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均期望壽命達81.25歲!十年挑戰,我們的答案!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無數人從天南地北奔向了同一個叫家的地方。

終於闔家團圓,很多人得以完成了那個知名的“十年挑戰”中,最有難度的“一戰”。

十年全家福對比

2009 VS 2019

#10yearschallenge#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10年前我很小

如今我已經一米八多

外婆反而變小了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30年前

父母懷裡抱著的是女兒

30年後

父母懷抱著女兒的孩子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10年間

孩子們褪去了稚氣

爺爺奶奶卻添了白髮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全家福

上有老,下有小

小的茁壯成長

大的健康長壽

最好來個四代、五世同堂

歸根到底

這是每一個人的“健康夢”

在深圳

有一個心繫健康的大家庭

一群健康的追夢人

春節期間

他們也完成了一次“十年盤點”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因為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程

距今剛好十年

追夢的十年

他們給出了市民最想要的答案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醫改,開創了深圳衛生健康事業跨越發展、創新發展的新局面。補短板、強基層、建高地、促健康,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推動了衛生健康事業的平衡、協調發展。

自帶“改革基因”的深圳,在醫療衛生體制機制領域湧現出諸多改革創新,也為全國醫改提供了“深圳智慧”。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深圳始終把應對醫療需求快速增長與推動特區醫療衛生事業一體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加大投入,持續增加醫院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推動了衛生健康事業的平衡、協調發展。

深圳累計投入超過1100億元,推動了115個重大衛生項目建設,其中80個在原特區外,新增了6家市屬醫院、7家區屬醫院,組建了17個區域醫療中心、12家基層醫療集團。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與2009年相比,全市衛生資源總量、醫療服務總量全面翻番,在人口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人均醫療資源總量大幅增長,特區醫療衛生事業一體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

醫療衛生機構從2597家增加到4406家

病床數、執業醫生數分別從21399張、21388名增加到47551張、36402名;

千人病床數、執業醫師數分別由2.2張、2.2名提高到3.7張和2.8名;

原特區外地區千人床位數、千人醫生數分別從1.6張、1.6名提高到3.0張和2.2名;

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1.25歲,比2009年提高了近3歲。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深圳啃下了不少硬骨頭,始終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發揮頭雁效應。

深圳承擔了首批放開醫師執業地點限制等7項國家重大改革試點任務;

羅湖醫改模式不僅叫響全省、全國,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推薦;4項改革經驗被國家推廣;藥品集團採購改革在全省推廣;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運行體制機制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公立醫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財政補助機制、醫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考核評價等綜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五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深圳成為首批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試點城市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市。

改革見成效,公立醫院公益性得到很好的體現。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下降至19.13%,公立醫院“藥佔比”從2008年的39.5%下降到2018年的24.34%。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深圳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聚資源、以創新促提升,推行公立醫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引進了北京大學、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名院名校來深辦醫院、辦醫學院,建成了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中國醫科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補齊了高水平腫瘤醫院、高水平心血管醫院的最大短板。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深圳還創新性實施醫療衛生“三名工程”,採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進228個國內學科排名前10的高水平團隊、國際一流學科團隊,帶動學科和人才梯隊建設,接診疑難複雜病例,讓不少市民減少了外出求醫的麻煩。

國家結核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肝病區域診療中心等一批國家級重大平臺在深圳佈局、落地,12個醫學學科躋身全國前50名。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深圳不斷強化大衛生、大健康發展理念,推動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進入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的新時代。

深圳啟動實施11項健康深圳行動計劃,在心理衛生、艾滋病防治、衛生應急、醫防融合、醫養結合等7個方面承擔了國家試驗區或示範區的建設任務,獲得國家精神衛生綜合監管試點國家考評一等獎,南山區被評為全國慢性病綜合防控優秀示範區第一名,龍華區成為國家健康促進區。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1.25歲,比2009年提高了近3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為5.30/100000、1.60‰,持續穩定向好。去年,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健康城市專業委員會發布健康城市指標體系和排名,深圳居首位。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來,深圳緊鑼密鼓出臺系列法律法規、標準規範,有力推動了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圳堅持以法制和標準引領醫療衛生行業開放發展,充分發揮特區立法權,先後頒佈實施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心理衛生條例、控煙條例、無償獻血條例、醫療條例、醫療急救條例6部特區法規;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確醫師“業必歸會”、全面放開醫師多點執業、鼓勵社會力量辦醫、推動公共場所全面禁菸、構建社會醫療急救體系;

率先制定家庭醫生服務管理辦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法、家庭醫生服務規範、醫養融合服務規範等“深圳標準”;

我市牽頭編制13項中醫藥標準中,7項獲得ISO標準立項,3項成為國家標準;率先全國推行衛生監督“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和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模式。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下一步的醫改,深圳將加大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攻堅力度,強化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率先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在分級診療制度方面,各區做實基層醫療集團,做強社康中心,提高市民對基本公共衛生和家庭醫生服務的體驗,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激勵引導機制,促進工作重心和資源下沉,儘快把居民健康守門人制度建起來。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重點推進公立醫院編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創建國家、省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示範單位為抓手,完善章程和內部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分配機制,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激發公立醫院內在活力。

在“三醫”聯動改革方面,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公立醫院收支結構,更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在行業綜合監管方面,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嚴格衛生監督執法,持續做好醫療行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切實保障市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今天,節後工作第一天

或許你依然沉浸在春節的安逸裡

但新的征程已經拉開帷幕

那些尚未實現的夢想

那些還沒到達的遠方

都在等待你動身前往

這是新的一年開始

也是新的十年啟程

祝願每一個追夢人

繼續奔跑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跑出一個健康的體魄

一個健康的家庭

一座健康的城市

一個健康的未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