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曹彬,赵匡胤,杨业等武将,为什么还是缺将呢?

忠贞之志


我的答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重文轻武国策影响的。

分析:

1.宋太祖陈桥兵变,仿照郭威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为了防止武将效仿他,一步步缩小武将的权力。

2.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在酒宴上恩威并施,使禁军高级将领交出统领军队的权力,调到外地当节度使。禁军将领主要有:石守信、驸马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在杯酒释兵权中退出指挥系统,巩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

3.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实行更戍法。军队轮流换防,将领不随军调动。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窘境。

4.宋朝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好的兵源都提升到禁军的队列里,其他军队战斗力相比较而言比较低。

5.北宋采用监军制度,使文臣或者太监去监督军队的行动。可是文臣又不懂行军打仗,造成了武将的积极性不高,战斗力低下。

6.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给禁军将领当节度使的机会,赐给良田美宅,对禁军将领赐婚或者给禁军将领的子女赐婚。使武将集团疯狂享乐、敛财,逐渐腐化堕落,培育不出优秀的后代和将领。

综合我的上述分析,北宋确实是缺将的,缺少总体国防战略布局,缺少长远的思考,只顾限制武将权力而不能善于利用,是北宋缺将的原因!





卢旭630995935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压制武将,这样的大环境自然无法培育出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

一、重文轻武使得武将没有建功立业的舞台

北宋的存在状况并不好,北方契丹和西夏一直都是严重的威胁,这样的环境本该是武将上演传奇的绝好空间,但是北宋的重文轻武国策,生生地掐断了武将展示才华的机会。

除了建国初期的曹彬、潘美等名将外,整个北宋中后期,名将寥寥无几,好不容易出现的狄青、王德用后来也备受压制,狄青最终因猜疑郁郁而终。

宋太祖

重文轻武是北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必然结果,在文人士大夫和武将之间,皇帝最终选择的是士大夫,而武将成为牺牲品。

二、重文轻武并非是不变的,形势严重之际,武将终究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说这样的话,其实有些悲哀。南宋初年,面临金人的军事压力,宋高宗不得不依靠武将,对武将给了极高的待遇。南宋末年,蒙古入侵,这时期依旧只能靠武将来支撑危局,构筑抗击蒙元的防线。

但是这样的变化,是基于军事压力严重,而且即便如此,朝廷中的文官对前线武将还是时不时的打击迫害,让很多武将含冤而死,甚至怒而降敌。

“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这是宋代一句谚语,它深刻揭示了武人没有尊严、地位的现状,这样的环境自然让很多人以做军人为耻。


微史春秋


我认为之所以说北宋缺将,缺少的不是武将本身,而是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抑制了武将的权力,很难发挥出武将本身的作用。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后世评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是因为宋朝在与北方诸朝的战争中往往败绩,纳岁币岁银,所以宋朝也是被历代诟病为“弱宋”,更是引申出了“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观点。

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和较为和平的历史格局。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后周大将,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柴氏江山,他必定不会重蹈覆辙,所以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领军大将对自己的威胁和造反的可能。同时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

因此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战斗力,导致在与辽夏金三朝的战争中总以失利告终,败军之人岂可言名将?加之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维护和平局面长达一百多年,边境地区偶尔会有小摩擦,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怎么可能名将辈出呢?至于北宋灭亡之时,为什么没有名将站出来,那是因为北宋灭亡得太快,金人一战围汴京,二战破汴京,转瞬之间,二帝被虏,北宋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