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跑步撿垃圾一夜爆紅。好奇的我仔細的看了一下相關的文章,看來看去,很多地方都看不懂。

首先這是典型的標題黨。全球最酷的健身方式竟然是跑去撿垃圾,標準的危言聳聽,誘導點擊性標題。讓一些充滿分享焦慮感的人,找到了沒有落伍的最直接的證據。讓人產生質疑,最酷的健身方式怎麼會是撿垃圾呢?所以很好奇的就點開了。再加上一直以來的思維,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帶上什麼INS,什麼FB,什麼TT馬上必然更要看看。其實文章內容,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

讓我們換個來看看,原來國外這麼髒啊,遍地都是垃圾?資本主義國家的素質不是很高的嗎,為什麼還要到處丟垃圾?這和鋪天蓋地的報道,日本球迷打掃看臺是一個道理。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從發出來的一些照片看,從市中心的大街上,到小廣場,到公園,到沙灘,到處都是丟的垃圾。這不得不說,隨地丟垃圾的行為,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以後千萬不要再拿這個出來說事了,說國人的素質不夠。資本主義世界也是一樣,哪裡都有亂丟垃圾的人。並且很明顯,老外的環衛部門的工作,很不到位。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看樣子,收穫十分大。但是我覺得,越是收穫多,說明垃圾也越多啊。況且這些照片真的和主題有關?呵呵。把我腦海中,國外那麼美好的印象,都磨滅的差不多了。好在這是老外,鍵盤俠們不會去噴這個是擺拍,是作秀了。

然而有一張照片卻讓我不太明白了。腰間插著7個塑料瓶子步行6英里?這是該說什麼好。換成我是肯定做不出來的,首先我不會把這個充滿各種細菌的,髒兮兮的東西拿在手上很久的。更不會像這樣別在腰間,想都不會想。還要走近10公里。算了,這個行為我不支持,不鼓勵,不提倡。如果是我自己和朋友製造的垃圾,我肯定帶走。一方面我們在教育孩子不要亂撿東西,一方面大人們卻在幹這樣的事,這讓孩子們如何選擇?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還有這張照片,簡直就是人在垃圾裡跑啊。看樣子該國環衛部門的工作,要好好批評一下了。這張照片本質上講,拍的很不錯。很有一種精心擺拍的感覺。各種元素都是剛剛好,近處這麼多垃圾和遠方的城市的繁華行成對比,人物的安排也是很遵守構圖原則。前面的男子手持小的塑料袋,是遠遠不能裝多少垃圾的。但如果是男子拿大垃圾袋,那麼男子在畫面中所佔的分量就過重了,所以讓遠處小一點的兩個女子拿著,使整個畫面很平衡。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跑步撿垃圾這個事沒什麼複雜的,很好理解,就是出去跑步順便撿點垃圾。我個人認為這個事,看看就好了,也就是一陣風的事。如果不知道這個事,和沒有去做這個事的小夥伴,千萬不要感到焦慮。因為朋友圈的事就這樣 ,很快就看不到了。

為啥呢。首先轉發就是動動手指頭的事,是沒有什麼成本的。所以看似轉發挺多,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花時間去做了呢?

其次,我看了一下,基本上撿的都是飲料瓶,易拉罐等等可以回收的垃圾。這種垃圾在國內是不太可能等到跑友去撿的。環衛和拾荒的人員,連正常補給的水都會給你收掉,更不用說路邊還會遺留下來這麼多瓶瓶罐罐了。

再次,跑步的時候,真能顧得上隱藏在草叢裡的垃圾?

最後,各種公益組織和個人,沿路收垃圾的行為,全國各地都在做。能保持大自然的乾淨,是離不開太多默默奉獻的人們。而不是這幾個老外能說明什麼問題的。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你被焦慮了吧,跑步撿垃圾怎麼可能是全球最酷健身方式


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環保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是大多數跑者在不經意間,已經完成了一些環保方面的工作。比如自己不亂丟垃圾,用實際行動影響周圍人。越野比賽中,空瓶子等垃圾可以拿在手上跑幾公里。各團隊活動結束,垃圾帶走等等。從源頭上,多方面去遏制這種亂丟垃圾的行為。

昨天到今天,我跑步的時候,還真特別留意了一下垃圾問題。不是我誇我的家鄉的,確實沒見到什麼垃圾,想撿個瓶子還真不容易。所以完全不用一時刻意的去做這個事,甚至是有的跑團來組織特意幹這個事。雖然這是一個正能量的事,但是我相信能堅持做這個事的人,從很早之前,一直到以後,都會做下去。一時想著去做的人,也就是一時興起。

一時興起蒼白無力,長期堅持方是英雄。

打著環保的旗號,來定義這是最酷的健身方式,很顯然也就是博個眼球經濟而已。而這個事必然像無數的風靡一時的活動一樣,很快就會過去。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絲痕跡。而類似這樣,看起來很新穎的事,以後還將會不斷的出現。不信你試著看看,下個星期還有人提這個事嗎。

網絡所發起的各種活動,就是讓一段時間來個小高潮,一段時間來個大討論。再加上各媒體和自媒體的推波助瀾,不過就是不斷的治癒你的社交焦慮症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