍋,張海林要用很細密的篦子,一遍一遍地撈湯鍋中的姜粒和薑末,確保湯的純淨,做到豆腐湯有姜味卻不見姜的影子,也就是吃薑不見姜是豆腐湯的最高境界。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豆腐湯館炸豆腐

在洛陽,並不是每一家豆腐湯館都會炒白麵。炒白麵,要掌握好火候,小火幹焙把面炒略微泛黃,把面香味炒出來,然後和麵撒進湯鍋,湯越滾越白。舀一碗豆腐湯,湯清味香,沒有一點怪味,再澆上一小勺子紅辣椒油和蔥油,豆腐湯的整個靈魂充分展現無餘。

康樂豆腐湯館讓喝湯人魂牽夢繞的豆腐湯,全在於湯館老闆張海林的用心用情和堅守工藝:湯純粹是健康的素湯和營養湯,秉承老洛陽豆腐湯傳統不用骨頭與肉;把薑湯熬好只是一個環節,康樂豆腐湯館的油炸豆腐與洛陽城任何一家都不一樣,他把切好的豆腐塊,粘貼在加溫的大鐵鍋四周,這叫先幹煎豆腐,等到豆腐兩面發黃,放入低溫油鍋中油炸,撈出豆腐塊,控油,然後再把豆腐塊復炸一遍。這樣的油炸豆腐塊放一天都是焦香的,切片放入豆腐湯碗中更增添了豆腐湯的口感和美味。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老闆張海林給食客舀豆腐湯

洛陽城的豆腐湯館有上百家,只有康樂豆腐湯館的熬湯大鍋中不見生菜在煮。張海林的康樂豆腐湯配碗用的青菜或者白菜,在熱水中焯過水,把菜的生氣和惡氣去處掉,也確保了一鍋薑湯煮豆腐的品質如一。尤其是他家的豆腐湯配碗中的蔥,切成很細的長絲,讓食客吃不到蔥辣味,澆上辣椒油,喝一口豆腐湯,那叫一個美啊。

我和洛陽市河洛餐飲文化研究會的李副會長,相約數次去喝康樂豆腐湯,每次都吃的酣暢淋漓。特別是湯館有一種炸油餅賣,恐怕在整個洛陽市也很少能看見炸油餅了。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我就是喝著豆腐湯,把油餅泡到湯裡喝湯的,老洛陽的記憶一下子來到了面前,讓我感到很激動。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豆腐湯館的老洛陽燒餅很好吃!

據說發麵炸油餅很費工夫,要把發好的麵攤成圓形,中間再割幾刀,然後放到油鍋中炸,油溫的掌握還很關鍵,這種炸好的油餅0.5元一個。

在這家豆腐湯館,我還見到一種老式燒餅,雙面焦,個頭大,是發麵與“死麵”糅合打出來的一種燒餅,也讓我和餐飲研究會的李老師驚歎不已。不由地感慨老洛陽的味道現在真的越來越少了,看見這種燒餅,彷彿回到了20多年前,那時古老的洛陽和青蔥歲月的自己。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豆腐湯館的老洛陽手工烙饃

更讓我驚奇的是,我還發現康樂豆腐湯館有賣鏊子撈饃,一張直徑20釐米的烙饃兩面,細密地佈滿了黑色的麻子,吃一口既筋道又耐嚼。想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就是兜裡揣幾張這樣的烙饃,去喝老城的豆腐湯或者牛肉湯、驢肉湯。

張海林——20年秉承老洛陽傳統技藝,康樂豆腐湯享譽方圓數公里!

豆腐湯泡炸油餅吃太美啦!

時隔半月後,我又約李老師去喝康樂豆腐湯。豆腐湯裡有油炸豆腐切片、熬煮熟的嫩豆腐、焦炸豆麵丸子,還有青菜和切成長絲的蔥絲。喝湯姜味正好,湯比較清香醇和,讓我感慨這家康樂豆腐湯,是我喝過的老城最好喝的豆腐湯。 張海林堅守20年,經營一家老洛陽風味的豆腐湯,讓人回味老洛陽的滋味,讓我看到了老洛陽餐飲人的一種工匠精神。

致敬張海林的康樂豆腐湯,洛陽味,喝過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