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把兵权给了谁?

jimmywowo_zq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后,心里并不踏实。他深知,五代时期之所以会出现那种“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王朝更替,王旗变幻,不暇稍息的现象,与其说是皇帝暗弱,不如说是臣属太强,遂至尾大不掉。特别是那些手握兵权的武夫,仗恃手中的武力,一不爽就弑君篡位,取而代之,简直易如反掌,是觊觎、威胁皇权的最大隐患。自己不就是这样上位的吗?自己能轻易取代柴氏登基称帝,那么麾下那些骄兵悍将也能轻易取代自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了确保赵宋统治的的稳固,太祖决心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削夺禁军将帅们手里的兵权。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一日晚朝后,宋太祖将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帅留下,在宫里设宴请他们喝酒。杯觥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太祖感慨道:“没有诸位倾力相扶,我哪有今天,各位的功德,我永生不忘,可是做天子太难,远不如当初做节度使那般快乐。自从当了皇帝后,我可是夜夜难眠啊”。众人忙问其故:“这却是为何” ?赵匡胤意味深长地答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皇帝的宝座,谁不想上去坐坐”。一听这话里藏刀,石守信等人唬的慌忙离座跪地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二心,去遭天谴”?太祖说:“纵使尔等无异心,可你们手下人呢?一旦他们贪图富贵,再弄件黄袍披在你等身上,到时就算你们真不愿做天子恐怕也身不由己了吧”?一番话把禁军高级将领们给说懵了,不知如何表白才好,只得请太祖给指条明路。

赵匡胤喟叹一声,一字一句地缓缓说道:“你们为何不释去(交出)兵权,拿着我赏赐的巨额财宝去买上一批上好田宅,为子孙们留下一份令人称羡的产业,家中养上一批俊美的歌儿舞女,天天饮酒狂欢,下半辈子做个快快乐乐的富足翁,如此神仙日子岂不比整日价舞刀弄枪好很多呢,而且,如此一来,我等君臣之间就再不用相互猜忌、提防,上下和睦相安,天下自安,这样该有多好啊”?石守信等人听罢如醍醐灌顶,心中恍然大悟,忙用感激的口吻说道:“陛下思虑长远,为我等考虑的如此周到,待我等如亲生骨肉一般”!第二天早朝,石守信等将领纷纷称病,说自己已不适于统兵出征了,要求解除兵权,回乡养病。太祖很是高兴,当廷大加赏赐安抚了一番,随之宣布免去石守信、王审琦、罗彦环、高怀德、张令铎等人(“义社十兄弟”成员)的禁军职权,并派他们到地方上去做个有名无实的节度使。

至此,当初策划并力助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有功之臣大都乖乖交出了兵权,赵匡胤的“失眠症”也不药而愈了。史载,“杯酒释兵权”后,禁军中的殿前都检点、副都检点,侍卫马步军正副都统制等官职都被废除,不再设置了,只留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这三个互不统属且能相互制约的军职,这三职各领一司,称为“三衙”,除相互牵制外均直接听命于皇帝。从此,军权尽数握于皇帝一人手中。同时,“三衙”里的长官都是由后来提拔的军中“少壮派”担任,这些年轻武将资历尚浅,威望欠缺,难以在禁军中形成一呼百诺、根深蒂固的个人势力。为了安慰并笼络被释去兵权的石守信等开国功臣,宋太祖不光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而且和他们“约婚以示无间”,意思是和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以示君臣亲密无间。和皇帝成为亲戚,让石守信等人在一得一失间获得了一种微妙的心理平衡,进而消弭了其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敌破臣亡”之恐惧,且已成了一种象征,表明了大宋立国之初皇帝与功臣宿将间的潜在矛盾终以一种较为和平理性的方法获得解决。和汉初、明初开国皇帝大开杀戒、功臣血流成河的人间悲剧比,赵匡胤的做法尚属气度恢廓、人性未失。


