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的情緒

相對於成年的父母,孩子們更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很多父母只考慮孩子的生存,孩子卻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

孩子很容易圍繞著父母情緒轉,父母也常常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

一位中學生曾經因為想去爬一座荒山,遭到了父母的激烈反對。他花了很長時間才爭取到了父母的同意。

這次爬山的經歷讓他體驗到了無比的快樂。

可當他毫髮無損地回到家裡,卻發現,父母並不高興,甚至對他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他的心裡頓時像澆了一盆冷水。從此,他發誓再也不做讓父母不高興的事。

因為,他覺得“我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如果去做了,不但父母不高興,我也不會開心”。

後來,他為了讓父母高興,上了一所自己本來不願意上的大學。

這就是一個被父母情緒控制的孩子。

這種情緒控制,無需語言與行為,卻足以讓孩子乖乖就範。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越是聽話的乖孩子,越容易成為父母情緒的奴隸。他們會因為父母的情緒而放棄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與想法,久而久之,他們離自己的感受與內心的聲音越來越遠。

漸漸地,他們在外界也會放棄自己的聲音,成為一個被他人聲音和情緒所左右的人。 當週圍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時,這樣的人常常會在各種糾結中,活得異常疲憊。

而在周圍沒有其他人、或安靜的時候,他們自己也常常會感到一股莫名的空虛與心慌,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們自身就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所以總是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外界。

這就是為什麼,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他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很多孩子常常會試圖為父母的情緒負責

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

越小的孩子,越會有這樣的表現。他們對父母的情緒非常敏感,從出生開始,他們就有這種敏銳的感受能力。

這是因為,嬰兒要依賴於父母才能生存,他們的一切都需要父母來滿足,尤其是媽媽。嬰兒一開始會覺得自己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因為自己餓了、冷了,有需求了,媽媽就會自動滿足他。

這樣的感覺,會讓嬰兒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隨著自己心中的念想而動的,他就有了“我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的幻覺。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全能自戀。

隨著孩子長大,漸漸地,他會發現媽媽和自己不是一體的,世界也不是圍著自己轉的。這就是成長。一個人心理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打破自戀的過程。

走出自戀的過程,是漫長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常常會覺得家裡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父母高興,他就覺得自己是好孩子,父母不高興,自己就是壞孩子。

越是好孩子,越會試圖為父母的情緒負責。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每個人都有自己能負責和不能負責的範圍

而每個人只需要為自己責任範圍內的結果負責。

好的父母,會幫助孩子安全地走出自戀的過程,告訴孩子他自己的責任在哪裡,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情緒不好,不是我的問題。”這樣,孩子就能輕鬆自由地做自己。

但糟糕的父母,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開心,都是因為你不好”, 於是孩子就會特別害怕父母不高興,而成為了被父母情緒所控制的人。

孩子是很難感覺和事實的,他們總是會把父母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並試圖為周圍發生的一切負責。

他們會為了迎合父母而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與需求,漸漸迷失了自我。

這樣長大的孩子,一直都會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活得特別沒有激情與活力。因為,他們的生命裡有太多的空洞,這些空洞都是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形成的。

一個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是最有活力的。

這需要父母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來控制孩子,把孩子塑造成父母喜歡與期待的模樣。通常,這樣的塑造往往會出問題。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學會信任孩子

很多父母不願意給孩子空間,他們覺得孩子離了自己什麼也做不好,不會自我安排,不自覺,甚至會走向歧路。

這是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

我常常在文章的評論區上看到類似這樣的留言:

讓孩子做自己,他們長歪了,走向錯誤的道路怎麼辦?

