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 從南到北看龍泉

龍泉鎮地圖

淄博淄川 從南到北看龍泉

淄博淄川龍泉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裡人傑地靈,物阜年豐,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將陶瓷這“土與火的藝術”永留青史。

“北郭”永遠是龍泉鎮最南端的礬場村的標誌性建築,幾代人的蒼桑記憶,歷經風雨,它依然在那兒。泉頭村依靠其特有的地理優勢,成為龍泉最繁華的地段之一!般河是淄川的母親河,流經整個龍泉鎮。其幹流28.8公里,面積123.2平方公里。般河發源處渭頭河志公山下,建有般源橋。般河水雖然還是渾濁紅黃,但依然寄託著龍泉人深深的情感在慢慢流淌……般河橫穿湖南路,渭二大橋功不可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渭一古窯”,現位於龍泉鎮渭一村淄博興利陶瓷有限公司院內,是目前發現的山東省唯一一處保存完整制瓷工藝的古窯址,被列入山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渭一古窯址現狀古窯大碾古井古窯清渠拱形窯洞古窯留存的產品百年地下任沉眠,破土今朝嘆逝川。石碾停歇陳院落,清溪流淌映雲天。悠悠歲月古窯夢,淡淡風霜陶器淵。物阜民豐瓷韻秀,般陽興利在峰巔。渭頭河大缸博物館博物館以大缸為主,也涉及園林、工業、日用陶瓷,全面闡述了渭頭河窯業的發展變遷和民族傳統工業的有序傳承,展示渭頭河民窯文化的特徵風貌,共有300多個品種聞名遐邇的渭頭河大甕----摑貨大缸博物館的建立為人們瞭解龍泉地區陶瓷業的發展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山東省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聶懷武陶瓷藝術中心藝術館的主打產品----仿青瓷蓮花尊這些都是聶懷武大師的作品,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巧構手中泥,精雕釉作衣。重生出異彩,煥炳顯神奇。聲把耳聽醉,形將眼看迷。軒樓約摯友,賞贈兩相宜。金圏文化廣場是圏子村最靚麗的名片這裡為村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休閒運動的場所臺頭村這幾年的發展也很有起色,“銀臺頭”名不虛傳。龍西湖在冬天景色依然很美很美龍泉鎮最大的集貿市場----龍口大集龍口玉石街,龍泉人的驕傲,它見證了古今龍泉的變遷。穿越龍口街的這段青石路,不僅是龍泉鎮靚麗的風景,也為當年的集市貿易繁華作出了重要貢獻。說起玉石街,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張平三。他是龍泉地區最早的民營企業家,主要經營煤炭和陶瓷,民國年間有“北有王懷琪,南有張平三”之說。他為了運輸方便,造福百姓,自渭頭河村直通淄川西關,貫穿龍口村內,全部修鋪石路,全長25華里。想當年這一定是個大戶人家,也能夠想像當年的繁華,不知當時的人們是否也在為金錢而奔波,為名利而追逐?這就是韓聖村的“北莊橋”,據說是隋唐時期建造的。橋南面的巨石上刻有“平津橋”三個大字,為通往北平,天津之意,這是橋的名,“北莊橋”只是人們的俗稱而已。這座古橋,作為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經歷了千百年風雨而不倒,至今依然承載著韓聖村東西交通的重任。在龍泉流傳著一首美麗的歌謠:金圏子,銀臺頭,玉石街鋪龍口;天齊廟萬丈高,家雀下蛋掉下來,落不到中間就出飛了;鍋不生火自滾,磨不推自轉;北莊橋,橋上橋,人在橋下走,水在橋上流。龍泉鎮第一個進行村莊規劃的村莊----和莊,1982年6月在本村一座北朝晚期墓葬中出土了北朝青瓷蓮花尊。器物全身施青釉,釉薄而均勻,釉色青中泛黃,光亮晶瑩,系國家一級文物。青釉蓮花尊位於尚莊村的中華琉璃文化創意園領尚琉璃坊荷花荷葉和平聚寶晶瑩剔透的琉璃茶具四君子高超的內畫作品潔滑朗潤似瑤錕,異彩流光醉客心。荷葉亭亭方吐綠,桃花豔豔總含春。鏤雕直步宋元韻,內畫更肖唐漢魂。最愛骨肌無飾意,晶瑩剔透靜其身。大土屋村的文昌閣,始建於清乾隆甲申年間。文昌閣高大莊嚴,氣勢雄偉,雕樑畫棟,蔚為大觀,是龍泉鎮一大建築奇觀。省級文明村----韓莊村。“整潔的環境,繁榮的經濟,和諧的村風”讓韓莊村成為本地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面旗幟。秀麗山村放眼量,樓街處處沐韶光。民俗館內拾鄉趣,鑄鐵壺中飄異芳。北棚千畝萬株綠,東風十里百花香。能賢引領康莊路,百姓心歡讚語長。位於韓莊村的龍泉鐵壺博物館鐵壺館內共有各種鐵壺一萬多件,齊緣堂鐵壺榮獲“中華老字號”,並被錄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是生命之源,水質對人體至關重要,是人體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鐵壺在煮水過程中能有效釋放鐵離子(二價鐵),二價鐵會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有預防及降血壓的作用,對高血壓人群大有益處,並可預防和治療貧血,緩解生活及工作壓力與疲勞。用鐵壺煮水對孩子教育也大有益處,因為鐵是人體血紅素的主要成份,人體鐵元素的缺乏會造成人體貧血,從而影響兒童身體和智力發育。鐵壺煮水能提高水的溫度,能有效吸附水中氯離子,具有軟化水質,人水變的甘甜、順滑、口感厚實,對品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鐵壺館館長戚平川釜是茶器之王,它是茶道的靈魂和精髓所在,它很優雅,是一件很實用的茶道器皿,配一把專業的竹勺,一勺水滿一紫砂。輕柔的動作,優雅的注水,比提壺沖泡還要愜意幾倍。鐵釜煮水泡茶,口感良好,只要使用過的都深有體會它煮的水甘甜好喝。茶會所或者茶聚人多的茶室,用鐵釜燒水,邊使用邊加水,一直保持沸騰,這也就是人們常說鐵釜之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傳承百年技藝,打造非遺經典。一把鐵壺,健康一生。各式各樣的鐵壺鐵壺給人們不一樣的藝術感受雅巧形各異,圓方圖細雕。青肌無飾意,富鐵自達標。莫道聲名淺,當知品位高。收藏猶勝畫,茶藝不輸陶。韓莊村生活習俗館館內收集了從清末民初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大約2000多件老物件,有生活場景、生產工具、手工技藝,節日習俗等方面,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瞭解祖輩的生活習俗。北旺村村邊大道寬闊整潔麓村硒源生態園作為國家級生態鎮,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鎮,山東省服務業特色小鎮,龍泉鎮未來的發展一定會迎來新的春天,正是:日麗春光秀,風和暖意歸。山村著翠綠,小鎮沐清暉。遠望尋新路,近籌有大為。揚鞭輕策馬,逐夢伴心飛。無論是在他鄉打拼的遊子的那一縷鄉愁,還是在家鄉奮鬥的親人的那一份堅守,都透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美好祝福,那份來自心底的呼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