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徐鎮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樓......已消失的徐家彙老地標

徐鎮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樓......已消失的徐家彙老地標

“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本文約 4800

預計閱讀需要 12 分鐘

說起徐家彙,現在人們一般都知道有徐光啟墓(俗稱國老墳山)、徐家彙天主堂、聖母院、土山灣畫院、徐家彙藏書樓、徐匯公(中)學、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諸源,可是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其中有些經過整舊如舊依然還保存著,有的卻已被部分刪減或大面積縮小,有的則乾脆消失了。

徐家彙這些業已消失的組成部分,就包括本文將敘述的徐鎮路老街、曾在徐家彙鬧市區出現過的“江北大世界”和法國殖民者在這裡建造的一座“洋炮樓”。

//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上世紀80年代徐家彙

徐鎮路老街

徐鎮路老街一帶在明朝中期尚是一片荒蕪,人煙稀少。後來徐光啟的高祖徐廣文攜家遷居上海,至徐光啟的孫輩,徐氏宗族開枝散葉,繁洐於上海及附近各縣。徐光啟的第四孫徐爾默為上海縣生員,終身未仕,從事農政,曾創建“徐家灣農莊別業”。

由於徐光啟是名門望族且子孫躬耕勤業的緣故,這裡就漸漸形成了以徐家為主的村落,起初叫徐家厙(shè),後來人口興旺、商販聚集,慢慢成了集鎮,19世紀上半葉改稱徐鎮。又因為這裡原先是蒲匯塘、肇嘉浜和李縱涇三條河流的匯合處,因此人們又將此地稱為徐家彙。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徐光啟墓位於今徐家彙光啟公園內

圖為光啟公園旁的徐光啟紀念館

約在清朝咸豐年間(1851至1861年),徐鎮地塊上的南官路東生橋建成,四面八方的商賈聚集,貿易蒸蒸日上。有些商人為了賺錢,在路兩旁開設了米行、鐵鋪和一些吃食店,為近郊農民、各地生意人趕集、設攤、休息提供便利,由此集市發展了,那些在此定居的商販就成了這裡的正式居民。到了清末民初,集市買賣日漸熱鬧,在其北面一條長約30多米,寬間距四五米,由兩排草屋和平房組成的狹弄裡,也都擺開了菜擔和肉攤。

徐光啟生前與歐洲教會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關係密切。清中葉,天主教會在徐家彙建造了聖母院,並很快將影響擴展到整個徐家彙地區。上世紀20年代初,聖母院毀於一場大火,於是教會又大興土木,修建了現在的這所天主教堂,並利用多餘的建築材料,在教會勢力範圍內的徐鎮路(即前稱的南官路)北面,就是原來兩排草屋、平房的地塊上,改建成長約40米的兩層樓房。樓房上面住人,下面開店,並且在各戶門前留出一塊七八平方米的凹形空地,給菜農設攤。這裡取了新名叫菜市街,又稱“新街”。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徐家彙天主教堂老照片

如此一來,徐鎮路菜市街景象可謂一日三新、聲譽日隆,四方商人紛紛來此開店設攤。除了生活必需的米行、飯店、布莊外,還有鐘錶店、水果店、中西藥房等等。繁華的市面上,僅酒家就有德泰、正大、通惠等5家。而為了滿足商人們居住的需要,菜市街北邊又拓建了兩排兩層樓的石庫門房屋。拓展後的菜市街南北兩端長約80米、中間呈S形。由於新建了這條街,最早的徐鎮路集市街就被稱為老街了,這就是徐鎮路老街名稱的由來。

老街風情

當時老街東首的街道兩邊,幾家大商戶氣派不凡,北邊是“楊寶康煙紙雜貨店”“德昌順南貨號”,南邊則有“劉鴻盛肉莊”和一家二樓有兩百平方米的茶館(徐家彙最大的茶館)。抗日名將謝晉元的岳父開設的米號也在老街上。新街、老街上那些小商小販緊挨著這些“大戶”,市面竟也活躍熱鬧起來,真可謂:大店為小店張目,小店為大店增色。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

青色為徐鎮路,紅色為菜市街。

下文的“洋炮樓”位於綠色圓圈附近

(上海市檔案館藏)

這裡一日三市,市市爆滿。每天清晨,天還沒亮,近郊的菜農和市區的商販就肩擔手挑著貨物從各處趕來,設攤的設攤、批發的批發,加之手挎竹籃趕早市的家庭主婦們,人聲喧譁,嘈雜不休;待到天亮,徐鎮路和菜市街上的各家各戶都卸下門板、打開大門,做好日市開張的準備了。

此刻大小茶館裡人頭濟濟、茶客盈門,正是各處商販洽談生意、包飯請客的大好時機,也是孩子們嬉耍遊玩的大好時光。拉洋片、玩雜耍、賣小玩具的也紛紛前來“軋鬧猛”,有時幾個推著小車磨剪刀的羅宋人(舊白俄)也會瞅空閒來吆喝那麼幾聲。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徐鎮路,