铁马冰河wu

前面回答这个问题的高手都有点答非所问,人家不是问“杯酒释兵权”的来龙去脉,而是问“杯酒释兵权以后赵匡胤把兵权给了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明了——兵权总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实际运作是“枢密院+三衙+帅臣”三位一体、分权制衡的军事体制。

一、“杯酒释兵权”释的不是“藩镇”兵权,而是“开国功臣和禁军将帅”兵权

以前大家都认为“杯酒释兵权”是削弱藩镇的举措,把它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联系在一起,但这完全是一个错误。历史上赵匡胤先后导演了两次“杯酒释兵权”。

1、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发生于建隆二年(961 年) 七月,被解除兵权的是开国功臣和禁军将帅,包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赵光义等人,他们被解除的军职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虞候、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虞候等,跟藩镇没有任何关系。

2、第二次应该叫“设宴罢藩镇”,发生在开宝二年(969 年) 十月,

罢的是前朝藩镇,包括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人,他们被罢的是安远军节度使、护国军节度使、定国军节度使、保大军节度使等节度使之职,被解除的不仅仅是兵权。

因此,详细介绍“杯酒释兵权”过程以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三大纲领的同学基本都是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人家问的就是禁军兵权给了谁?

二、赵匡胤曾动过让符彦卿执掌禁军兵权的想法,但被赵普劝阻

“杯酒释兵权”后不久,赵匡胤感觉没有总领禁军的将帅很不方便,动起了启用符彦卿掌管禁军的念头。赵普得知此事强烈反对,他认为符彦卿已位极人臣,不可再授以兵权,以免不虞之忧,但赵匡胤相信符彦卿的忠诚,不顾赵普再三劝谏,执意征召符彦卿。

赵普不肯放弃,他私自留下任命符彦卿的宣敕觐见皇帝,不断向赵匡胤兜售那套“预防为主”的理论,提醒赵匡胤想清其中利害,免得日后后悔。”

赵匡胤不耐烦了,质问道:“你如此猜疑,一再提防符彦卿,究竟所为何故?朕一向厚待符彦卿,他又怎么可能辜负朕,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呢?”

赵普做了一个大胆的回答:“陛下当年何以负周世宗呢?”

赵匡胤沉默了。当年的周世宗柴荣待他不也是恩遇有加,委以重任吗?他却趁孤儿寡母之危,窃取后周江山。自己尚且如此,又怎能担保别人不会效仿为之呢?在至高无上的权力诱惑面前,任何忠诚、正直、义气都那么不堪一击,随时可以被抛弃。

就这样,那道原本要发出的宣敕又被收回,符彦卿掌管禁军一事不了了之,赵匡胤此后再也没有动过找人总领禁军的心思。那么禁军这个“危险的武器”应该交给谁呢?

三、赵匡胤在军事上,主导建立了“枢密院+三衙+帅臣”的分权制衡体制

如何才能将中央禁军这支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确保天下安定,赵宋江山永固呢?

赵匡胤的答案是——交给制度,依靠体制的力量。

1、枢密院。按《宋史·职官志》记载,北宋枢密院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和决策机关核心权力是掌握兵符,调动军队,任免中高级将领,掌握“军政权”。

2、三衙。

按《宋史·职官志》记载,三衙(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宋初为二司,马军司和步军司尚未分离,合称侍卫亲军司)是最高统军机构,核心权力是掌管禁军,负责军队训练和日常管理,所谓“天下兵柄尽归三衙”,掌握“管军权”。

3、帅臣。宋沿唐制,凡出师作战,往往临时委派都部署,作为大帅(帅臣),即所谓“驻泊、行营都部署,即古之大将军、大总管之任也”,

掌握“统兵权”。

五代宋初,帅臣多以禁军将帅充任,相当于“管军权”与“统兵权”合一,容易导致禁军将领个人威望过高,酿成兵变,后来赵匡胤逐渐以非禁军将帅充任,使得三衙将帅逐渐脱离统兵作战一线,蜗居在汴京,专门负责在京禁军的日常管理。

