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殘酷的科舉制度,洞察明清時代的社會流動

讀書|揭秘殘酷的科舉制度,洞察明清時代的社會流動


轉自:喜馬講書

書名:《明清社會史論》

豆評:9.4


讀書|揭秘殘酷的科舉制度,洞察明清時代的社會流動

古代社會的社會階層:結構非常扁平,籠統得說,社會只分為兩類人,能做官的士,和做不了官的民。所以古人想要逆襲,就只能去當官。做不了官,或者拿不到做官的身份,就不能算身份有所躍升。

案例: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當時,也不是靠他的科學成就來提升社會地位的。徐光啟在數學、農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興趣,源於他父親的影響,可是這些興趣,對徐家維持社會地位沒有起到任何幫助。

徐光啟出生時,徐家已經家道中落,年輕時又因家中被搶劫,淪為貧困人口,所以徐光啟的前半生,都是靠邊種地邊教書維持清貧的生活。直到42歲那年考上進士,被選入翰林院任職,他才真正走入上流社會,進而依靠上流社會的身份,將他的科學興趣兌了現,名留青史。

一、科舉的誕生和演變

1、科舉出現的思想背景

周王朝衰落,貴族世襲制瓦解:貴族後代可以世襲罔替,面對封建制度解體的危機,以儒家、法家和墨家為代表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從維護社會長久穩定的理想出發,都主張打破以血統論高下的僵化體制,提出以才能為新的標準為統治階級選拔成員。

儒家理念的勝出:

(1)四民社會

儒家強化了人的社會地位應該由才能決定的觀念,提出的“勞心”比“勞力”優越的主張,從理論上解釋了為何在“四民社會”的構想中,士人超越農、工、商,被排在首位,因為它是四個階層中唯一一個勞心的階層。

(2)有教無類

只有儒家貢獻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張,孔子認為許多有天賦的平民,由於沒有機會受教育,而喪失了成為人才的可能,這對於統治階級選拔最優秀的人才是不利的,因此他向所有人敞開了受教育,進入社會流動的機會。孟子又將這個主張延伸,認為國家應設立各種程度的學校,來實現教育人民的目的。在儒家教育主張的影響下,人才的選拔也就確立了相當程度的開放性,社會流動成為可能。

(3)科舉出現之前儒家的嘗試

漢代的察舉制,和魏晉時的九品中正制。這兩個選拔制度,運行了兩三百年就不得不廢止了。

兩種制度的侷限明顯:對被選拔人的家世身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推行過程中,會漸漸失去公正性,最後徹底被世家大族壟斷,不能實現完全的社會開放。

2、科舉誕生和實踐

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度,用分科學習、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

(1)科舉成熟兩步走:

進士科獨大

唐宋時期,科舉在科目和應試內容上逐漸定型。科舉在創立之初設立了很多的考試科目,目的是選拔出不同專業的人才,他們可能擅於處理法律事務,也可能是書法和算術很突出,再有可能就是熟悉儒家的經典。然而從唐代後期開始,科舉中的一個分科,考察思辨能力的進士科,地位逐漸上升,成為最重要的一科。到宋代王安石變法時,乾脆廢除了其他科目,只保留進士科一科。這樣我們今天熟悉的科舉,算是出現了。進士科對考生的要求,不僅是熟讀儒家經典,還要能靈活運用儒家智慧,解決國家行政中的實際問題。因此,科舉制度經過唐宋兩代的發展,也就將人才的定義變得狹窄又精準了。

糊名法和謄錄制

唐宋時期,尤其是宋代,科舉在制度層面變得更加公正。唐朝武則天時期,為了防止考官與考生串通作弊,發明了糊名法,宋代則全面執行了這種辦法。糊名法,就是將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等信息用紙糊起來。今天來看,糊名已經成為考試中很平常的一項制度,但在當時,可以說相當偉大了。糊名法之後,還是有個問題,看不到名字,但是考官依然可能認得你的字,那怎麼辦,為了彌補它的漏洞,宋代科舉又推行謄錄制,考生的答卷由謄錄官重新謄抄,校對官核對無誤後,再將沒有特徵的複製品送達閱卷官面前。可以說,科舉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這兩個做法很關鍵,因為它們能最大程度地維持選人的公平和公正性。

