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抑鬱症,可能是心理諮詢師們遇到過最為常見的諮詢案例,不可否認,這可能也是每個人的人生當中必定會在某一時候或輕或重的心理經歷,無論是職業發展或者是家庭關係、情感關係,任何的不順利,都有可能得抑鬱症。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說句開玩笑的話,誰還沒有個抑鬱的時候啊!

但是很多抑鬱都是可以自我調節的,打個比方,每個人在抑鬱的時候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假如這時候有人要給你100萬,那麼你還會抑鬱嗎?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好了,玩笑開到這裡!

那麼真正的抑鬱症是什麼狀況?不妨來分析一個案例吧!

請允許我隱藏來訪者的真實信息,並且稍作修改,以作大家學習交流之用。

  • 來訪者,女,40歲,由於職業發展和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並且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狀態,前來諮詢時已有超過2年半的輕度抑鬱。在諮詢中,諮詢師發現來訪者隱藏了年幼時強烈的情結未完成,原因在於父母錯誤的超我道德觀念。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什麼是超我道德觀念呢?

在弗洛伊德將精神結構學說中,我被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階層。

超我是精神結構中最後發展的部分,是從壓抑本能要求而進化來的。

而超我道德觀念則是指用過高的社會道德訓條、社會禁戒、權威者的高尚道德的代表,來監督控制自我,並在兒時內化、沉澱,最終是來訪者通過不斷地犯罪感和內疚來懲罰自身。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簡單來說,來訪者因為幼兒時期被父母過高的要求而壓抑了內心,成年後則在生活中對於生活、工作、家庭也有著過高的要求,但生活本身就是油鹽醬醋,柴米油鹽啊,持續時間較久了,比如會影響到工作、情感、家庭關係。而某個突發事件又會誘發來訪者早年的回憶,並繼而出現重複性體驗創傷的模式化運行。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那麼,諮詢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穩固的諮訪關係下,來訪者通過諮詢師的引導,雙方設定並不斷改進新的諮詢目標,穩步前進,在多次的諮詢過後,來訪者基本上有了自我覺察,自我功能得到改善,看待問題的角度變得積極、家庭關係也得到極大的改善。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經驗感想:

可見,真正的抑鬱症是不能用100萬來解除的。

每一個生命都在經歷不同的故事,每個人又是那麼的獨一無二,無論是閃光也好,或者暫時的蒙塵也好,我們都要抱有希望,光明永遠戰勝黑暗。

對於那些長久處於抑鬱心境的人們,也希望大家無論走到何種境地,請永遠對生命保持好奇、尊重、信任和感謝。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記住,抑鬱症的根源是長期的自我束縛和自我限制,所以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以及對於他人的信任感,是治療抑鬱症的良方。

確切的說,抑鬱症患者其實是對於自我的極度不信任,因為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們和自己的命運和抑鬱經歷著掙扎鬥爭,最後都失敗了,如果這時候周圍的朋友又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們,他們就會變得更加退縮,更加自責,更加想要放棄自己!

假如給你100萬,你還會抑鬱嗎?

請珍惜身邊的抑鬱症朋友吧,他們敏感而聰明,有著很好的自我反省能力,他們只是丟失了自己,沒心沒肺的人才不會的抑鬱症呢!

而這樣的朋友,價值又何止100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