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一、不容忽視的歷史

南京,這座擁有八百多萬人口的現代化都市,在120萬年前就有古人在活動。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天的南京六合設置棠邑,拉開了建城的序幕。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在今天中華門外的長幹裡築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從此而來。

三國時,吳國孫權改名建業,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六朝古都”的名稱由此而來。現在如果你去六朝博物館,還能見到到時城市和人們生活的遺蹟呢。

一座具有鬱蔥氣息和悲愴味道的城市,去過的每一個人都不敢忽略她的存在。明朝時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利瑪竇在寫給一位友人中這樣說道:

南京意思是“南方的都城”。中國人一位它是世界上最美最大的城市,我本人也相信如此,至少在遠東它是最大最美的。

當他去拜訪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後人徐弘基的府邸瞻園(最開始是朱元璋的住所,後來賜給了徐達)時,他簡直驚呆了:

這是全城最華麗的花園。一座色彩斑斕未經雕琢的大理石假山,假山裡面開鑿了一座奇異的山洞,內有接待室、大廳、臺階、魚池、樹木和許多別的勝景。

利瑪竇於1599年2月6日在南京定居,之後結識了思想家李贄、科學家徐光啟等人。當然,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在今天南京的尚書巷建立了一座天主教堂。他在石鼓路居住的寓所改造成宗教活動的場所,不過後來被拆除。清朝時(1870年)法國傳教士又在石鼓路建成了天主教堂。現在去,還能一睹其風采。

在南京生活,怎能少得了元宵節去看燈。利瑪竇也不例外,他定居下來後,除了結識當時的名士,建立天主教堂外,也對當時人們的生活充滿了好奇,比如他這樣感嘆元宵節上的燈火:“一個月的工夫耗費的硝石、火藥,比歐洲連續作戰兩三年還要多。”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利瑪竇和徐光啟


二、爬山的樂趣

這座城市一直在發展,不過因為到了明朝時才會如此繁華。來到這座令世人側目的南京已經8年了。來南京是因為上學,但是因為愛上這座城是因為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的人。8年裡,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蹟、大山河流基本上都去過了,可是很奇怪,除了照片,居然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受老舍《可愛的成都》的啟發,我想對自己生活了這麼久的城市也說幾句話。南京對於我,是非常有味兒的。

我是從山裡來的人,而南京的山也是很多的,這就讓我能有很多爬山的機會。隔著長江,北有老山、龍王山、靈巖山,南有紫金山、棲霞山、牛首山,更不用說市中心地帶的清涼山、獅子山等公園式的小山了。爬山的興致是我小時候形成的。因為住在山上,每天上學下山,放學爬山,這一上一下讓我對山有了很多感情。很難想象一座城市要是沒有山,我會喜歡上它。

爬山總有很多樂趣,不是走走停停就完事了,也不是上上下下做著機械式的運動。爬山是為了尋找到讓你心動和驚喜之物,比如在冬日的老山裡,就會遇到酸酸甜甜的樹莓和香氣撲鼻的小野蔥,無論是站立在樹莓叢裡一邊摘一邊皺著眉頭吃,還是把小野蔥帶回家,放在要出鍋的土豆片裡,味兒都是足足的。

夏日的山裡就更不用說她的好了。外面火爐一般,山裡卻有大塊大塊的陰涼讓你爽。你儘可以在這裡呼呼大睡,哪管春夏秋冬。當然,秋日的山裡會讓你滿眼都是風景,就像棲霞山上的楓葉一樣,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覺魅力無限。

春天裡,山裡到處是生命萌動的氣息。各種樹芽兒爭先恐後地站立枝頭,似乎在等待一場春雨來臨。如果你有幸在山裡找到一株老茶,且有心自己做一點手工茶的話,不妨採幾十個芽兒回去試一試。不貪多,不貪杯,只是為著這春天的、自然的味道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帶著孩子一起爬山,冬日裡山裡的積雪和野果,秋日裡山裡的落葉和野菜,夏日裡山裡的蟬鳴和微風,春日裡山裡的樹芽和鳥叫,他們都會用一雙好奇的眼睛去打量,去細察,用一雙充滿活力的手去碰,去摸。他們上躥下跳,爬樹,攀巖,撿落葉,吃野味,忙得不亦樂乎。一旁的大人也跟著動起來,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倘若知道某座山還有美麗的詩句去形容,有某些石刻和古蹟留在其中,那就更增添了對山的韻味和神秘。作為公元30年就開始有學校的古都,這裡似乎不缺文化。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對紫金山有這樣的印象:“紫金山下水長流,嘗記當年此共遊。今夜南風吹客夢,清淮明月照孤舟。”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曾在牛首山伏擊金兵。站在這裡,古人刀槍鐵馬的聲音似乎也響了起來。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山裡的野蔥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山裡的樹莓


