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啓示錄

一說到香港,我們腦海中的印象是購物者天堂:去銅鑼灣,中環等購物。還有是全球金融的中心,多個國際銀行在亞洲的總部設立在香港,內地銀行也是紛紛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每個人都穿著最好的西服,做著最光鮮的工作,怎麼不令人羨慕,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然而,我們體會當地人下班後的生活嗎?我說的可不包括李嘉誠,霍英東他們這些富豪啊!他們的生活不是普通人都達到的,他們住的房子也不是普通人能夠企及的。

香港房價啟示錄

香港現在的房價是22-30萬一平米,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理論上來說買個房子,就要花費1000多萬,即使當地人平均收入很高,對於當地人來說,也是很難買得起。前段時間傳陳浩民(就是演封神榜哪吒的哪位)的房子爆料出來,陳浩民現在有四個孩子,卻也只能住在120平左右的房子,像陳浩民這麼有錢的明星,都很難買的起房子嗎,更何況當地普通老百姓呢。香港首付是2成左右,即使付得起首付,房貸壓力也是很大的,很多年輕人根本買不起房。為什麼香港房價這麼貴?

香港經濟好,房價高?

很多人認為香港是金融中心,經濟好收入高,所以房價上漲是正常的。香港是很富裕,但是也沒那麼富裕,人均收入超過香港但是房價不如香港的城市,全球到處都是,東京、紐約、倫敦、巴黎,哪個比香港窮?但是他們的房價遠遠不如香港。

香港土地少,房價高?

有人說香港彈丸之地,承載瞭如此之多的人口,房價必然上漲。地少人多會導致房價上漲這個邏輯支撐了日本的上一輪房價大泡沫,已經被證實為偽命題,而人口密度比香港還大的新加坡,多年來房價始終平穩,更是徹底的證明這個論斷是錯誤的。更有利的證據是,香港的土地一點都不少,只是都沒開發而已。

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整個香港的土地,目前有接近80%尚未開發,這些土地如果不用於商業和工業,全部造成住宅,每提供1%的土地,可以解決100萬人的置業問題。至於有些人拿香港多山,丘陵地區開發困難說事,認為這些土地不能開發為住宅。

我想說的是這話簡直太業餘了,中國目前的土木技術,上能平山下能填海,香港如此之高的房價,就算是喜馬拉雅山,開發商都能給你挖平了。

目前的現狀是,香港一方面房價暴漲,一方面仍有大量的儲備土地和閒置土地,全香港110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郊野公園就有400多平方公里,而與此同時,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6平米,大量香港人居住在鴿子籠裡,住房痛苦指數全球第一。

香港房價啟示錄

香港人多,房價高?

很多人說,香港人多啊,且人口持續湧入,所以房價必然上漲。但是其實,100年來,香港的人口始終的爆發式增長的,但是歷史上香港的房價從來沒有成為人民的沉重負擔,香港的房價實際上是最近一二十年開始暴漲的,但是與此同時,最近十年香港的人口增速卻是是歷史上最慢的,所以人口持續增長是導致香港房價上漲的論斷站不住腳。

香港自開港以來,人口從0開始始終持續增長,建國以來增長速度維持恆定,基本就是20年翻一倍的速度,這個人口流入速度是很恐怖的,這和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分不開的。但是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香港的人口流入是一種常態,而不是突然發生的意外,那麼為什麼以前的房子沒人喊貴,現在的房子人人喊貴,這就有問題了。

香港房價啟示錄

那香港房價高的原因是什麼

香港迴歸前夕,整個香港在炒樓市,所有港人無心工作,每天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哪裡又開新樓盤了,因為買房人太多,整個香港的房子供不應求,所以不得不實行搖號制度。在這種排隊搖號的制度下,買到就是賺到,很多人搖到房子之後轉手一賣就是幾十萬的差價,等於幾年的工資,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人肯安心工作,一有新盤放出,馬上就是全港排隊搖號(怎麼這麼熟悉)。他們炒樓市原因也是很奇葩,認為香港迴歸後,會有很多大陸人來香港買房(香港經濟比內地好),這樣他們買的房子就可以脫手。然而,現實是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亞洲,香港房價腰斬,香港進入漫長的熊市。

香港房價啟示錄

香港迴歸前夕,房子漲的太快,高房價引發的民憤鋪天蓋地,報紙媒體都在聲討香港的高房價摧毀了香港人的夢想,壓制了香港的經濟......,1997年,董建華上任,想一舉解決這個港人置業難問題,他提出了公屋計劃。2000年開始,董特首的廉價公屋建成開始入市,這一下可不得了,巨量的供應瞬間摧毀了市場,香港房價一路走跌,在2004年跌至谷底,六年間跌了七成。這期間,95-97年買入房產的人悉數被套,不僅自己拿來當首付的一輩子的積蓄沒了,還要欠銀行幾百萬。持有大量的房子的人不希望房價下跌,持有一個房子的人也不希望房價下跌,蝸居的也不想房子下跌......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街頭抗議房價下跌,政府不得不暫停公屋建設。自從之後,香港房價步入了飛漲的道路,到今天翻了五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