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淘寶村」的沉寂村內冷清:商戶數量減少近一半 做電商的更少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戴竺芯 攝影報道

土地村,位於成都市郫都區東端。因為地緣優勢,2000年五塊石服裝市場拆遷後,大部分服裝“製作人”搬遷於此。基於網店數量和電子商務交易額,

2014年,土地村被阿里巴巴認定為“淘寶村”。

有了新的名頭,土地村火了。鼎盛時期,這個常駐人口只有不到2000人的村莊,聚集了700餘家服裝加工廠及作坊,其中近60家工廠開了淘寶店。每年“雙11”,媒體都會例牌來此轉轉,再帶出“銷量翻7倍”、“上萬工人通宵趕訂單”等惹眼標題。

11月9日,距離今年“雙11”還有不到兩天,記者再次走進土地村,卻未感受到熱火朝天的備戰氣氛。如天氣般清冷的街景,或許預示了一個村莊的沉寂。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服裝加工環節:貨物並未因“雙11”到來增多

9日下午,丁師傅騎著電動三輪車,將自己剛剛熨好的一車牛仔褲拉到一家服裝加工廠交貨。黑色的牛仔褲被疊放得整整齊齊,一摞摞搬運上樓。“熨燙一條褲子只賺五毛錢。”丁師傅說,自己做服裝熨燙加工已經10年了。當時,就是因為土地村做服裝的多,自己才開始接貨的。

作為服裝加工中的一個環節,這幾天,他的熨燙坊內,貨物並沒有因為“雙11”的到來而增多。“現在量都一般,11月以來,做了大約幾千條褲子,最近還算旺季,再等一段時間就是淡季了。”丁師傅覺得,今年的生意不如往年。

在丁師傅看來,這幾年,土地村的服裝廠數量“沒有變多,只有變少”,互聯網電商的影響,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現在生意難做,好多大廠都搬走了,留下的大多是一些小廠。”丁師傅說。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服裝代加工廠:備貨量下降 電商生意難做

土地村興隆街上,一棟自建房正門進去,師傅正在人造棉上畫出衣服的版式。“這是 ’雙11’的貨,現在已經開始打版了。”師傅說,“雙11”的訂單一般當天才能獲知數量,從往年貨量看,可能會翻一倍。但據他所知,今年的生意不太可觀。

他所在的服裝代加工廠已開了四五年,銷路既有電商也有線下市場。 對於今年“雙11”的生意,工廠劉老闆並沒有多大期待。“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我們今年準備的貨比以往少了三分之一。”具體什麼原因造成了生意難做,他也說不清楚。

“我覺得可能和競爭越來越大有關。”劉老闆猜測,現在的電商平臺上,都流行預售模式,或許這也是銷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街的另一頭,一家主要做男士夾克的服裝店內,幾名工人也正在揀貨。“我們的服裝主要是送到市場去賣,不做網上。”一名工人說,荷花池是他家服裝的主要發貨地。

該廠老闆胡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年,他也曾嘗試開過網店,但是生意並不如意,便沒再打理,慢慢就荒廢了。“以前也有網店來找我們代工,但是網絡訂單一個版式只做幾十件,對我們來說不划算。”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一个“淘宝村”的沉寂村内冷清:商户数量减少近一半 做电商的更少

“淘寶村”四年:

商戶數量減少近一半 電商可能更少了

當天下午,記者走訪了近10家商戶,只有一戶明確表示開了淘寶店,其餘只做線下生意,“生意不好做”卻是大家統一的回答。隨後,記者來到土地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提供的一組數據,印證了記者的探訪。

該工作人員介紹,土地村現有服裝加工廠及作坊近400家,較鼎盛時期減少了近一半。

作為服裝生意的主力軍,幾年來,這裡的外來人口也減少了1萬多人。“這裡的服裝作坊大多的是 ‘三合一’(吃、住、工作)場所,不符合村子裡的總體規劃,有的不想整改,就走了。”

“我們沒申請,也是看了阿里巴巴發佈的數據,才知道自己變成了‘淘寶村’。”無意被冠上大的名頭,媒體蜂擁而至,然而關注度並沒有帶來銷量。久而久之,許多人退出了電商領域,專心做起了線下。“這裡靠近好幾個批發市場,人家還是願意做線下,靠量走噻!”

商戶減少,做電商的更少。這個“雙11”,沒了淘寶店的“淘寶村”變得冷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