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即將大跌

房價是漲還是跌,這裡我們先不論,先看一些數據做比較。

房價即將大跌

1.收入和房價比:國外發達國家的情況,就歐洲像法國這樣社會經濟相對穩定的國家為例,其人均年收入三萬美金左右,房價每平方均價在三千美元,也就是說每人每年收入可買十平方米左右。而我國就一線城市而言以廣州為例人均年收入八萬五左右, 老六區房屋均價三萬左右,也就是說年收入只能買二點五個平方,是歐洲國家的四分之一。按購房面積六十平方算,人家六年不吃不喝可買房,而我們要二十四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這還是收入在每月七千的人群的情況下,而廣州二千萬人口中每月到手工資三四千的人群應該佔比是大多數,這樣的房價連月收入二萬的人買都很吃力,三四千的人也就是一個夢,但很多專家評論時又把這一大部分群體算在買房的剛需裡,以作為支持房價上漲或不跌的理由。我想問八千以內的收入群體和三萬元的房價有什麼剛需的關係,能買的起的(那怕咬牙買)我們也算它剛需,這個剛需有多少百分之五還是百分之十或十五,按老六區一千萬人口算,也就十百五十萬,再按家庭人口基數除以3算,真正的剛需能買的起的也就五十萬套,而老六區二千年後新建了多少套房大家想?

房價即將大跌

2.租售比的對比:同樣國外發達國家的租金與房屋售價的比是一百六七十倍左右,也就是租十五年就要花去買房的錢,就這樣國外租房的比例遠比買房高,同樣就廣州而言現在的租售比在七百到一千倍,也就是少的說六十多年租金買到同樣的房,而我們的產權只有七十年,難道我們真的是人傻錢多嗎?

房價即將大跌

其實很多發達的國家或地方房價或多或少都有過暴漲,但隨者炒作泡沫的破滅,最後還是要跌回到當地的收入消費的綜合水平,其碼是人均年收入均值以上的大多數人就算咬牙能買的起的價格才能得到支撐。當年的東京,香港,曾今是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地方亦是如此。那回來看看我們的房價,很多人認為房地產是我們國家的經濟支住不可能跌,土地財政也好,地方經濟GDP也好全要靠房地產行業拉動。

房價即將大跌

但這裡我的觀點不同,1.簡單來說房地產現在的屬性投資或投機大於其真正的居住屬性,房價不漲對投資來說就跌,因為你買房的錢在我們的大中城市來說,收的租金不夠利息。對於投資或投機來說就需要房價一直上漲或像股市一樣漲一段跌一段才有盈利空間,就目前的高房價來說已經給我們的實體經濟帶來了致命的打擊,現在的人工成本上漲和高房租是大多數正常經營的企業無法承受的。國家不會充許房價再這麼漲下去,跌短期內如大幅下跌又會給國家的經濟帶來嚴重打擊,所以現階段是以穩為主,小幅度下跌為輔,是目前的政策導向。但別忘了我們國家提出房是用來住的,要回歸居住屬性。那怎樣才能迴歸居住屬性無非兩點一租二買,但也要能買起能租起。這就要求房價大幅下跌或現階段人均收入大幅上漲(人民幣大幅貶值)才能實現,這樣才能使實體經濟重回良性的發展軌道。再回到上面,土地財政可由稅收財政來替代(空置稅,房地產稅等手段)。而且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房地產的發展空間己經有限,對GDP的拉動作用大不如前,同時還會給實體經濟帶來傷害,由此可以看出未來房地方政策走向。

房價即將大跌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房價大跌或收入大幅上漲只是時間問題,五年十年一定會發生!

插敘回想八九十年代,人們收入三四十元房租也就三五元,那時城市很少人有房都是租,不都過的好好的。只是物質條件不如現在,但精神生活要比現在充實的多。

房價即將大跌

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大家怎麼看有什麼觀點可以共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