赵匡胤将禁军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在兵权的具体运作上,他将

“军政权”与“管军权”分离,由枢密院和三衙分领;将“管军权”与“统兵权”分离,由三衙将帅和帅臣分别承担,“枢密院—三衙—帅臣”三位一体、分权制衡的军事体制就此定型。

对这套军事体制的作用,《范太史集》是这样评价的: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这个评价大体是公允的。


狄飞惊

一、”杯酒释兵权“什么鬼?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二、宋太祖如何玩转”杯酒释兵权“

话说,赵匡胤在他的结拜十个哥们“义社十兄弟”的帮助下,在陈桥兵变,兄弟们趁他喝的醉醺醺的,把一件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山呼万岁,这事,就这么成了。天下,就这么被老赵家顺到手了。当然,至于老赵到底有没有喝醉,咱就不知道了。被称为有史以来的天下最容易的皇帝。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10个结拜兄弟:”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后来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现在学说来论:“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 大部分成分属于虚构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很和善的杯酒之间就交换了兵权,然而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完整性是由“小学课本上砸缸救人的那个小男孩司马光整理后编写的!

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出绝招!

杯酒释兵权之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亲手导演的第二幕戏更加精彩,这一招真令人叫绝,姑且冠之曰“灌醉掏银子”。

冯梦龙的《智囊》里记载有这么一段:“艺祖既以杯酒释诸将兵权,又虑其所蓄不赀。每人赐地一方盖第,所费皆数万。又尝赐宴,酒酣,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归。

太祖送至殿门,谓其子弟曰:

‘汝父各许朝廷十万缗矣!’诸节度使醒,问所以归,不失礼于上前否?子弟各以缗事对。疑醉中真有是言,翌日,各以表进如数。”

艺祖就是太祖,有文艺范儿的皇帝。

赵匡胤花大价钱收回兵权之后就后悔了,老是惦记着这伙人手里的银子太多了。

怎么办呢?如法炮制,但这回,朕要给你们玩个更新鲜刺激的。

圣上开恩,各位受宠若惊,心花怒放,最后,个个喝得五迷三道,不省人事。

这时候,太祖让人通知各位的家人来领人。

将军们的儿子急急赶到宫禁,扶起瘫软如泥的父亲准备回家。

且慢,太祖发话了,“各位别忙着走,你们的老爹方才在朕面前答应说,每人向朝廷捐献一个亿(文),可别食言,明日快快送上。”

第二天,各位将军酒醒了,头一件事是先问儿子们:昨儿个没在圣上面前胡说八道吧?有没有失礼的地方?

儿子们焦急的却不在这儿,张口就问老爷子:皇上说你在酒桌上应承捐献朝廷一个亿,可有此事?

昨天酒宴上都说了些什么,此刻,将军们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君子面前无戏言,兴许说过,如不兑现,岂不是欺君?

又不能去跟皇上对证,没办法,每家赶紧抵押借贷卖房卖地,凑足一亿,照数上缴府库。

收兵权付出的成本,赵匡胤一桌酒菜,又囫囵赚了回来。

天王老子的便宜,从来都不是好沾的!

四、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兵权哪去了?

严格意义来说“杯酒释兵权”之后,兵权还在 宋太祖手里哦,毕竟宋太祖为加强皇权才导演的“杯酒释兵权”以及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

那么对于兵权问题,宋太祖做了以下的军事改革

(1)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2)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项:

第一,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所以,通过以上的军事改革措施,总的说兵权还是在宋太祖手里,并没有交给其他人!但是,这些制度的改革也给宋朝腐败和灭亡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码字不易,给个赞! 也希望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在评论区交流互动!谢谢!


