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父母”的私心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口中的忤逆之徒,主要表現大致為父母安排的工作不願意做、父母訂的親事拼死抗爭等等。當然從孩子的角度也是一樣,自己想要做的事父母不支持,自己喜歡的愛人父母視為寇仇。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子女就是忤逆,而父母最多是糊塗。即便是捅出了人命般的大事,也會有種修飾--都是疼孩子。真是這樣的嗎?也許有部分的家長是為孩子考慮過多,或者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真是所謂的糊塗;另有部分的家長,其實就是一個自私的想法在做怪。筆者稱之謂“偽痴心父母”,正好有個疼愛孩子的包裝,拿來作秀。孩子連命都不要了,想做一件事,你連支持的

支言片語都沒有,且會恨恨說:讓他去死。這是真正的疼愛孩子嗎?其實能做到這樣的家長,只要看看否定孩子背後的利益鏈條,就會發現,總有父母的私心,表現形式就是所謂的面子之類的。面子重要嗎?對很多的父母來說,是很重要。考大學、選專業、找對象、找工作,凡是符合父母利益的,就乖、寶呀的親兒親閨女。一旦與之相悖,立即翻臉無情,用極手段,逼其就範。必要時的時候可以捨棄孩子的利益,哪怕是生命的交換呢?再仔細回到較早錄影中父母的豪言壯語:為了孩子我什麼都可以做!相比之下是否有些單薄。

即便是孩子的選擇真的是錯的,做父母是否認真反思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種豆得豆,但凡此類叛逆型的孩子,家庭大多屬於封建專制型家長,家長唯我獨尊,包攬一切,很少為孩子提供生活的空間,更談不上對等的溝通。孩子缺乏獨立人格和自尊,在父母的長期否定中,懦弱無能似乎成了生存之道。一經長成,隨著生活的豐富和認識的差距,決策之事難免與父母相悖。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受父母之魚,而非學之以漁,基礎不牢所致。孩子選擇離經叛道,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宣洩,顯示當家做主的氣魄,或者掙脫枷鎖後的快感。追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的對錯。就象電影《非誠勿擾2》中秦奮的臺詞:我有沒有利不重要,只要對她不利,我就幹。另外一種是試圖通過親情的感召,促使父母回心轉意,從而與自己共進退。然而父母長期的慣性管教,權威象“高壓線”般不可觸及,一顆火熱的心傷痕累累,就此冰冷如鐵。曾經目睹一個孝順兒子,為了改變父親對其愛人的偏見,費盡心思,以小談起,骨肉情深,拳拳之心,訴諸洋洋萬文。滿以為父親會回心轉意,孰料父親的意志高於一切,父親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父親的決定覆水難收。立即當其面將信撕得粉碎,並揚言想通過這種方式沒門。兒子當場淚流滿面,他不知道用一顆赤子之心為啥就暖不過來父親的鐵石心腸呢?親情為何如此絕情?父親撕碎的不是信,那是兒子的一顆誠摯的心,他在一滴滴地流血,也將與父親漸行漸遠。我也感到非常心痛,至今每每想起,仍是不堪回首。其實父親並沒有維持所謂的權威,他們毅然決然的結了婚。後來,他說如果父親不是那麼決絕,他也許會放棄。

生活中存在一種家庭,父母尊重孩子,孩子體諒父母;有了衝突,父母與孩子總是以對話為主;父母慈愛有加,孩子心態健康開放;孩子有了想法和困難會第一時間讓父母知道,父母會象朋友一樣提些建設性意見,即便不贊成,也不會粗暴干涉。在此類的環境中,父母終其一生的經驗和知識毫無保留地讓孩子汲取,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逐步地與之接近,以至於共同進步,日臻完善。有朝一日踏入社會,種種事情的處理符合邏輯,又切實可行,怎會與父母發生衝突呢?成熟穩重、寬容大度、機敏練達、朝氣蓬勃等讚譽之詞紛至沓來,其實自己的孩子未嘗不是這樣,只是你可能忽視了背後的故事。就象每一個成功人士背後都有辛酸的故事,是由血淚凝成的,但更多的人卻是關注他光環的色彩,如何斑斕,如何耀眼。

奉勸天下的“痴心父母”,多審視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那點私心。沒有什麼比親情重要,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心珍貴,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