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時代在召喚,一個草莽時代的野性生長

從漢洲到煤城只有短短一個小時的車程,這一段鐵路用的還是日佔時期的火車頭,這種蒸汽車頭髮出的響聲,隔幾里地都能聽見。雖然落後一點,但好在價格便宜。只不過開窗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這條路線上,四處漂浮著煤屑。

江丞站在煤城火車站,遙望著這座純樸小城,比印象中的更顯得有歲月感,一輛輛拉採煤工人的卡車呼嘯而過,他們有的是下班回家,有的是準備去下礦,而區別他們的方法就是看他們的臉,如果黑不溜秋的就是下班回家的。

煤城擁有差不多四十萬外來人,其中一大半是靠煤炭吃飯,而且由於煤炭開採,這裡的人生活水平並不低。在城東角還集中了鋼鐵廠、洗煤廠、皮革廠、紡織廠、發電廠,一個小小的煤城,因為煤炭變為了江南黑珍珠。

江丞走在煤城老街上,從這裡可以看到舊煤窯的遺址,還是當年洋務運動留下的。老街上保留了這座工業城市的古樸。在新城區的映照下,老街區似乎連陽光都看不到。

江丞邊走邊回味著,故地重遊的感覺最容易讓人平靜。然而正在回味的時候,江丞發現背後卻一直跟著四個小年輕,他們有著二流子的標配:白背心、牛仔褲、飄逸髮型。江丞知道這三個人恐怕是看見自己穿著軍裝,感到好奇罷了。

不過看著這些看上去有些傻逼的穿著,江丞倒是覺得十分親切,這些二流子本性不壞,幾乎都是工人的後代,由於分配製度的改革,工廠下崗潮的影響,他們當中幾乎都是失去頂崗機會的年輕人。

他們每天閒逛,用這種特立獨行來打發自己旺盛的荷爾蒙,他們傻氣的模仿著香江的一些電影裝扮,讓我感覺得到一種純粹的可愛

……

坐上前往城東的班車,江丞特意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前往城東的班車差不多是四十分鐘一趟,由於那邊是工業區,所以車次比其他線路要多的多。

江丞好好的欣賞了一下煤城往日的輝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新煤窯標誌性的運煤火車,然後就是洗煤廠和發電廠大大的煙囪,過了皮革廠之後,便是鋼鐵架結構的紡織廠。

班車在紡織廠停留時,下去一大批穿青藍色工作服的女工,她們都是扎著頭髮,儘管衣服和褲子都顯得肥大,但依舊掩蓋不了她們的颯爽英姿。

看著這些姑娘臉上純真的笑容,江丞倍感溫馨,這個年代物質匱乏,所以物質的人同樣匱乏。當時喜歡一個人,真的是喜歡他這個人,而不是人之外的車子、房子、票子。

在這種美好中,江丞坐到了最後一站,他家就在車站旁五百米左右的地方,哪裡是一大片工人居住區,是在70年代建造的。這些房子往往是是四到五層,類似於後世公寓樓,每一層如同學校宿舍一樣,分為許許多多間。

而這一片居住區,在二十年之後拆遷出來了幾十個千萬富翁。

江丞家在第一棟第二層第三間,地方不大,只有80來個平方米。當年響應號召,拿出自家的田地和房屋搞工廠建設,然後父母成為了令人羨慕的工人。

“江丞?”一個好聽的聲音從上車的女工中傳出來。

江丞回過頭去,仔細搜尋了一遍,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面容。

“張瑤?”江丞喊道。

“真的是你啊!你當兵回來了?”張瑤一臉笑意的說。

這個張瑤是江丞的小學同學,不同的是他初二就跑去紡織廠頂崗了,當年紡織廠發生火災,她父母雙亡,不得已她只能去小小年紀去頂崗。

這個年代的姑娘受著某些觀念的影響,似乎不覺得讀書能有多大的用。張瑤眨巴眨巴眼睛,始終不改笑意的看著江丞,那漆黑的雙眸,讓江丞會想起了這個時代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

很多人喜歡把90年代最初那幾年,視為是最後的淳樸年代,當物質化時代還沒有來臨時,這個年代的美好就集中在一個個少男少女天真的笑容中。時光就像一艘帆船,開過90年代之後,便不再返航。後世只能從照片中,看見這個時代的冰山一角。

然而對90年代的那種魂牽夢繞的情愫,終究還是會纏繞著一代人,那一代是這片土地最後的原住民!

(PS:說明一下,這本書不會連載完結,主要是體驗一下頭條的小說功能,各位讀者見諒!明年大概下半年,我可能才會正式轉戰頭條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