元谋微生活



@狄飞惊 已经答得挺好了,简单补充几段史料作进一步说明


“以佐邦治”
说的很明显,枢密院具有发布皇帝命令,协助皇帝处理军事事务的职责,类似皇帝的军事秘书(幕僚)机构



“三衙”


职能相同,类似军种司令部,主抓平时训练、建设


这条作补充

兵部主管将领选任、迁徙、赏罚的依据查核和决定



以上,兵权分离,相互制衡。部分权力也有重合处,比如赏罚

权力重合的好处在于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皇帝可以随时通过枢密院、三衙或兵部对将领进行赏罚



通过乾德元年(963年)宋朝征荆湖战役看朝廷收权后宋军的行军布阵以及“帅臣”
带领京师禁军奔赴前线支援的有:

酿酒协会副会长卢怀忠同志,纺织部氈毯专业协会会长张勋同志,化工部印染协会副会长康延泽同志

他们不是去指挥打仗,而是充任具有“清肃队伍”职责的都(政)监(委)


太(中)常(央)卿(办公厅),边光范主任临时担任前线知州,执掌战区地方行政权

户(民)部(政部)监察室主任滕白同志统一负责前线物资调度、分配


枢(中)密(央)院(军委)副主席李处耘同志亲赴前线,担任前指总都(政)监(委)


以上官员的共同之处是:

他们都是来自不同部门的京官


被临时调来担任前线总指挥的慕容彦钊是一名有着多年军队工作经验,来自省军区的负责同志。同时,慕容彦钊司令员也是赵匡胤多年的亲密战友、结拜老大哥、创业好伙伴



想造反

京官们会抛家舍业吗?

枪杆子和思想能行动一致吗?

有钱粮吗?后续还有钱粮吗?

能得到地方支持吗?

都监们会放弃做基层官兵的思想工作吗?

禁军们会不管身在京师的亲属们的死活吗?

…………


这样的军队指挥结构,赵匡胤自然放一百二十一个心





补充一个观点:

有制约是好的。但是,打仗的时候把酿酒、织毯、染布的专业人士塞进军队就显得太不专业了

正所谓“过犹不及”




为国钓鱼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这是为了避免走五代时的老路,防止武夫乱国,武夫手握重兵,容易坐大,然后顺便就把江山给夺了。为此,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打击叛乱、杯酒释兵权、上收地方武装的精锐部队和财政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杯酒释兵权以后,他最终将兵权收归了自己。

一、平定叛乱。黄袍加身以后,赵匡胤采取安抚措施,招降了许多地方节度使,减少了上位时的杀戮。当然,还有一些内心不服的武将。960年4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公然反叛,率军进军开封。赵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怀德率军阻击,接着又派慕容延钊和王全斌补充,他仍怕有失,他后又亲自到前线督战。随后,兵败自杀。960年9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赵匡胤派石守信和王审琦为以正、副统帅南征,后来,他又亲征,仅仅2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二、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虽然暂时去掉了眼中钉,但他自己是怎么上位的,别人一样会效仿,所以,杜绝武夫乱国,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宰相赵甫的建议下,他决定收掉武将兵权。961年7月,赵匡胤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大家一番交杯换盏后,赵匡胤敲山震虎,说皇帝难当,总是夜不成眠,担心人家篡权夺位,大将们纷纷表忠,赵匡胤说:“纵使你们无异心,若那些手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那还由你们?”

大将们终于明白皇帝用意了,第二天,他们纷纷称病,请求解除兵权。于是,赵匡胤封他们为节度使,赐予大量金银财宝,又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随后,赵匡胤开始从中央派遣朝官分任所属各县的知县,以分割节度使对属县的控制权,又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凡兵民、狱讼等公事,节度使须通判一起签字方能生效,通判奏事还可直达皇帝,再次分割节度使权力。

三、制其钱谷和收其精兵。为了彻底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赵匡胤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制其钱谷。以前,节度使不仅有兵权,而且地方赋税收入也归其所有,称为“留使”、“留州”,很少向中央缴纳。964年,赵匡胤命令自本年度起,各地除日常开支外,其他征收赋税全部向中央缴纳,专门委派转运使到各地,把地方财权收归了中央。

二是收其精兵。965年,赵匡胤下诏要求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作为“禁军”,中央选择部分强壮的士兵,作为选送中央禁军的兵样,要求各地依样训练当地士兵,训练成精兵再送中央,这样,既加强了中央武力,又削弱了地方武装。地方上留下的叫“厢军”,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只负责一此公益事业和治安,自然不可能对抗中央了。

