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

盗帅夜留香YE


赵匡胤就是柴荣的心腹忠臣,没想到赵匡胤却夺权了。




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郭威是后汉辅国四大臣之一,因为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所以最有威望,在出征路上被手下将士拥立,当时没黄袍是把黄色大旗扯下来给他披上的。

赵匡胤目睹了全部过程。郭威死后,因为被灭族所以没有子嗣继位所以让养子柴荣继位。赵匡胤跟着柴荣出生入死的干,鞍前马后的照顾,所以成了柴荣的心腹。柴荣重点防范的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外甥李重进。为了消弥矛盾专设“殿前都点检”让张永德担任。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到张、李二人身上了,所以忽视赵匡胤,赵匡胤结交文臣武将,培植私人势力。柴荣一死,立即有边报契丹和北汉来犯。赵匡胤奉命出征,刚走就有谣言出征之日册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此前接替张永德殿前都点检之职。于是,三天后发生了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

不是柴荣没有心腹忠臣而是心腹忠臣才有权力和机会夺权。回到京城后,待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还没集结人马就被赵匡胤的同党追杀,全家被杀。然后就是禅位仪式。整个过程滴水不漏,一气呵成,而且牺牲的只有韩通一家。事成之后,赵匡胤也没有杀旧臣和宗室,甚至连前朝宰相都留任了。

赵匡胤敢战善战,敢干能干,而不嗜血,比同时代的大将强。


江南不缺水


五代乱世,就是比拳头硬的时代。成年皇帝尚且不能保证一定能坐稳皇位,更何况是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孩皇帝?我们现在之所以对后周高看一眼,主要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太过于优秀了,因为他的优秀,让很多人在下意识里忽视后周其实也是一个五代政权,忽视了后周的立国根基其实并不比五代的其他四代要强多少。



那么,后周的立国根基到底有多弱呢?不客气的说,也就比后汉强一点,在五代中排倒数第二。柴宗训的皇位被赵匡胤给篡掉,属于非常正常的结果。

我这么说,理由有三:

首先,后周的国运太短,从建国到被赵匡胤篡掉,只有区区九年,根本没有时间培养效忠于柴氏的骨干。

其次,后周皇帝的皇位也是篡来的。郭威能篡位,别人就篡不得了?上梁不正,就不要指望下梁不歪了。

第三,柴荣只是郭威老婆的侄子,他的法统其实很弱。而柴宗训又是个七岁小孩子,他的统治基础更弱。

因此,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周世宗柴荣在去世时,他能信任的忠臣几乎屈指可数,赵匡胤算是一个忠臣,柴荣也将儿子托付给了他。但是很可惜,柴荣看走眼了。

那么,柴荣如果不重用赵匡胤,转而托孤给其他忠臣,就能避免柴宗训的皇位被权臣给篡了么?

不好意思,答案非常残酷,不可能!

因为,从中唐藩镇割据以后起近两百年,中原就是乱的!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能单靠血缘就保住地位的,根本没有成功的案例。这和大一统王朝传承是完全不同的。柴宗训在当时局面下,没有一丝能保住皇位的可能性。因为在当时除了赵匡胤之外,还有大把的人,同样对皇位蠢蠢欲动,这些人一样有可能把柴宗训取而代之。

前面说过了,柴荣只是郭威老婆的侄子,他的血统并不比张永德(郭威女婿)、李重进(郭威外甥)要强多少。柴荣可以继承皇位,他们凭什么不能上位?