讀書|揭秘殘酷的科舉制度,洞察明清時代的社會流動

3、科舉的模式:層級考選制度

(1)選拔機制

明清時期,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其中,鄉試在身份的流動上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鄉試中獲得名次的,就是舉人,就是老爺大人了,有了做官的資格,在地方上就有頭有面了。

至於會試和殿試,則更高級,同屬於國家級的考試。舉人通過會試後,獲得進士的功名,這是科舉中能取得的最高級別的功名。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的性質和院試、鄉試和會試都不同,因為殿試不設淘汰,只為給會試取中之人定一個名次。殿試考試的前三名分別被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他們的功名仍舊是進士。

(2)特點

由於選拔的對象,都是治理國家的官員,為了嚴格控制官僚體系的規模,明清政府不僅把錄取率壓得很低,還規定科舉考試每三年一次。

二、科舉成為社會流動的指揮棒

1、科舉是實現向上流動的主要途徑

科舉功名直接對接國家的官僚體系,而當官之後,一個人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就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1)官階與功名的對應

上層官員,指的是一至三品的中央和各省大員;中層官員,指的是四至七品的中央和地方機構要員;下層官員,指的是八至九品的地方官吏。明清科舉制度規定,獲得舉人功名就可以被授予下層官職,獲得進士功名則會自動成為中層官員的一份子。

(2)足夠開放:給出身貧寒的人留有機會

定義 “出身貧寒”:本書的作者何炳棣認為,祖宗三代沒有出現過一個生員的家庭,叫A類家庭;祖宗三代產生過一個或多個生員、但再無更高功名的家庭,叫B類家庭,這兩類家庭,大致可以認為是貧寒的。

明清時期,對於出身貧寒的人來說,科舉是他們實現向上流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徑,所以他們會前赴後繼地投身於這項事業,而且這個制度確實也沒辜負他們的期望,據作者統計,通過進士功名進入仕途的官員中,出身於貧寒家庭的比例,在明朝前期佔到一半以上,最高時甚至達到84%。明中期後,這個數據有所下降,一直到清朝中期,平均維持在30%到40%之間。

(3)成為社會追捧的價值觀:

興辦學校:在科舉的刺激下,明清時期的學校教育獲得空前的發展,政府設立的官學數量,在明前期就迅速擴張到1200多所。在官學的帶動下,地方社學、義學和私立書院也獲得極大的發展。明朝時期,某些文化發達的省份建立的私人學校就已超過1000所。

社會資源流向科舉:首先,政府建立起一套全國性的補貼制度,為在官學學習的生員提供必要的食宿,確保他們專注於參加科舉考試,名次靠前的人還可以拿得更多。接下來,各地官府、組織和宗族,也都在努力為赴考的考生提供路費和食宿的支持。明中期後,各地更是興起一股風氣,在京城建立會館,專門接待本地赴京參加會試的舉子。

2、在科舉方面努力不夠,社會地位會下降:

(1)貴族制實際被取消: 爵位減等

明清時期的爵位,通常都只是身份的象徵,是沒有實權的閒職,而且爵位世襲制規定,貴族的後代在繼承爵位時等級要遞減,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親王變郡王,郡王變將軍,如果沒有功勳,最後會徹底變成平民。

(2)官員蔭敘難:富貴不傳代

高級文官的後人,可以不經考試,直接由皇帝恩賜一個官職,這個制度叫文官蔭敘制度,就是說看你祖上的履歷功績,賞賜後人一定的官職。明清時期,只有三品及以上文官的直接繼承人,才有機會通過恩蔭的途徑進入仕途,而且官位等級要降低四個品級,比如一品文官的長子,只能出任五品官。而且通常這種特權只延伸到第二代為止,家族是無法在這項特權中長久受益的。

(3)科舉的獨木橋

要想不讓自己的階層下沉,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讀書考試。所以對於讀書世家,科舉絕對是一條時刻抽打人的鞭子。稍有懈怠,就算是書香門第,也可能萬劫不復,一些官宦家族的後代,往往注重享受有閒階級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消磨了在科舉事業上的進取心,一方面也大量消耗了家族的財富。通過科舉完成向上流動的第一代,通常都是勤勉節儉的,然而從此後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起,家族青年就會開始追求奢侈的嗜好或沉迷於享樂,從而無法保持科舉上的成功。

