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徐彙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徐彙區圖書館以“致敬經典” “致敬光輝歲月” “致敬偉大曆程”為主題。圍繞

“魅力徐匯” “國學漫談” “大家風範”“西方文萃” “歷史漫溯”,精選25本經典佳作,形成了“2019徐匯修身書單”。

本期推出《海上文脈》,展現徐匯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正是以“開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細作”的文化特徵與品格,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也向全國和世界展示上海獨特的文化品格。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濃密的梧桐葉,掩映著一幢幢歷史優秀建築;激昂的交響樂曲,演奏出一曲曲華彩樂章;寧靜的藏書樓,珍藏著一本本百年典籍;聳立的龍華塔,見證了一頁頁申城演變史。海上文脈,俯仰古今!
內容簡介

歷史學家論言:誰要了解十七世紀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過程,誰就會把目光投向歷史上的徐家彙。徐家彙也越來越成為近代中國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首處空間中心。

事實上,徐匯的文物和建築就是一部中國的文化史和革命史。歷史鑑證,歲月鐫刻;時代新篇,今人書寫。作為海派文化氣息和經典建築品質最具特色的城區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匯”的鮮明地標,如今一個個出現在新時代的徐匯版圖上。

推薦理由

關鍵詞:海派!海派!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近代上海由於國際國內多種因素錯綜複雜的作用,由一個普通沿海縣城,迅速成長為中國特大城市。其政治架構一市三治、其經濟體量異常巨大,其文化亦戛戛獨造,出類拔萃。關鍵詞都是:海派!海派!

弘揚海派文化,必須繪製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只有讓人們更多地瞭解身邊的上海,才能更加愛上海這座城市。而要真正做到這點,必須充分發揮上海各區的資源優勢和基礎作用,發揮民間對於海派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這本《海上文脈》,希望能讓市民與遊客在品讀書卷和行走城市之間,領略上海的都市風情和日新月異的變化,發現上海和海派文化的魅力。

走進書中

因為出了徐光啟,由人傑而地靈,徐家彙也越來越成為近代中國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首處空間中心。——現代歷史學家朱維錚

徐光啟:睜開雙眼接納近代文明第一人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徐光啟像(水彩畫,水山灣畫館繪,1913年)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光啟公園旁的徐光啟雕像

徐家彙的地名與徐光啟密切相關。徐光啟曾在此建農莊從事農業實驗並著書立說,逝世後安葬於此,其後裔即居住在此,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我們把尋找海派文化淵源的目光,首先投向明代科學家徐光啟!

衣食之源,嫗實開之,等於育我,以母道事之,誰曰不然。——明代政治家張所望

黃道婆:衣食我民真眾母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1980年11月20日發行的黃道婆郵票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黃道婆紀念館

精耕細作,創新追求,是海派文化的基因之一。700年前,黃道婆的紡織技藝名揚一時,並以此形成早期興盛的紡織業,所生產的棉紡織品曾經“衣被天下”。2006年,“烏泥涇(黃道婆)手工棉紡織技藝”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主教之入中國,上海徐家彙,亦是根據地之一,中西文化之溝通,該處曾有及其珍貴之貢獻。——近代畫家徐悲鴻

徐家彙天主堂:不僅是高聳的哥特式尖頂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徐家彙天主教堂內部

這座落成於1910年的大教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原稱為“聖依納爵堂”。大教堂以它高聳的中世紀哥特式尖頂特色,在一本本歷史建築畫冊上留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等經典印記,更因徐家彙天主堂所在的徐家彙地區,在上海乃至中國近現代教育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印痕。

我國各地極少有50年持續不斷之雨量記錄,有之,則推上海徐家彙之記錄。——近代科學家竺可楨

觀象臺:“世紀氣候站”的百年奧秘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徐家彙觀象臺於1873年動工,同年8月建成平房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觀象臺新樓於1900年落成,磚塔高40米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徐家彙觀象臺

徐家彙天文臺至今完好保存著一張張雨水氣溫表格數據,成為百年來連續不間斷、完整觀測記錄的科學珍檔。2012年11月13日,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授予上海徐家彙觀象臺國際“世紀氣候站”證書,表彰其連續140年收集的長時間序列氣候資料,對世界氣象組織全球系統和計劃做出的突出貢獻。

還有那些掩映在綠蔭叢中的徐匯文物和歷史建築,就彷彿一部濃縮的世界建築史和中國建築史,同時也是一部文化史。

海派文化的音樂記憶到百代紅樓響起的《義勇軍進行曲》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上海工部局樂隊在大光明戲院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樂

曾經有遠東第一的上海工部局交響樂,曾經上海樂團為萬名聽眾演奏《滿江紅》《黃河大合唱》《新中國狂想曲》等,觀眾歡呼,曾經陳毅市長特別批示才保留下了上海交響樂團,奏響了一曲曲輝煌樂章。

來徐匯,去發現!《海上文脈》裡看“文化徐匯”

上海百代公司舊址

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就是在上海百代紅樓裡錄製的。這首由田漢、聶耳詞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何能久久震撼人們的心靈,形成如此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毛澤東主席說,“我們要爭取中國完全獨立、解放,還要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所以還是保持原有歌詞好。”

近現代史上,生活工作或居住在徐彙區的名人燦若繁星。宋慶齡故居、巴金故居、柯靈故居、張樂平故居,四座故居緊相鄰,偉人名人心相印。

徐彙區永不拓寬的馬路,保留了城市體溫,更悄然變成城市海派文化地圖上的縱橫線條,給市民帶來魅力城市優質生活的切身體驗。從天平路—興國路—華山路—武康路—湖南路—永福路—復興西路—東平路—岳陽路—永嘉路—烏魯木齊南路—建國西路—廣元路……都已經成為騎行旅遊衡復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最佳行程之一。

如今,“去西岸嗎?”——已成為攝影迷、文藝青年、媒體記者和畫廊主人之間打招呼最常用的話語。去西岸觀摩一場展覽、體驗一段夜跑,甚至“遛娃”、放空,都成了一樁“有範兒”的經歷。

今日之徐匯,“文化徐匯”亦是其中重要戰略框架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匯”的鮮明地標,從古至今,正一個個出現在新時代的徐匯版圖上,等待你去閱讀、去體驗、去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