所以,即使没有赵匡胤,也会有钱匡胤、孙匡胤会冒出来篡位。柴宗训的皇位,天生就注定了要被篡。柴荣想通过托孤给忠臣的办法来给小儿子铺路,这是不可能的。他当时唯一可行的传位途径,只能是把皇位传给强者。最起码的,也应该是把皇位传给成年的柴氏宗亲,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皇位不能传给儿子,只能传强者,这也太残酷了吧?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悲哀。

五代之所以会被称为乱世,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哪怕是皇帝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三国时,孙策突然病死,他没有把江东之主传给儿子孙绍,而是传给弟弟孙权;

南北朝时,高澄临终前,他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也是传给了弟弟高洋;

五代时,郭威的儿子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杀的干干净净。他在登基后,其实还可以考虑广纳后宫,再生几个儿子。但郭威并没有这么干,他是毫不动摇的栽培柴荣,完全不考虑把皇位传给儿子。

孙策、高澄、郭威会选择强者传位,而不是传给儿子,就是因为他们都明白,生于乱世身不由己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其实柴荣也懂。只不过他没有看透,没有郭威那么深的觉悟。

郭荣重病前,他为了保柴宗训的皇位,费尽心思的去打压张永德、李重进,重用赵匡胤来制约他们。然而结果是,张、李二人确实被打压了。但反让和郭威毫无关系的赵匡胤轻易得了天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柴荣费尽心思,只是便宜了赵匡胤。这或许就是柴荣和郭威在眼光和胸襟这两方面的差距吧。



后来赵匡胤上位,他的头号培养对象也是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因为赵匡胤明白儿子太小了,镇不住场子的这个道理。

当然了,赵匡胤重用弟弟也有副作用,就是后来赵光义尾大不掉,赵匡胤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最后赵匡胤之死,民间对此议论纷纷,都说是被赵光义给害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北宋从五代乱世中给走出来了。赵匡胤的作用居功至伟,赵光义的功劳也非常大。试想,如果当初不是这哥俩交替上位坐皇帝,稳住了局势。北宋会不会也是第二个后周呢?



总的来说,柴荣传位给儿子,而不是培养兄弟继位(柴荣有四个兄弟),这是一开始就在大方向上的错误。如果连这个大方向都搞错,那么柴荣在临终如何布置储位问题,都必然是徒劳无功。

不过,如果柴荣能多活十几年,一直活到柴宗训能顺利接掌大权,他传位给儿子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只是很可惜,柴荣的命太薄了,而他的野心又大,既想捡芝麻,又不想丢西瓜,这怎么可能呢?


Mer86


五代时期,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柴荣作为一代明君,怎么可能在自己身后不留后手呢?而且赵匡胤也不是轻易得手的。

早在柴荣病重之际,他就开始对有可能威胁到政权安全的将领作了重点防范。

比如,柴荣解除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职务。张永德掌典禁军,战功卓著,另外有个身份是周太祖郭威女婿。世宗本来对他十分忌惮,结果他又在回师途中,发现了一个长三尺余的木条,上书“点检作天子”。所以世宗考虑到张永德是个潜在威胁,加上觉得他并非真正的辅政之才,干脆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其为澶州节度使。

但是张永德留下的空缺却由赵匡胤担任。因此从黑色幽默的角度上说,柴荣为了巩固其政权,反而让赵匡胤有了夺取其政权的契机。

当然,就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虽然掌握了三万左右的精锐,但仅依靠这些力量,尚不足发动一场宫廷政变。

柴荣当时也留下了其他制衡赵匡胤的心腹重臣。比如当时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能征惯战,手握重兵。副都指挥使韩通在后周的立国与发展中居功厥伟,被郭威、柴荣“委以心腹”,虽有勇而寡谋,却誓死效忠周室。步军都指挥使袁彥,也是赵匡胤的死对头。

但可惜的是,世宗殚精竭虑安排的辅政格局,在其子恭帝即位不久就破坏无遗。先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袁彥被排挤出汴梁,改任陕州节度使。袁彥离开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改任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升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铁骑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升为殿前都虞候。

此后不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也被排挤出了权利中枢,改任淮南节度使。

在此之后,殿前司的实权派人物如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副都点检慕容延钊、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刘廷让、控鹤右厢都指挥使马全义。其中石守信、王审琦、刘廷让三人,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盟兄弟;慕容延钊与赵匡胤私交甚笃,赵匡胤“常兄事延钊”;马全义则是赵匡胤心腹,可以说恭帝即位月余,殿前司就变成了赵匡胤政变的大本营。

而本来应该制衡殿前司的侍卫亲军司的情况也大有变化: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暂缺 、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