照片上的同興菜館是當時頗有名的飯店

日落後,油燈初上之際,夜市又開場了。一天中雖推早市為老街正宗,但若論熱鬧,夜市卻更勝一籌。這時各家酒店飯鋪紛紛點起汽燈,有的還有專人在外接客;早市菜攤的所在地早已被各種熟食、滷味和零星小吃攤所佔滿,一盞盞油燈下是一盆盆誘人的風味小食。

人們僅花幾個銅板,就能在攤上選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菜餚,再喝上幾口;也可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豆腐牛肉粉絲湯,再嚼幾口香脆酥甜的鬆餅。當時的攤販中,就出了諸如羊肉阿毛、粢飯福生等小有名氣的小吃。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想起菜市街上還有一樣堪稱昔日滬上佳餚的小吃不可遺漏,這裡不妨贅言幾句,也算是“望梅止渴”吧。每年的四月天前後,就到了田間蠶豆上市時節。舊時上海人稱蠶豆叫“青圓豆”或“圓豆節”。除了顏色,大概此豆形狀遠看多少有點像青竹竿上一段段的竹節吧。蠶豆吃法多種多樣,然而最使人回味的就是老上海們嘖嘖讚譽的“酥圓豆”了。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徐家彙華山路、衡山路交會處繁鬧的街市,

攝於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

筆者早年生活在菜市街弄堂南段,此段不足50米長,但市面頗繁華,十幾家街坊店鋪相鄰,這裡可以品嚐到最具上海本地風味的酥圓豆。與現在的熟食工坊不同,這種酥圓豆出自酒店小老闆之手。他們家家精於製作,從選豆、剝豆、浸豆、入鍋動火到調味,最後上桌都頗有一番講究。

選豆得選新鮮、飽滿;剝殼要剝去每粒豆上帶黑色凹槽的頭蓋;然後浸入水桶發芽,等到嫰芽抽出,即可“入鍋動火”了。但這道工序也不容易,舊時百姓家沒有煤氣灶,是燒煤球爐的,酥圓豆只好靠灶頭功夫。燒灶頭的燃料是稻柴、木柴、豆萁柴,起火、旺火、悶火都得留神,不能把豆燒乾燒焦。經過調料配味,待豆不幹不溼、半粉半泥、肉質酥糯時,撒上蔥花撩起。上桌前再加點五香粉,便是一碟價廉物美的“滲酒菜”(即下酒菜)了。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民樂大師衛仲樂,素有“琵琶大王”之美譽。

圖為其早年的照片

除了小吃,人們還能衣衫整齊地邀上三五好友到此地的酒館、飯店,點上幾個本幫大菜,喝個痛快、一醉方休。一時間,四方遊客紛至沓來,老街的夜晚笙歌曼曲,格外有趣。這些茶館、酒樓上除了有專職評彈、曲藝演員表演外,顧客們還能自己隨興獻藝,頗有現在卡拉OK的味道。當年上海的民樂大師衛仲樂先生及其愛好者也曾多次光臨此地,大家共同演奏、切磋技藝。

老街附近的居民大多待人熱情隨和,尤其深諳仗義疏財之道。每逢過年過節,老街、新街上更是喜氣洋洋,不管是開店老闆,還是擺攤小販,出門招呼一聲是常事。有時還要端碗相敬,你來我往,這和睦相鄰的景象更增進了徐家彙老街的興盛繁榮。

這樣的景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此後徐鎮路老街逐漸演化為居民生活區,徐鎮路也成了溝通徐家彙華山路到宜山路的繁忙交通要道。隨著徐家彙改造規劃建設的實施,徐鎮路被正式更名虹橋路,徐鎮路老街走進了歷史。

江北大世界

民國時期,政局動盪、戰亂迭起,老百姓為躲避戰亂,只好背井離鄉、流亡保命。上世紀20年代起,徐家彙漕溪北路(舊稱“蒲東路”)至土山灣裕德路東側一帶約2萬平方米的空閒場地上,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戰亂難民。

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養家餬口,做起了小買賣:擺小吃攤,賣小百貨用品,設小人書攤……還有的則以自己擅長的拿手絕活謀生:唱戲曲,變魔術,演雜耍……這片寬闊的空地上一時熱鬧了起來。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

綠色的道路標註為“漕溪北路(蒲東路)”。

圖上可見附近有大量的空地

(上海市檔案館藏)

當時上海生意人黃楚九在西藏路、延安路口開設了“大世界”遊樂場,一時間生意興隆。這些“做生意”的難民雖然組織鬆散,沒有西藏路“大世界”那樣正統風光,但活動卻頗有規律,三天兩頭總要在此現身。他們大多來自蘇北,所以徐家彙一帶的本地人就將此地稱為“江北大世界”。