从此,名声很响的节度使,实际只是礼遇较高的州府长官,与知州知府在职权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燕且,每当有节度使空缺出来,赵匡胤就叫文官去替换,后来的节度使,大都是文官而非武将了,节度使对皇权构成的威胁不复存在。


帝国的脸谱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也被视为宽和的典范。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背景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过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忧也”。

影响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三项。

军事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第二,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

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地方政治改革

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项:

第一,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地以外兼领的州郡——支郡直属京师。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3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

第三,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

通过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种专制一方的藩镇,在宋初就逐渐消失了。

中央政治改革

在官僚制度方面,侧重削弱宰相权力。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皇帝利用这两者间的异同发号施令,独断专行。

宋初不仅以三权分立的办法削弱相权,而且设置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与各部门长官发生制约的作用,以削弱各部门长官的权力。此外,宋初还在设官分职、科举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政策。

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碧瑶历史站

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难道仅仅是靠几杯酒、一顿饭吗?

【清风淡影谈历史】导语:大家对“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都耳熟能详,唐朝开始的藩镇之祸,成为多少皇帝的肉中刺,赵匡胤难道真是靠几杯酒、一顿饭,就把这么大的历史难题解决了吗?

今天我们来看看赵匡胤为什么能做到“杯酒释兵权”这种不可思议之事,他靠的又是什么?我总结了下面几点原因。

杯酒释兵权

第一,赵匡胤把兵权分散,使之不能一呼百应!赵匡胤坐上龙椅后,把原来的“两司”变成“三衙”,即后来的宋军“三帅”——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兵都指挥使。然后又在“三帅”下面设立“四卫”,又在“四卫”下面设立“四厢都指挥使”,进一步分散兵权,以达到削弱个人兵权的目的。这样想拥兵自重的话难度非常大,因为军队不是在一个人手上,而是在很多人手上!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第二,以文官养兵,武将用兵!简单来说就是平常军队由文官管辖,包括调动军队都是文官,而有战事的时候武将带兵打仗。这种兵权分管制度,可以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军队的主人只有皇帝!

影视剧中的宋军

第三,削弱地方部队,强化自己的禁卫军。宋朝的部队,主要由禁军、厢兵、乡兵、藩兵四个部分组成的!禁军就是宋朝的正规军,皇帝直属的部队,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部队。其它的都是地方部队,或者像类似雇佣兵之类的。赵匡胤下令:无论厢兵还是乡兵,凡身强力壮、武艺高强者,全部都要编入禁军。这意味着,禁军以后越来越强大,地方兵留下的都是一群老弱病残,根本无力起兵造反。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军队

第四,不允许拥有私人武装,赵匡胤明确下令:不论什么级别,不论什么高官,也不管对帝国的忠心程度,只要敢私自招兵,培养自己的私人武装,就一个字——杀;补充一个词——无赦!从唐朝开始的藩镇之祸,仗的就是自己强大的私人武装。而赵匡胤的这项规定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让你们造反有心无力。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综合上述原因,在“杯酒释兵权”之前,这些大将啊,什么大元帅等,其实已经被赵匡胤架空了!他们早就变成了无牙的老虎,因为不管是《宋史纪事本末》,还是《续资治通鉴》,他们都加了这么一句话:其实兵权不在也。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所以“杯酒释兵权”不在于“杯酒”,而是这些政策的作用,赵匡胤才能完美的到达“释兵权”目的。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哦!【清风淡影谈历史】


清风淡影谈历史

所谓“杯酒释兵权”,不是说集体解除武人的兵权,也不是有意的要消灭藩镇。藩镇的彻底消除,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罢支郡”以后的事情。太宗年间,节度使只驻“首州”,而藩镇内其他州均收归中央管辖,导致节度使所管辖的只有自己的一个“首州”,这样使节度使的权力大为缩水。宋太祖时期,为何要杯酒释兵权呢?其实是为了防止威望高的、有能力篡位的将领改朝换代,属于防患于未然。站在当时宋太祖立国时期的角度看,没有人知道宋王朝会不会长久,会不会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

宋朝的军权是怎样的呢?随意翻开一本宋史科普书籍,都会被告知,宋朝枢密院调兵,三衙官兵,帅臣统兵。看似兵权被分割为三,但要知道,兵是人,不是物,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北宋立国初期,五代遗风严重,这种看似完美的权力分割,在实际执行中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并不是杯酒释兵权后,宋朝将领的兵权就被完美的剥夺了,相反,一些人依旧手握军权。那么,杯酒释兵权后,兵权给了谁呢?