三、入城的味道

紫金山至今仍然鬱鬱蔥蔥,山下的河流仍在,只不過河流中少了那一葉寂寞的孤舟。從山上下來,就需要到城裡走走了。因為這山下就是依勢而建的城牆,偌大一個城市,無論多麼有歷史氣息,如果我們不能走進去,就沒辦法讓這個城市活起來。從古至今,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們讓一座城變得有生命力。

如果想了解這座城在明朝時到底有多大,不妨順著城牆走走。可以走到城牆上,也可以沿著牆根走。走過一堵堵刻滿印痕的牆時,尤其是那些清晰的字跡和標識會讓你思緒萬千,心裡會情不自禁地冒出很多問題,很多感慨。

當時明朝修建時為了體現皇權浩蕩,設計了四重城: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動用了20幾萬人力來拖拉搬運,用了約3.5億塊磚,耗時27年。這樣的天文數字在那個時候一定可以用“驚世駭俗”來形容的。

當時人們怎麼能壘得這麼結實呢?很多地方哪怕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炮火的攻擊,也仍然屹立不倒。曾經的那些發炮的侵略者早已變成灰了吧。還有些地方經過歲月的洗禮和縫合,磚與磚之間的縫隙早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面如石板一樣的牆。望著這樣的牆,“逝者如斯夫”,由內而發。

從城牆上鳥瞰全城,你會發現牆裡的面積並不大。玄武、武定、清涼、太平等門也鑲嵌在城牆裡,也鑲嵌著那時的人們對社會、對生活的情感。當你穿過這些帶著厚厚歷史氣息的門時,你會情不自禁深呼吸,因為它們還帶著一種莊嚴和肅穆,帶著一種令你沒法忽略的曾經的存在。

城裡,亭臺石橋,大街小巷,八里七路,都讓人目不暇接。桃葉渡、鳳凰臺、獅子橋、回龍橋、鹽倉橋、小粉橋、成賢街、板倉街、丹鳳街、湧泉街、三省裡、如意裡、建康路、秣陵路等。不是生活氣息十足,就是歷史風韻味兒湧來,你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一下這裡的一切。然後就是要迫不及待地去這些地方打卡。比如山陰路和熱河路,因為李志的歌曲《山陰路的夏天》《熱河路》而聞名。頤和路上大大小小的民國建築令你浮想聯翩,雖然只能在牆外望望。

最好玩、最有趣的是巷子名。如果孩子問起,正好你又知道這些巷子的故事,那真是有說不完的話啊。即使一個人去這些地方,默默地感受一下,相信你的心裡也會被填得滿滿的。烏衣巷、羊皮巷、箍桶巷、胭脂巷、文思巷、淵聲巷、砂珠巷、琵琶巷、飲馬巷、沈舉人巷、青雲巷、石婆婆巷、大油坊等等,一個個巷子畫面感十足。劉禹錫一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成為了一個響噹噹的地標,現代人到夫子廟後必去看幾眼。儘管那裡只有一口被鐵絲網牢牢封起來的枯井,但是看到摸到井之後都覺得值了。

當然,說起南京,走遍了南京,怎麼能少了南京的吃呢。可是對吃的我又沒那麼多感受,只是填飽肚子就感覺滿足了。比如一碗飄著綠色香菜的鴨血粉絲湯,吃著看著都是爽的。還比如一碗放了不少脆山藥的美齡粥,望著淡淡的,吃著香香的,回頭你還會繼續吃。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南京的城牆

科學家徐光啟、旅行家利瑪竇生活過的這座城,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山陰路

南京的印象,準確地說,南京的味兒真的很多,現在感覺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是說多了恐怕又說不上來。就暫且打住吧。以後有機會,我想聊聊“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河、浦口的老火車站是否還有《背影》的遺韻、擁有“天下文樞”的學校、3000多年前就開始鍊鐵的礦山公園、還有那可以追溯華夏文明的湯山猿人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