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中即使不用火攻,這兩大原因也讓曹操註定失敗!

關於赤壁之戰,想必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其主要講述的是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可以說,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赤壁之戰中即使不用火攻,這兩大原因也讓曹操註定失敗!

關於赤壁之戰的勝利,不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小說中都說的是周瑜採用火攻的方式讓曹操大敗。其實不然,火攻只是勝利的原因之一,其實還有許多原因在小說中沒有表述,畢竟文學作品不同於真正的歷史。關於赤壁之戰曹操的大敗,其實不用火攻,僅這兩大原因也註定讓曹操徹徹底底的失敗。

赤壁之戰中即使不用火攻,這兩大原因也讓曹操註定失敗!

第一,赤壁之戰中曹操沒有所謂的80萬大軍,在作戰中過於輕敵。

關於赤壁之戰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是曹操率領80萬大軍南下,其實,這只是狡猾的曹操使詐而已。據統計,當時曹操統一北方之後,自己的總兵力在15萬左右,就算再加上曹操佔領劉表的地盤後得到的7萬降軍,總共加起來最多也就有23萬的兵力。可以說,小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在這一方面的描述也都有水分。據瞭解,民國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經過認真地研究,曾在《三國志》中找出了20多處錯誤,也明確的指出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出兵有23萬左右。而劉備當時有2萬兵力是有證據可查的,但孫權出動了多少軍隊,至今存在很多的爭議。現在有3萬和5萬兩個說法。但是不過無論怎麼說,兩軍實力相差懸殊這是肯定的。

雖然兩軍實力相差懸殊,但是曹操在作戰中過於的輕敵,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由於當時曹操連續消滅了呂布,袁紹等強大的割據勢力,自己的力量不斷強大,他的內心也開始膨脹起來,所以他率軍南下時也根本沒有把劉備和孫權放在眼裡。他輕敵的另一個重要的表現是,他沒有仔細辨別黃蓋投降的真偽以及龐統所奉獻的“連環計”,再加上他不聽勸告,赤壁之戰也必定失敗。後來,曹操失敗後慨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他開始後悔沒有人給他出謀劃策,其實他在打算率軍南下時,賈詡多次勸曹操時機還沒成熟,不能南下,可是曹操不聽,也導致他失敗的後果。

赤壁之戰中即使不用火攻,這兩大原因也讓曹操註定失敗!

第二,曹操疏忽了瘟疫的橫行,戰士們患上了傳染病,實力下降。

曹操當時南下作戰的時間非常的不巧,曹操的軍隊在作戰時患上了傳染病,這一點在很多關於赤壁之戰的分析中往往沒有足夠的重視起來,事實上這一細節給曹操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三國志》記載:曹操部隊抵達南方後,由於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現嘔吐疾病等現象(如今專家研究應該是“血吸蟲病”)。但是曹操沒有過多的重視這件事情,而是繼續堅持對孫劉聯軍做戰,再加上當時醫療衛生條件並不高,曹軍士兵都沒有得到治療,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而且所佔比例相當的高。而且當時荊州的水軍阻擋了曹操的糧道,能供給的軍糧十分有限。由此看來,士兵也強不到哪裡去,瘟疫的橫行和糧食的緊缺使曹軍的戰鬥力大大削弱。據《三國志·孫權傳》記載:“瑜、普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飢疫死者大半”,所以,從雙方的力量對比來說,即使沒有那場火攻,曹軍也很難戰勝孫劉聯軍。

赤壁之戰中即使不用火攻,這兩大原因也讓曹操註定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