这四人当中,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三人都以赵匡胤马首是瞻,这样一来,侍卫亲军司中,除了韩通一人,大体上也被赵匡胤势力控制了。

后世有人认为,年幼的恭帝和符太后不可能主动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决定,一切都是赵匡胤在暗中操纵。理由就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的妻子是符太后的姐妹,赵匡胤通过符太后这个没有丝毫政治斗争经验的女子,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这些人事调动,赵匡胤才借着所谓“契丹南侵”的这个理由,将部队带出了汴梁城,并将其掌握在手中,才在京畿之外发动政变,“黄袍加身”。

而赵匡胤最后的成功,要结合五代的具体情况来看。五代是一个谁握有军权,谁就等于拥有了政治发言权的时代。合格统治者首先的条件是能打,比如柴荣。但上个合格统治者的心腹重臣,未必会忠于这个统治者的儿子。虽然历史上是赵匡胤成功了。但如果最后掌握权力的是其他柴荣的心腹重臣,一样会想办法造反夺权的。

这就是“主幼臣疑”必然会导致的情况。


冷兵器研究所


要说心腹,最心腹的莫过于赵匡胤了。不过柴荣临终前还是做了一系列人事安排,为年幼的儿子保驾护航,其中就有掣肘赵匡胤的部分,可惜此时的赵匡胤气候已成,不是一个七岁孩子能对付得了的。

显德六年(959年),也就是柴荣去世的那一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年初柴荣身体还未有异样,带兵北伐,此时赵匡胤跟随在柴荣左右,担任水陆都部署,这个职位十分重要,是前线各路部署的总指挥,赵匡胤在柴荣心中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还不止这些。

柴荣平定关南以后,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点检”是官职名称,而在后周官职中,离他最近的便是“殿前都点检”,当时由张永德担任。在柴荣卧病回京后,对此事心存芥蒂,于是就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接替了张永德。

这一任命更能看出柴荣对赵匡胤的器重和信任。首先他显然已经相信了“点检作天子”这一谶语,否则不会一回来就换人,而他将赵匡胤换到这个位置,用自己最信任的人会避免谶语的发生;其次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对天子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掌统率亲军,总额左右卫将军、符宝郎、宿直将军、左右振肃等官,可以说整个皇宫的安危都系于此人之手。

如此,还有谁能比赵匡胤更加心腹吗?

虽然是确实是心腹,但从柴荣临终前的一系列安排看来,还是对赵匡胤有所防范的。

首先他安排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宰臣,即为托孤重臣。以三人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镇得住文官集团,也可以对武将集团形成掣肘。

随后他又布置了武将集团,在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后,又相继提拔慕容延钊为殿前副都点检;韩通为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令坤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袁彦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其中除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与赵匡胤关系融洽,韩通和袁彦则与赵匡胤极不对付,与之处处为敌。这样就在武将集团中培养出对立势力,有利于制衡和掌控。

最后柴荣还扶植了外戚,立符氏为后,以此来笼络其父符彦卿,借助符彦卿地方上的军事力量,与朝堂间的托孤重臣制衡监督,以此保证幼子宗训统治地位的稳固。

原本这一套安排可谓是四平八稳,保自己的儿子成长完全不在话下,但是可惜的是,柴荣高估了赵匡胤的忠诚,又低估了他的能力。

他安排的三位宰相,后来都成了北宋开国名相,符彦卿也被封为北宋国师,几人全部选择了与时俱进。至于韩通和袁彦,后者很识时务,并未抵抗,前者倒是进行了殊死反抗,但并不见得是为了柴家,而是因为自己与赵匡胤积怨太深,反抗也是死,不反抗也是死。不过对于赵匡胤来说,你越反抗我越兴奋,要不然搞得好像我这皇帝是白捡的一样。

实际上柴荣已经预料到臣强主弱的局面,只是没想到自己一直最信任的赵匡胤,有如此的号召力。不过赵匡胤在夺位后对柴家后人倒是照顾有加,没有做得太过,也算是对得起柴荣的知遇之恩了。