這樣的家長就是天生不信任孩子的那一種,他們自己已經事先預設了結果:孩子一定會長歪。擁有這種信念的家長,孩子常常會如其所願地成為“長歪的人”。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這樣的家長,潛意識裡就缺乏安全感,他們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孩子(因為孩子繼承了家長的基因,同時家長也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

當一個家長凡事都習慣往負面想,那就什麼也不用做了,成天盯著管著孩子,都覺得還不夠。但是,這樣的家長同時也會發現,即便這樣盯著管著,孩子依然還是會“長歪”。

問題的關鍵就出在父母自己內心的負面關注上。這樣的負性關注,其實也代表了父母內心有許多負能量,這使得他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焦慮情緒與敵意,把孩子推向了反面。

我們已經知道,<strong>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他們會在內心深處認同父母的情緒,於是,孩子就活成了父母心中所預想的不可信任的樣子。

所以,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能夠做自己

那些在父母“嚴密監視”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心理疆界的意識,他們成人後要麼容易依賴別人,要麼容易去控制別人。

因為父母不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所以,他們也學不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個人空間。

另外,父母的“嚴密監視”還會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評價系統。

如果孩子小時候太在乎父母的看法,長大後,他們就容易在乎同學、老師、老闆、同事等別人的感覺與評價。

這樣的孩子總是活在別人的評價中,他們做一件事時,不是為了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喜歡。

我們看到許多孩子學習只是為了讓父母和老師的肯定,當老師沒有表揚和鼓勵自己時,他們很容易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而那些能夠做自己的孩子,他們學習是自己內心的需要,因為他們學習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成長,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內心滿足,這種滿足產生的快樂,就是對他最好的激勵。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孩子天生喜歡學習。

而<strong>那些被外界情緒與聲音控制的孩子,他們天生愛學習的內在動機被“為了父母而學習”的外在動機所取代,他們在學習中就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讚譽與批評,過於在乎考試成績,也容易產生考試的焦慮。他們在做其他事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讓孩子做自己,他們才能擺脫他人的聲音,充滿激情地去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這裡說的讓孩子做自己,不是讓他隨心所欲,而是尊重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成長規律。不是用父母的意志去摧毀孩子的自我,或讓孩子按照父母設計的線路,活成一個為他人的期待而活的人。而是讓孩子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樣,孩子才能用自己的內心感受,去真正弄明白他是誰、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努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只有那些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做自己的人,才能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排斥什麼,做什麼最快樂。

這樣的孩子,內心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們有定力,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堅定不移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而那些隨心所欲的孩子,是沒有目標和定力的,他們只顧自己眼前當下的享樂而不知道自己是誰。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父母所能做的事

一、分清自己的責任邊界

不要為孩子包攬一切,也不要用孩子的感受與代替孩子的需求與感受,更不要否定、忽略和壓抑孩子的感受。

同時,不要人為地給製造挫折或替孩子躲避挫折,把孩子的自我成長空間還給孩子。孩子只有在真實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找到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二、幫孩子弄清他們的責任

這需要父母成長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孩子,或給孩子壓力。告訴孩子他無需為父母的情緒負責,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需要做的就是這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樣,孩子在成長會發現,他學習和做其他事,都是出於自己的需要,他就能擁有主動學習與成長的內在動力。

三、關注自己的成長

如果父母自己在成長,就不容易在內心產生恐懼和過分的焦慮感。他們會在不斷獲得自信的同時更加信任孩子,不再動輒干涉孩子的成長。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四、把愛的方式從物質滿足轉移到關注孩子的人格成長上

人格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成長。所以,<strong>最關鍵的是,父母不要想著一步到位,學會坦然接受這個過程中的每一種狀態,包括過程的反覆。

父母在著急的時候反省一下:“我考慮的到底是誰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誰在焦慮?”

好的心理機能是趨利避害,糟糕的心理機能,是趨害避利。

一些父母喜歡用物質來激勵孩子學習和做事,因為這見效快。但最好的動力,其實是來自於內在喜悅帶來的動力。如果頻繁給予物質獎勵,這種內在喜悅就會被外在的獎勵取代,孩子的學習與做事動機就會變得不單純。

當我們學會去接受成長需要的過程與反覆,內心就會獲得一種平靜的力量,從而更好地用我們的智慧與力量,引領孩子一起走向自我成長之路。

父母,別用你的情緒殺死孩子的自我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