一.第一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大佬兵权,交给资历浅的将领

自后周世宗柴荣以来,天下精兵尽归禁军,尤其是殿前司的设立,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固宰相赵普认为,禁军为“腹心之患”,而藩镇为“肢体之患”。所以,太祖削兵权就从禁军开始。

建隆二年,解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还有一个当时任殿前司都虞候的赵光义)的禁军兵权。这几位都是禁军大佬,素有威望。尤其是石守信、高怀德,当年威望不下太祖。石守信最早跟随后周太祖郭威,他晋升的脚步一直紧随赵匡胤。周世宗柴荣弥留之际,赵匡胤接替张永德升任殿前督检点,而石守信接替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另外,石守信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紧随李继勋、赵匡胤后第三个建节封节度使的,可以说,石守信就像赵匡胤的影子。高怀德出道甚早,后晋时代就单独领军了。后来出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在军队中资历深、影响力极大。解除兵权后,这几位均被外放为节度使。石守信虽然被保留了“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但是已兵权不在。

从上图可以看到,建隆二年以后,禁军大佬全被解除兵权。殿前司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两个位高权重的职位不再任命。而分侍卫司为马军、步军,分设都指挥使,殿前司只有都指挥使,三衙成立,降低三衙长官的权威。如果熟知宋史的话,建隆二年九月后三衙的四位统帅刘光义、崔彦进、韩重赟、张环后来也活跃在太祖、太宗年间,也是军队大佬。但在当时,这四位属于资历极浅的将领。经此变动后,禁军再无有威望的将领,兵变可能性大大下降。

二.第二次杯酒释兵权,罢免前朝藩镇,交给亲藩

开宝二年(969 年) 十月,罢免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的节度使。这五人都是异代前朝的节度使。赵匡胤本人的亲信节度使,比如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后石守信等人的节度使并未被罢免。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杯酒释兵权跟上一次目的一致,只不过把对象由禁军变成了地方藩镇,消除隐患,换上自己放心的资历浅的“亲藩”。

三.把军权交给着力培养的军事“新人”

“旧人”被解除兵权后,上战场的机会就少了。因为一旦打了胜仗,就又会在军队中树立威信,这是太祖赵匡胤最忌惮的。所以,在五代十国的灭国战争中,太祖着力培养新的可以独自领军的将领,所谓“新人”。这些新人最杰出的是曹彬、潘美。

曹彬为人稳重,很早就出仕,但是在军队中资历不深,在后周时代,多担任监军。在宋太祖时代,开始受到重用,逐渐在军旅中发迹,多次参与对北汉的战争。在王全斌灭后蜀的战争中,担任副手都监。开宝二年,赵匡胤亲征北汉,再次任命曹彬为前军都监。开宝七年,大宋发起灭南唐之役。在灭蜀战争中,以“军纪严明、识大体”而获得了很好名声的曹彬被委以重任,担任主帅,顺利消灭南唐。后来,到了宋太宗时代,曹彬更是成了武臣之首,大宋儒帅,第一良将。