尹禾


蔡荣对自己的身后事是作了周密安排的。

从显德六年(959)四月“不豫”开始,柴荣病情渐渐加重,不得已之下只得开始考虑身后之事。

他深知诸子年幼,如果不对身后事有所安排, 年幼的儿子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势将无力掌控局面。唐末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谁握有兵权, 就等于有了叫板皇权的资本。后晋悍将安重荣曾公然宣称:“天子, 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宁有种耶?”;周太祖郭威就是通过兵变上位的,作为亲历者,柴荣自然明白武夫跋扈的后果。

史载周世宗驭下“用法太严”,“群臣有过则必面质折之”。文武大臣对他的恭顺不过是种畏惧,并没有建立起真心拥戴的君臣情分。所以, 当周世宗突发重病之后, 就开始对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大将作了重点防范。首先,他解除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之职。张永德屡立战功掌典禁军,更由于他是郭威女婿,柴荣必须防范他生不臣之心。继任殿前都点检的是资历浅、军中后起之秀赵匡胤。

对赵匡胤,柴荣也不敢放心使用。又提拔慕容延钊为殿前副都点检;韩通为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令坤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袁彦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其中慕容延钊、韩令坤与赵匡胤关系融洽之外,“性刚愎”的韩通与赵匡胤完全是一对冤家。 韩通的儿子人送外号“韩橐驼”,见赵匡胤在中央禁军中有人望,经常居中挑拔,劝说父亲先下手为强。袁彦也与赵匡胤不对付,与之处处为敌。

周世宗如此人事安排乃是刻意为之,他不希望任何一个将领在禁军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而是希望他们之间彼此仇视、行事掣肘。

在重新安排好禁军将领的职务后,病重的柴荣又立符氏为后(“宣懿皇后之女弟也。”)。先后立符氏姐妹为皇后, 是周世宗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所以如此,周世宗是希望借此来笼络其父符彦卿。

符彦卿时任天雄军节度使。天雄军以前是唐河朔三镇的魏博, 后改为天雄军。河朔三镇,唐末五代数十年间始终是朝廷一大隐患。自从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移至关东,河北首当其冲成了防止契丹人南侵的前沿, 魏博地区也就成为汴梁的一道重要安全屏障。符彥卿善用兵,素为契丹人忌惮,立符氏为后,柴荣是想借此笼络符彦卿,同时也为震慑辽人,保障政权的平稳顺利交接。五代十余位皇帝,担任过魏博节度使的就有六位。柴荣坚持在病危时立符氏为后, 就是要符彦卿以外戚的身份来拥护后周政权。借助符彦卿地方上的军事力量, 与朝堂间的托孤重臣制衡监督,以此保证幼子宗训统治地位的稳固。

对中央禁军、河北等地的军事做了周密部署后,周世宗又安排了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宰臣。

有鉴于五代政权的更迭频繁,周世宗为了保证儿子顺利继位,绞尽脑汁地做好了安排。然而,越是一环扣一环,越容易发生意外,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人算不如天算,柴宗训即位不久,朝堂上这种相互掣肘的政治平衡就被打破,先是袁彥被逐出朝堂到地方任职,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和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正职李重进,柴荣驾崩前令其领兵防御北汉)与赵匡胤交恶。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终于赵匡胤铤而走险,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唐风宋月


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难得的明君,他南征北战立志统一天下,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奈天不假年,正当壮年(39岁)却过早去世,令人惋惜。柴荣去世后7岁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帝。

柴荣去世前曾安排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韩通等自以为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儿子,惜乎所托非人,死后不到一年就被赵匡胤篡权,后周灭亡。

赵匡胤能够轻而易举地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政权,一方面是他谋略过人,不仅取得柴荣的信任掌握了军权,而且在军中培养了大批亲信势力;另一方面,一个政权能在两天之内被推翻,且几乎未遇到任何反抗,说明后周的统治基础极不稳固,拱卫皇权的力非常脆弱。


三味小书屋


关键并不是忠臣与否而是谁掌握实力。

第一:当时的赵匡胤是殿前都检点。这是当时几乎掌握实力军队的位置;