案例:山東新城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以佃農起家,經過三代的努力,到第四代王重光,他在嘉靖年間考上進士後,王家的境遇發生了關鍵的變化。王重光深深地明白科舉的重要性,因此王重光家庭教育的中心,就是鼓勵子孫在科舉上樹立雄心壯志,教他們如何更高效地讀書,如何寫應考的時文更有利於被取中。在這種家風的影響下,王家第五代,產生了三名進士一名舉人,官也越做越大。王家家風很嚴,家中的男性青年,都必須在家專心準備科舉考試,不得把精力浪費在其他事情上。

到第六代時,王氏家族迎來科舉成功的鼎盛,這一代一共產生九名進士、一名舉人和三名在北京的國子監上學的學生。但是王家也是從第六代開始,顯露出衰敗的隱憂。隨著家族地位的迅速上升,第六代中開始有人因享受安逸而放棄科舉。此後,家族科舉成功的數量和質量都嚴重下降。王家的聲望,最初表現在書法、繪畫、詩文等方面的造詣。這就牽扯到王家第八代中最著名的人物,王士禛,王士禛生活在康熙年間,他就很排斥科舉考試,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文學創作,和收藏珍貴的古籍、藝術品上邊。結果王士禛之後,王家就迅速衰落,被人遺忘。到了晚清,王家的後人已經相當貧困,不得不把王士禛留下的藏書、古玩字畫變賣殆盡。

(4)望族的失落

整個明清時期,出身名門望族的進士,平均只佔進士總數的5.7%,也就是說,名門望族的後代絕大多數都失去了科舉上的優勢。由此出現了明清時代,名門望族普遍向下流動的情況,使得整個社會存在著悲觀的情緒,感嘆“富不過三代”。

三、明清時代科舉的舉措和最終衰落

讀書|揭秘殘酷的科舉制度,洞察明清時代的社會流動

1、定額制度:彌補宋以後漢文化核心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南北榜案:明朝初年,各省之間因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不同省份之間進士的錄取率相差很大。這一矛盾,在明朝洪武十三年的會試中集中爆發。這次會試錄取的進士中,由於南方人佔據絕對優勢,引發了了北方省份舉子們的不滿。

結果,為了安撫北方人的情緒,朱元璋不惜以舞弊的罪名,斬殺了考官和排在前頭的南方進士,宣佈重考。這一事件後,朱元璋制定了一個粗略的定額制度,以地區來確定進士錄取名額,南方佔60%,北方佔40%。

分省定額制: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又改地區定額為以省定額,儘量壓縮東南地區文化先進省份的進士名額,從而照顧其他落後省份舉子的利益,讓他們也有機會在整個國家體系內實現流動。

2、科舉衰落:

人口膨脹機會攤薄:在明清時代,尤其是從清代康乾盛世開始,人口急劇膨脹,科舉的壓力陡然增加,科舉錄取率的增長遠遠不及人口的增長率,既然科舉是當時社會流動的指揮棒,那麼帶來的結果,就是社會流動率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失意文人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上升途徑多元:太平天國運動前後,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大開捐納之門,有錢人為政府輸送軍餉,換取未來出任官員的機會。另一方面,國家因為動亂,財政吃緊,所以鼓勵有錢人花錢買官,以至於當時即便是通過科舉獲得功名,如果不捐納一定數目的錢財,也沒有當官的機會,財富逐漸超越科舉,成為決定人們向上流動的主要因素。

結果:科舉在亂局中失去了優越性,對出身貧寒的下層人士,社會表現出越來越不友好的一面。到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科舉對出身貧寒的人來說,漸漸失去了吸引力,經過統計,當時來自寒門的進士,從原先的百分之三四十已經降到10%左右。科舉作為社會晉升的指揮棒的作用大為削弱。

由於整體的發展停滯不前,農業經濟被巨大的人口體量吞噬,中國實際上出現了社會整體向下流動的趨勢,這是科舉制度本身無法克服的。因此,在深刻的社會危機下,科舉不可避免地被西方新式教育所取代。到了1905年,清政府在全面社會改革的局面下,為了消除科舉制度巨大慣性的影響,宣佈停廢科舉,中國社會對於新式教育,還有社會流動的構想和實施,由此轉入了全新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