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无数人从天南地北奔向了同一个叫家的地方。

终于阖家团圆,很多人得以完成了那个知名的“十年挑战”中,最有难度的“一战”。

十年全家福对比

2009 VS 2019

#10yearschallenge#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10年前我很小

如今我已经一米八多

外婆反而变小了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30年前

父母怀里抱着的是女儿

30年后

父母怀抱着女儿的孩子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10年间

孩子们褪去了稚气

爷爷奶奶却添了白发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全家福

上有老,下有小

小的茁壮成长

大的健康长寿

最好来个四代、五世同堂

归根到底

这是每一个人的“健康梦”

在深圳

有一个心系健康的大家庭

一群健康的追梦人

春节期间

他们也完成了一次“十年盘点”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因为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程

距今刚好十年

追梦的十年

他们给出了市民最想要的答案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医改,开创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补短板、强基层、建高地、促健康,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

自带“改革基因”的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领域涌现出诸多改革创新,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深圳智慧”。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深圳始终把应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与推动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医院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平衡、协调发展。

深圳累计投入超过1100亿元,推动了115个重大卫生项目建设,其中80个在原特区外,新增了6家市属医院、7家区属医院,组建了17个区域医疗中心、12家基层医疗集团。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与2009年相比,全市卫生资源总量、医疗服务总量全面翻番,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医疗资源总量大幅增长,特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

医疗卫生机构从2597家增加到4406家

病床数、执业医生数分别从21399张、21388名增加到47551张、36402名;

千人病床数、执业医师数分别由2.2张、2.2名提高到3.7张和2.8名;

原特区外地区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分别从1.6张、1.6名提高到3.0张和2.2名;

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比2009年提高了近3岁。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深圳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始终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发挥头雁效应。

深圳承担了首批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等7项国家重大改革试点任务;

罗湖医改模式不仅叫响全省、全国,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推荐;4项改革经验被国家推广;药品集团采购改革在全省推广;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运行体制机制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财政补助机制、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考核评价等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五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深圳成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市。

改革见成效,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下降至19.13%,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08年的39.5%下降到2018年的24.34%。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深圳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聚资源、以创新促提升,推行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了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名院名校来深办医院、办医学院,建成了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补齐了高水平肿瘤医院、高水平心血管医院的最大短板。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深圳还创新性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228个国内学科排名前10的高水平团队、国际一流学科团队,带动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接诊疑难复杂病例,让不少市民减少了外出求医的麻烦。

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落地,12个医学学科跻身全国前50名。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深圳不断强化大卫生、大健康发展理念,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进入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新时代。

深圳启动实施11项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在心理卫生、艾滋病防治、卫生应急、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7个方面承担了国家试验区或示范区的建设任务,获得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监管试点国家考评一等奖,南山区被评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优秀示范区第一名,龙华区成为国家健康促进区。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2018年,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25岁,比2009年提高了近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30/100000、1.60‰,持续稳定向好。去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发布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和排名,深圳居首位。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十年来,深圳紧锣密鼓出台系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力推动了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圳坚持以法制和标准引领医疗卫生行业开放发展,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心理卫生条例、控烟条例、无偿献血条例、医疗条例、医疗急救条例6部特区法规;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医师“业必归会”、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推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构建社会医疗急救体系;

率先制定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医养融合服务规范等“深圳标准”;

我市牵头编制13项中医药标准中,7项获得ISO标准立项,3项成为国家标准;率先全国推行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模式。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下一步的医改,深圳将加大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强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率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各区做实基层医疗集团,做强社康中心,提高市民对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服务的体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激励引导机制,促进工作重心和资源下沉,尽快把居民健康守门人制度建起来。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重点推进公立医院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创建国家、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为抓手,完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公立医院内在活力。

在“三医”联动改革方面,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公立医院收支结构,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在行业综合监管方面,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严格卫生监督执法,持续做好医疗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今天,节后工作第一天

或许你依然沉浸在春节的安逸里

但新的征程已经拉开帷幕

那些尚未实现的梦想

那些还没到达的远方

都在等待你动身前往

这是新的一年开始

也是新的十年启程

祝愿每一个追梦人

继续奔跑

深圳人均期望寿命达81.25岁!十年挑战,我们的答案!

跑出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个健康的家庭

一座健康的城市

一个健康的未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