潘美,最早跟随柴荣。高平之战,潘美因为战功迁为西上阁门副使。这里说一句,这个高平之战是很多人的发迹之战。此战中,刚刚登基的周世宗柴荣亲征,打退了北汉、契丹联军,凭此一战,稳固了政权。赵匡胤、石守信凭此一战,成为柴荣手下的得力大将。而潘美,此时还是默默无闻。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潘美受到重用,开始任都监领兵(与培养曹彬的方式类似),协助石守信平定了李重进。后湖南叛乱,潘美平定后升任潭州防御使。开宝三年,潘美担任灭南汉主帅。但是,这时候的潘美,身份才是可怜的团练使。这在北宋开国之后,灭国战争的主帅中,是不多见的。灭了南汉后,潘美才升为节度使,建节。在后来的灭南唐的战争中,潘美为副帅,协助曹彬。在宋太宗时代,潘美和曹彬一样,成为了宋朝大帅。

曹彬和潘美,这两个宋太祖时期培养的军中“新人”,在宋太宗时期成长为了统帅,配享太宗太庙。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之所以将曹彬、潘美称为“新人”,并非因为他们年轻。曹彬生于931年,潘美生于925年,石守信生于928年,王审琦生于925年,高怀德生于926年。可见,这五人之中,潘美年龄是最大的,曹彬也没小几岁。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在宋朝立国之前就已经身居高位,建国后更是禁军宿将,威望日盛。而曹彬、潘美呢?完全在太祖朝才在军中发迹,资历之浅,与那三位不可同日而语。若非杯酒释兵权后,太祖着力培养军中新贵,曹彬、潘美几乎是不可能成长为宋朝的大帅的。其实,这五人的资历威望高低在他们死后的追封中也可看出。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去世,立即就追封为威武郡王、琅琊郡王、渤海郡王。曹彬还好,死后,即被追封为济阳郡王。而潘美去世时,仅被追赠中书令。后来,宋真宗年间,这些功臣旧将再一次被集体追封为“一字王”的时候,落后的潘美才被一步到位,追封为“郑王”。

四.矛盾的宋太祖赵匡胤

其实,宋太祖骨子里是瞧不起“之乎者也、助得其事”的文人的。太祖起于军旅,有着浓厚的“哥们义气”,“义社十兄弟”、慕容延钊、韩令坤、符彦卿等皆太祖兄弟好友。但是,太祖深知五代之弊端,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但又时常表现得极为矛盾。

赵普对于禁军和藩镇的总方针可以归纳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完全按其执行,效果上大打折扣。第一次杯酒释兵权后,好不容易解除了禁军的威胁,宋太祖居然想启用符彦卿总领禁军。符彦卿是谁呢?符彦卿出身武将世家,为后唐名将符存审第四子,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晋、后周、北宋五朝。多次抗击辽国,身经百战。更恐怖的是,这是一个生前就被封王的人物。后汉刘知远时期,就是实力藩镇,封魏国公。后周郭威时期,进封淮阳王,后为天雄军节度使,再进封卫王。符彦卿一家可谓荣耀至极,其有三女,前两女先后嫁给了周世宗柴荣,就是大小符后。三女嫁给了宋太宗赵光义。可以说,比起石守信、高怀德之辈,符彦卿是实实在在的狠角色。就这样的人,太祖居然想把禁军交给他。

赵普当然不同意,百般规劝。宋太祖说:“你为什么这么为难符彦卿?我一向厚待他,他怎么会背叛我呢?”估计赵普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崩溃的,直接怼起了皇帝:“周世宗柴荣对陛下难道不好吗,陛下为什么篡夺了柴氏江山?”太祖语噎,这事不了了之。从中可以看出赵匡胤矛盾的心里。

另外,除了解除异代藩镇外,终太祖一世,藩镇依旧。禁军大佬去了地方当节度使,以及本身的一些亲藩,都依旧有财政权和部分军队指挥权。一些已经被闲置养老的功臣宿将,甚至再次启用,比如王审琦后从征太原,符彦卿平灭荆南。而像王全斌,资历很深的宿将,不仅没被削夺兵权,反被委以灭蜀重任。灭蜀后由于王全斌放任军队抢掠,差点造成蜀中打乱,被降职夺去节度使头衔,闲置,但最后仍旧被封为节度使。又像李继勋,“义社十兄弟”中第一个建节封节度使的,早于宋太祖,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最初的“义社十兄弟”就是以李继勋为首的。这样的名将,太祖信任非常,多次领军攻打北汉。这都显示了宋太祖处理军权藩镇过程中的矛盾心里。

