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墓前的沉思

徐光啟墓在上海西南角徐家彙的光啟公園(原為南丹公園)內。墓前立有神情專注的徐公花崗岩雕像,墓的東側環以長長的碑廊,留有徐公的畫像、手跡及傳記石刻十二塊。給後世留下一代名著《農政全書》的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年——1633年),是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其畢生潛心從事天文、曆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等的開發和研究。其死後葬於上海法華涇和肇嘉浜兩條小河的匯合處,以後徐家子孫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徐家彙地名由此而來。如今的徐家彙已成了聞名中外的人氣鼎盛的商業旺角,這一鉅變定是博學多才的徐公當年所始料不及的。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徐光啟墓最為獨特之處,就在於他墓前的巨大十字架,雖然徐光啟是西學東漸的代表人物,但是在明代其墓葬前樹立這樣的十字架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明代對於墓葬的形制有著非常嚴苛的規則,徐光啟生前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其墓葬的等級規格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只不過當時已明末,國家財力有限,故其後人在營建墓地時候有所節制。即便如是,以目前墓葬的形制來看,也與《大明會典》中關於職員墳塋“一品……石人二、石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望柱二”的規定基本吻合。

事實上,徐光啟墓前這個十字架是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建立的。當時上海天主教會為紀念徐光啟受洗300週年,重修了已經損壞的墓前牌坊,並在墓道中加建白色大理石十字架一座。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復建徐光啟墓時,則主要是根據世紀初的老照片來複建的,故而目前我們看到的徐光啟墓,就成為了國內極為罕見的中西合璧的墓葬。

2008年我第一次來徐光啟墓時,就對光啟墓前的那座石坊印象頗為深刻,雖然不似徽州牌坊般繁蕪華麗,但是這座石坊也是精雕細琢,甚為耐看。這座石坊是依據1903年復建石坊而建設,為一四柱三門沖天牌坊,正中額為“文武元勳”,下題“明故光祿大夫太子太保贈少保加贈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文定公墓闕”,右額為“熙朝元輔”,左額為“王佐儒宗”。石坊柱上鐫有聯:“治歷明農百世師經天緯地、出將入相一個臣奮武揆文”。形象地概括了徐光啟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和豐富的學術成就。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光啟墓前的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