在這裡遊玩最大的好處就是既能盡興取樂,又非常經濟實惠。只要一角錢,看戲、看書、看雜耍;吃餅、吃糕、吃瓜子,真是應有盡有。由草臺班子搭建的帳篷裡演京劇、滬劇、淮劇的各劇種真有模有樣、腔調不賴,只是演戲服裝陳舊了一點,場子佈景簡陋了一點,可“本事”不比正宗角兒差多少。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舊時上海馬路上的油豆腐細粉擔,

想必當年的“江北大世界”應有很多這樣的小吃攤

(上海市檔案館藏)

筆者至今還記得建國初的某年初夏,從山東來了位劉姓壯漢,他熟諳飛車走壁技藝,在靠近蒲東路橋腳側擺開場子,用厚木板搭起了一個圓錐形的大桶作為內“壁”,壁高十幾米,壯漢駕駛著摩托車在“壁”上飛行自如,既驚險、又刺激,令人大開眼界。表演約15分鐘,每次都能贏得觀眾熱烈的喝彩和掌聲。

洋炮樓

關於徐家彙的記憶,還有一座“洋炮樓”不得不提。一百多年前的徐家彙曾是法國殖民當局的管轄之地,他們把持的天主教會勢力如同他們的租界領地一樣日益擴大。上世紀20年代,法租界與民國政府取得共識:允許法國巡捕房在徐家彙“教堂區”內派巡捕巡邏搜查,維持治安。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期間萬國商團出動的裝甲車

(上海市檔案館藏)

此時上海正爆發三次工人武裝起義,面對工人們“打倒列強、打倒列強……”的吼聲,法國殖民當局心驚肉跳,匆忙指揮海軍陸戰隊針鋒相對地在徐家彙天主教大教堂前挖掘壕溝、設置工事、如臨大敵。教會方面還自己組織了“徐家彙天主堂保衛團”,全副武裝,武器彈藥由租界的“萬國商團”供給。在此背景下,徐家彙這座“洋炮樓”也應運而生,這是上海地區罕見的由殖民當局親自督造的軍事設施。

“洋炮樓”坐落在肇嘉浜西首與蒲匯塘接合處的蒲東路橋東北側河岸上,形同“洋派”橋頭堡式樣,它與東面貝當路(今衡山路)駐紮的法軍構成犄角之勢,互為呼應。炮樓經過半年左右緊張施工,於1925年夏竣工。佔地五六十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兩層,高約七米。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徐家彙“洋炮樓”老照片

乍看外表,這個炮樓還修得頗具藝術性:外牆用水泥質地的花紋疙瘩有規則地點綴著,正門門框用的是花崗岩質地的大石板,類似石庫門民居樣式。炮樓西側上端刻有“1925年建造”的字樣。它比一般的碉堡至少大2倍。四周不僅有槍眼,還有小型炮眼。爬上二樓,只見平臺沒有頂,邊沿有一圈半人多高的護壁。炮樓東側地面上還有一條高2米、寬2米、長10米的隧道狀通道,便於人員進出、運送給養彈藥,真是易守難攻。

“洋炮樓”竣工後,由教會勢力控制的天主教堂、徐匯公(中)學、聖母院等地盤就都在它的“保護”之下了。炮樓上經常升起法國國旗,炫耀著法蘭西的“威嚴”。抗日戰爭爆發後,租界當局為免遭日寇狂轟濫炸,作為“領地”標誌,法國國旗更是天天飄揚在炮樓上空。並以此為重要據點,向北在華山路中間,向南至土山灣設置起路障、拉起鐵絲網,防止中國難民湧入。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上世紀50年代初的徐家彙,

圖中左下角箭頭處的“洋炮樓”已被圈入綠化中

1949年後的數年間,這個炮樓成了該地段交通民警休息、執勤的場所。後來通過環境綠化工程,炮樓被圈進橢圓形的綠化帶裡,當地人稱“鴨蛋花園”。這樣又延續了大約40年。上世紀80年代後期,舊區改造熱潮興起,加上地鐵建設需要,這座年近古稀的“洋炮樓”終於在1990年代前期被拆除。

徐镇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楼......已消失的徐家汇老地标

現位於徐家彙公園內的小紅樓,

原為百代唱片公司的錄影棚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天平路至宛平路間的徐家彙公園裡留有一幢已有八九十年曆史的小紅樓,這裡曾是上海第一座錄音棚,義勇軍進行曲於1935年在這裡誕生。歌詞最後有一重句:“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對於“敵人的炮火”遠的不說,就是近在眼前,離小紅樓西邊一百米左右就聳立著這座殖民者修築的炮樓,不知田漢在填詞創作時,是否也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排版:王冰倩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樑,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