反倒是早年与赵普多有矛盾,实为政敌的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对赵普的“三大政策”执行的较为彻底。但后来,宋真宗赵恒继位后,也启用过一位骨灰级的资深将领,张永德。张永德是后周柴荣时期的殿前都点检。柴荣弥留之际,听信“点检为天子”的留言,罢免张永德,立赵匡胤为都点检。从此张永德多任节度使,实则闲置。没想到,宋真宗咸宁年间,契丹犯境,张永德被再次启用,为东京内外都巡检使。但是,此时的张永德年已老迈,也没有了在后周时期的威望,也许这是宋真宗放心启用他这个“资深宿将”的原因吧。


杜少爷

宋太祖把兵权给谁了?给第三者了,哈哈。那我们来看看这第三者是谁。

宋太祖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而且给人的形象很好。其中之一就是作为开国皇帝他并没有大杀功臣,而是用和平的方法解除功臣对皇权的威胁,“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宋太祖在这一点为后人所称赞。

宋太祖把兵权都收回了,作为皇帝他不能总是领兵打仗吧,那兵权肯定要交给第三者,哪怎样交给第三者,又不怕他们拥兵自重,造反呢?宋太祖做了以下措施:

1、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出掉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因为宋太祖夺权之前就是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而他的好兄弟就担任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等职务,他怕历史重演。

2、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分为三司,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三司将领只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而且对这些将领时常加以调动。

3、三司将领只有统率军队权利,但是没有调兵权,军队调动需要中央机构枢密院的同意。

4、北宋实行“更戍法”,就是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兵”,防止将领与士兵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5、在兵力部署上,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

就这样宋太祖就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但是也造成北宋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


戴你看历史

而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证是,赵匡胤就是拥有无边的军权后,从人家后周七八岁孩子柴宗训手里,把天下“顺”到手的。你能顺别人的天下,就敢保证别人不会顺你的天下?道理很简单。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危险主要来自两拨人,一拨是各自势力强大又有自决权利的节度使,另一拨便是赵匡胤曾经扮演过的角色——手握禁军亲兵统领大权的殿前都点检。

咱们先说殿前都点检。这个名称和职位的首创者,是后周世宗柴荣。亲军、禁卫,历朝历代的皇朝都有,朝廷直属,负责京师守备,宫廷宿卫,当然,最终目的是保卫天子的安全。周世宗觉得以往的禁军不足以确保政权不受侵犯,他下令重新招募和扩大这支特殊部队,进行更加严酷的训练。据说,当时招募的标准是,必须是所谓“强人”,只要是厉害角色,哪怕你从前是啸聚山林的强盗贼子。这部分人经过高强度训练,再优中选优,挑选武艺高强的,到柴荣身边担任殿前侍卫,组成地位高于亲军的殿前军,其首领即名曰“殿前都点检”。这支特殊的武装,装备精良,地位特殊,其统帅权力极其大,陈桥兵变的前一年(957年),赵匡胤担任的正是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这就不难理解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位置,是一个篡夺皇权“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

节度使大家都熟悉,本意是指持朝廷旌节统一调度指挥,事实上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节度使起势于唐末,本来是替天子管理驻守藩镇的,时间长了,发现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自己原来可以说一不二,形同皇帝,帝王梦打这儿做起。藩镇节度使等军阀势力的渐渐崛起,最终导致了整个唐王朝的主弱臣强、枝茂干枯。毫无疑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示赵匡胤,上述两类人,须严加防范。赵普提醒时,赵匡胤开始还有些迟疑,哥们们会掀翻我吗?回到后宫一琢磨,情况确实还不容轻视。尤其是他梳理回忆起自个儿黄袍加身的一个个细节,再也坐不住了。随后便上演了那一出颇具传奇色彩的“杯酒释兵权”桥段。石守信、王彦超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主动积极”地交回兵权,而殿前都点检这一职务,从此名存实亡,不再有人担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