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下场如何?

木沐_Y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到后周都城开封,接受了小皇帝柴宗训的禅让,建立了宋王朝。《水浒传》中提到柴氏后人“小旋风柴进”家里供奉着宋太祖御赐的“丹书铁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免死金牌”)”,那么这件事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柴氏后人在宋朝过得怎么样呢?

首先,民间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 “勒石三戒”的故事,宋朝叶梦得在他的《避暑漫抄》中说赵匡胤开国之后曾经命人秘密地篆刻了一块碑文藏在太庙中,但是其内容只允许后世皇帝拜读。直到“靖康之变”北宋亡国之时,这块碑文才得以公开面世,据说其内容为:其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其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其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所以,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赵匡胤赐柴家丹书铁券的记载,但他可能真的给后世皇帝立下了善待柴家的规矩。

那么柴荣的子孙在宋朝过得怎么样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柴荣的儿子:柴荣一生共有七个儿子,前三子都被后汉皇帝刘承佑所杀,周恭帝柴宗训是他的第四子,另外三个儿子分别为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

周恭帝柴宗训禅位之后被赵匡胤封为郑王,在他的封地之内,后周的正朔、服色等象征国家政权的制度都被允许沿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也就是赵匡胤称帝两年多之后,柴宗训及其亲属被重新安置到房州(现在的湖北省房县)。此后数年之间柴宗训的名字没有再次出现在史书中,直到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三月,房州报告柴宗训病逝,当时他年仅二十岁。

再来看柴荣的另外几个儿子:《新五代史·周家人传》记载,乾德二年(公元961年)“柴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但是宋朝有两份文人笔记中记载了柴熙让与柴熙诲的结局,两个故事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暂举北宋王巩的《随手杂录》一例:

《随手杂录》记载,在赵匡胤刚刚入住后周皇宫之时,看见了宫女抱着周世宗的孩子,于是问左右官员应该怎么处置。赵普冷冷地说了两个字:“去之”,而潘美则低头不语,赵匡胤追问他,他始终没有回答,赵匡胤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此时潘美才发言:“臣与陛下都曾经侍奉周世宗,我要是劝陛下杀此幼子,便是有负于世宗;若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然怀疑我不忠。”于是赵匡胤说:“周世宗的儿子认你为父不太合适,你就认他们为侄子吧!”于是潘美便将这两个婴儿带回家,“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周恭帝柴宗训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柴永崎被封为郑国公,但是柴荣嫡系只传了这两代就断了。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宋仁宗又下令在柴氏后人中挑选年岁最长的一人封为崇义公,此后,崇义公的爵位一直在柴氏家族延续下来。甚至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之后依然找到柴氏后人柴叔夏,让他继续袭封崇义公,《宋史》中最后一次册封柴氏后人的记录出现在宋理宗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此后不到三十年,南宋灭亡。所以,北宋到南宋三百年间宋朝皇帝一直在关怀柴氏,也算是宋朝有情有义了。


国史通论


周世宗柴荣一生有七个儿子,但有三个在柴荣登基之前就被杀害了。

柴荣的姑母柴氏本是后唐庄宗的妃子,庄宗驾崩后,柴氏离开了唐宫,在归家路途上一眼相中了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兵的后周太祖郭威。而因为柴皇后没有子嗣,郭威便收了柴荣为义子。

柴荣只是一养子,本没有机会当上皇帝,但郭威的几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所杀,一起被杀的还有柴荣的三个儿子。郭威没了亲子,柴荣就成了继承皇位的唯一人选。


待柴荣驾崩,柴荣第四子柴宗训继位,继位时只有七岁,因年纪太小,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于主少国疑,大臣未附,赵匡胤等人才有了夺权的可能。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北方传来消息:契丹和北汉联兵一处入侵后周,后周朝臣们不待查验消息真伪,正月初二就仓促派赵匡胤带领禁军北上,等赵匡胤杀回京城,这些后周大臣们才大呼上当了。

柴荣的第五子柴熙让在赵匡胤兵变后就失去了踪影,据说是害怕赵匡胤的追杀隐姓埋名了。


而在后周的内宫中,赵匡胤发现了柴荣两个庶子:纪王柴熙谨和蕲王柴熙诲。赵匡胤问左右该如何处置,左右将领大都喊道要斩草除根,只有卢琰和潘美没有开口,赵匡胤便问他们的想法。