第二:再一个,赵匡胤并不是自己要当皇帝而是手下人拥戴的,起码名义上好说。

第三:可以安抚臣下的是他对待北周柴荣后人较好,向我们熟知的柴进都绵延一百五六十年了,竟然还有这样的招待,可见其有多厚待。

后面都是糖,前面都是枪。有枪还有糖,除非死忠,但也只能自杀。所以几乎完败。





日日涤新文史哲


其一,惯性决定后周主少国疑必然被代替。

郭威不但杀了汉隐帝,立无辜的刘赟为帝,在刘赟还没有走到京都,自己黄袍加身,杀无辜的刘赟,自立为王。 后周自己是靠杀戮起家。 主少国疑,7岁的皇帝,20岁的太后,怎么可能立足乱世,必然君臣互相怀疑,皇帝无法驾驭大将,也无法驾驭托孤大臣。届时主少国疑,赵匡胤等也容易因为主少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有很大风险。故即使赵匡胤不黄袍加身,大乱或其他大将黄袍加身是必然,到时皇室只能灭亡。

其二,柴荣自己并不信任谁。死前因为一个传闻将张荣德调离。任用之人,并不是托孤给赵匡胤,而是托孤给自己的岳父,同时又不完全相信岳父,是托孤给以符彦卿为首,三个宰相及赵匡胤、韩通,他们互相牵制。互相牵制注定没有人能有效控制局面,尽心尽力辅佐少帝。

他怀疑的格局注定走不长。

他的早逝也跟他怀疑、焦虑有关,无法很好休息。


听雨: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军政双优,像极了面位之子刘秀。对手下兄弟也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赵匡胤本就是柴荣最信任的兄弟。小故事:赵匡胤谋划黄袍加身之事,心中一直犹豫不决,跑回家去问姐姐是否可行。他老姐拿起洗衣棒就是一通猛捶,边打边骂:如此大事,男子汉大丈夫当断即断,回家来问个老娘们,算那回事?赵匡胤遂下定决心干一票。篡位登基之后善待柴氏后人,以求心安。前朝废帝,以柴氏一族结局就好,一是赵匡胤仁义大度,二来也是其篡兄子之位,心中有愧。三来赵匡胤本就是柴荣的连襟,柴荣的亲信同时也是赵匡胤的亲信。所以赵匡胤才能是只杀韩通一人,轻松篡位,篡位之后再杯酒释兵权。


1027和达货架制造


陈桥兵变发生后,赵匡胤为了防止京城内柴荣的心腹忠臣起兵反对,他一面派亲信大将潘美向首相范质通报,一面派楚昭辅保护自己的家属并告知兵变之事。在京城内充当内应的大将石守信在接到兵变的消息后,亲自接应兵变部队入城,使得赵匡胤以很快的速度控制了京城的局势。

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是一名忠于周室的高级将领,他看到赵匡胤的部队入城后,立即跑回家中,组织力量抗击,但很快就被赵匡胤的心腹殿前司的散员指挥使王彦昇追杀于家中。有的史料则记载韩通是战死在皇宫内。

控制京城以后,赵匡胤首先争取的就是后周首相范质的支持。因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普经在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搞的兵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得到首相冯道的支持。因此,赵匡胤进入京城后,立即会见了首相范质。范质面对这群虎狼之师,并没有胆怯,他当面厉声质问赵匡胤道:“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赵匡胤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将责任推给兵变的将士,他说道:“吾受世宗厚恩,今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赵匡胤的心腹殿前司散指挥使虞侯罗彦瓌看到赵匡胤被范质问的下不来台,就立即举刀威胁范质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看到大势已去,为了保护后周宗室免遭赵匡胤的杀害,他要求赵匡胤答应“视(周)太后如母,养少主(恭帝)如子,无负先帝(世宗)旧恩”,赵匡胤一一答应。这时,已事先投靠赵匡胤的次相王溥率先向赵匡胤行君臣之礼,范质无奈,只能勉强从之。就这样,赵匡胤得以代周建宋,改元建隆,他就是宋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