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苏州杀降案 李鸿章究竟是作何想法?

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淮军和湘军的崛起为清王朝提供了有生力量,也成为与太平军交战的主力军。公元1863年,淮军首领李鸿章以上海为大本营,连克昆山、太仓,兵锋直指当时的江苏省会苏州,而面对铜墙铁壁的苏州,李鸿章却是望城兴叹,发起了愁。

著名的苏州杀降案 李鸿章究竟是作何想法?

此时的苏州城内是忠王李秀成坐镇,然而此时太平天国已到了末期,远没有了初年的锋芒,李秀成眼见苏州已成为孤城,就有了放弃苏州的想法,而李秀成爱将幕王谭绍光却不同意,坚持与苏州城共存亡,无奈之下,李秀成只得撤出留下谭绍光守城。

而谭绍光与其他几位守将郜永宽、汪安均等素来不和,郜、汪二人就趁一次谭绍光组织“例会”的时候,趁其不备,将其杀死,割下头颅,并将谭部众1000余人尽皆杀戮,然后请英国人戈登作保,表示愿意投降李鸿章。李鸿章也高兴的答应,表示会给他们加官进爵。

著名的苏州杀降案 李鸿章究竟是作何想法?

就这样李鸿章不费吹灰之力进驻苏州城,然而一天之后,李鸿章就以设宴为名把前来赴宴的降将全部杀死,而且遍及整个太平军,凡是不会说苏州话的人全部杀死,这就是著名的“苏州杀降”案件。

我们知道,杀降自古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而且作为封疆大吏,出尔反尔,也不免让天下人耻笑,是什么驱使李鸿章做下这惨无人道的事件呢?

著名的苏州杀降案 李鸿章究竟是作何想法?

我们来看看李鸿章是如何向朝廷汇报他的这一做法的,他提出了以下三点理由:

1. 太平军人数众多,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不好控制。

2. 太平军提出的要求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3. 太平军不同意剃发,心怀反叛。

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李鸿章杀降背后的真实原因。

首先,太平军向来不守承诺。从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军使用诈降这一手段屡试不爽,降了叛,叛了降也成为他们的惯用伎俩,清军也是深受其苦,就在不久前,淮军攻打太仓时,太平军假意投降,趁清军不备,突然发难,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险些丧命,这不得不在李鸿章心里留下阴影。

其次,太平军各个心狠手辣,起兵之时,外战无敌,内战更无敌。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被杀,连着跟东王有关系的万余人全部被处死,天京城血流成河,之后是北王、翼王。对自己人尚且心狠手辣到令人发指,又怎么能期待他们对待曾经的敌人呢?

著名的苏州杀降案 李鸿章究竟是作何想法?

最后,可能李鸿章是受到师傅曾国藩的影响,在太平军身上吃过不少亏,与太平军浴血奋战了十几年,要说没有恨那是不可能的,想想自己被太平军逼得走投无路时,心中的怒火也许就会瞬间迸发,杀降之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你是当时的李鸿章,不知会不会和他做出一样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