卢琰说道:上古尧舜禅让尚且没有废朱均,如今却容不下先帝的后人吗?潘美也跪下说道:“我与陛下都受到先皇隆恩,若我劝陛下杀了他们则对不起先皇,若劝陛下放了他们,则对不起您。”赵匡胤就命卢琰抱走蕲王,潘美抱走了纪王。

纪王后来被潘美收为养子,改名潘惟吉,蕲王也被卢琰收为养子,并改名卢璇,卢琰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使他成了养子又是女婿。

至于幼帝柴宗训,被赵匡胤降为郑王,特赐丹书铁券(古代的免死金牌)。但柴宗训20岁时就病逝了,赵匡胤上谥号“恭皇帝”,以皇帝的礼仪下葬。史书记载赵匡胤“闻之震恸,发哀成服于便殿,百僚进名奉慰,寻遣中使监护其丧。”

赵匡胤还留下了赵宋祖训,其中一条就是: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井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或许正是因为赵匡胤自知有愧于柴荣,所以才立下了这条祖训。而纵观两宋三百多年,柴氏子孙地位一直十分超然,赵宋皇帝们基本都遵循了这条祖训。


历史就在那里


哈哈,我对这个问题很有回答的兴趣,因为网上一直在传宋太祖开国后留下了三条碑誓,其中一条是:善待周世宗子嗣,柴氏纵有罪不得加型,当成大宋慈悲的证据。现在我们就来剥开赵大伪善的面纱。

事实上,称呼周世宗为柴荣就是赵宋的阴谋,要是世宗泉下有知,可能棺材板都压不住要起来掐死生前无比信任的赵大,再气死一回不可。

我们都知道,后周开国皇帝是郭威,世宗能够继承帝位是因为他是郭威的养子,是郭家人。而在郭威的血亲直系后代被后汉刘承佑全部杀了以后,郭荣就成为了郭威法理上的唯一继承人。但,这里他能继位的前提是他姓郭,是郭氏认可的郭家后裔。所以终世宗一朝,郭荣从来没有叫过柴荣 他待自己生理学上的父辈也是以元舅之礼,换句话说柴家不是皇族,只是因为郭威的皇后,郭荣的血缘上的姑姑姓柴,所以柴家人有外戚身份。

其实,郭荣在血缘上是有其他兄弟的,如果柴家人是皇族身份 那么郭荣早死,在五代乱世可能就不会立自己的幼子继位从而给了赵大机会。他完全可以让自己成年的兄弟继位,至少保住权利不被外姓夺走。

就因为在法律关系是他的姓柴的家人只能是外戚身份,而郭威的其他后人已经全部被杀,所以他死之后只能硬着头皮传位给自己儿子,法理上的皇族郭家的后人郭宗训。

赵大建国以后,为了抹影射郭荣不是正统继承人把郭荣改叫柴荣。周恭帝郭(柴)宗训后来被封为“郑王”,十三年后,已经被迫改叫柴宗训的郑王蹊跷病死,没有后代。之后赵匡胤为其穿孝发哀,谥曰“恭皇帝”~(猫哭耗子)除了柴宗训外,柴荣的另外几个儿子都莫名其妙的死去或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宗皇室郭荣之一脉彻底断了。一直到了嘉佑四年(公元1059),宋仁宗下令找来柴氏族谱(周到后族,非皇族。),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

历史从来都是相似的,几百年后的康熙年间,康熙心心念念的要给朱明皇室找一个后人维持祭祀,结果真的朱三太子隐姓埋名七老八十了还被千古一帝夷灭全家,然后在不知道哪里随便找到一个姓朱的宣布他就是朱明后裔。

古来帝皇心术,不得不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丁强888


从历史耒看,帝皇心术人人皆知,他们是一个师付教出耒的乖徒弟。所以他们都心有灵犀一点通,连同打天下称兄道弟的人也不放过,前朝皇族你说会放心吗?肯定"妥然按排"了。

我个人认为路人皆知的司马昭是很好的心也是很好的行,把刘禅阿斗哥封为安乐公,善待其终。

司马对曹氏也不过是以夷治夷而已。


萧湘居士__


谢谢,

这个问题很好,自李世民杀兄弑弟,娶嫂逼父改造历史以来,各代国君都有美化自己的描写。

赵大也不例外。虽说没有直接杀害其子,但也是逼迫而死。谁也不是白手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