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說到三國中的魏蜀吳三位君主,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方面是一樣的,那就是識人的能力!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他們看人的目光很準,所以才能夠達成霸業,今天我們來說說曹操。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曹操雖然不是建立魏國的,但魏國的基礎可以說完全靠他,他一直倡導的就是人盡其才,也對手下很多人有各種評價,比如程昱被稱做“孟賁,徐晃被稱做“司馬穰苴”,而要說到大家最熟悉的,肯定就是被稱作“張良”的荀彧了。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但大家都知道,蕭何才是漢初第一功臣,那麼有誰被他稱為了蕭何了嗎?還是有一個人的,這個人就是杜畿,這個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吧?但為什麼曹操給他那麼高的評價呢?我們來看看吧,開始由於荀彧的推薦,曹操讓杜畿做了西平太守,護羌校尉,後來被調去鎮守河東。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由於原太守不肯離開,沒交印綬跑到漢獻帝哪裡去了。杜畿看到河東的人員處於無組織狀態,生怕有變,就當機立斷,單人上任,先是穩住大族衛固、範先,然後自己慢慢積累兵力,然後在高幹反叛的時候又率領數十騎兵去據守,藉助河東其他兵民的力量,成功的抵禦了這次衛固與高幹等人的聯合反叛,在援軍來了之後一舉殲滅。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之後,杜畿就大力發展各項措施,生產,教育,減負等,讓河東成為了三國時期的一片樂土。在馬超韓遂叛亂的時候,周邊很多郡縣響應,但河東的民眾不為所動,就是因為他們的主政官杜畿啊,可見杜畿度河東治理得多好了。曹操出兵平定關中時,杜畿還組織民眾為曹操運送軍糧,無一人逃跑,讓曹操輕鬆平定了關中。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後來曹操在長安行賞,以杜畿功勞為第一,還評價杜畿,把他安定河東的事蹟比喻成蕭何,可以算是一個對臣子的最高評價了,之後在曹丕上位去征伐東吳的時候,杜畿也是擔任尚書僕射,統管留守諸事,可見曹魏對他有多看重。

被曹操稱為張良的人大家很熟悉,但被他稱作蕭何的卻沒幾個人知道

但是這樣的一個能人居然在試船的時候被淹死了,真的是有點悲哀啊,曹丕都為他痛哭了很久,其實三國中的能人還是很多的,只是有些在三國演義中沒怎麼寫而已,你們覺得杜畿這個人怎麼樣呢?反正當時無論是上面還是下面,都是對他非常讚許的,畢竟他是一生為民,任勞任怨的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