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潮汕指廣東東部的汕頭、潮州和揭陽。潮汕物產富饒,蔬果品種繁多,盛產名貴海味,素有“蔬菜王國”、“水果之鄉”、“魚米之鄉”等美稱。

富饒的物產是潮汕美食的基礎,潮汕人愛吃會吃,不僅製作的牛肉丸風靡全國,還善於製作精緻小食。今天就帶你瞭解,除了牛肉火鍋,會吃的潮汕人平常吃些什麼?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潮汕牛肉火鍋

先教大家如何在潮汕假裝很會吃:

1、向潮汕朋友學各種美食的潮汕話。

2、吃牛肉要在下午或晚上吃。

3、點當季的海鮮。

4、到飯點還沒有人的餐館千萬不要進去,店面很破很舊的但有很多人捧場的餐館值得一試。

5、吃牛肉火鍋可以去潮汕各大縣城的火鍋城,便宜新鮮。去饒平吃牛肉火鍋記得點粿條。

6、最重要的一點(誤):餐廳服務員端上一盆熱水不是讓你洗手而是讓你洗餐具,完成這一步,服務員會對你刮目相看。

7、好了,一起去吃吧!

01

潮汕小食

/ 潮汕人的一天吃這些/

粿條

除了米飯和粥,粿(guǒ)條應該是潮汕人最常吃的主食了,從早餐到夜宵都少不了它。在潮汕,米磨粉做成的食品統稱為粿。將浸泡過後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漿,上蒸籠蒸熟,晾涼後切成長細條就可以吃了。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海鮮粿條

粿條的吃法和麵條差不多,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貝類、蠔、丸子和肉類等煮成粿條湯,蘸“臊(潮音讀初)湯”(魚露)、蔥珠和蒜頭粒混合成的調料;或者在滾水中一過,加入沙茶醬等醬料做成幹粿;也可以加入魷魚、蝦仁、肉絲、洋蔥等做炒粿條。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牛肉和牛肉丸

但最受歡迎的晚餐和夜宵非牛肉粿條莫屬。牛一般是下午被屠宰,然後送到牛肉火鍋店或粿條店,所以最正宗的牛肉粿條店都是下午才開門,用的都是當天屠宰的牛肉。剛剛煮熟的新鮮牛肉、燉得軟糯的牛雜和Q彈會噴汁的牛肉丸,再蘸上香甜的沙茶醬——這是讓每個出門在外的潮汕人魂牽夢縈的味道。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牛肉粿條

滷豬腳

滷豬腳是將整個大豬蹄子劈成兩瓣,加入醬油,八角,小茴香,香菇,辣椒,姜和蒜頭調製成的滷湯,熬煮三四個小時至豬腳香汁滲透、皮肉軟爛,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味道香濃。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滷豬腳

將滷好的豬腳切好蓋在米飯上,配上解膩的鹹菜和菜脯粒,肥而不膩。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豬腳飯

豬血湯

吃幹粿時,嗜湯如命的潮汕人免不了要點一碗豬血湯來喝。潮汕人熱愛探索各種野草野菜的吃法。豬血可搭配各種野菜如益母草、東洋菜(豆瓣菜)和真珠花菜等煮湯,食客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海鮮以及豬皮、豬肝和豬雜等。野菜味苦,但和豬血卻意外地和味,煮完後有一股特別的香氣,配上一碟臊湯,也可直接當早餐吃。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豬血湯

腸粉

廣州腸粉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由泮塘荷仙館創制,因狀似豬腸得名,後流傳到潮汕地區。潮式腸粉是直接在蒸屜中平鋪一層米漿,蒸成粉皮,故皮比布拉腸粉厚,再加上生菜、鮮菇、金針菇、蝦仁、雞蛋、牛肉或豬肉做成的餡料,蒸熟、捲成豬腸狀、放入盤中,澆上生抽、臊湯和蠔油製成的醬汁,最後撒上潮汕特有的菜脯粒(蘿蔔乾丁),鹹香入味。有很多腸粉店不滿足於普通的腸粉,除了提供各式餡料外還在米漿上下功夫,用黑(潮音讀烏)米代替白米或者在白米漿中加入鮮榨的胡蘿蔔汁,做成烏米腸粉和胡蘿蔔腸粉,也別有一番風味。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腸粉

打冷

可能有很多潮汕人也不懂“打冷”的意思,其實是指潮汕大排檔經營的冷盤熟食,一般是潮汕人晚上吃粥(也有米飯)或夜宵喝酒的地方。大排檔主要有四類菜式:一是提前烹飪好的海鮮,如炒田螺、炒蛤、薄殼米(海瓜子肉)和魚飯(一籃子煮熟晾涼的魚)等;二是滷水類,如滷鵝、滷肉、滷豬腳和豬大腸等;三是醃製品,如醃蝦姑(皮皮蝦)、醃蟹、血蛤、鹹菜和菜脯等;四是熟食類,排成一排的小砂鍋裝著煮好的茄子煲、豆腐煲等,只要在爐子上加熱一下就能上桌。除了固定菜式之外,還有時蔬以供現炒。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打冷

其實打冷這一叫法最初是在香港流行起來的,關於其起源的說法繁多,也無從考量。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一種說法是“冷”指潮汕大排檔賣的冷盤,“打”則有吃的意思,如宋元小說中常出現的打尖、打店,所以打冷就是到潮汕食店吃潮汕食品。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魚飯

02

各種粿

/ 形形色色的精緻小食/

紅粿桃

紅粿桃以前是過年拜神或祭祖的供品,因此較為精美。但現在只要想吃,在粿品店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將大米磨成粉末狀,加入澱粉、熱水、食用紅色素和食用油揉製成麵糰,取一小塊粿皮包入提前燜好的糯米飯(糯米飯里加了豬肉、蝦皮、花生米、香菇、蔥花和香菜等),放入粿印裡,按壓好後脫模,一個好看又好吃的紅粿桃就成形了,放在剪成粿型的香蕉葉上,蒸熟即可。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紅粿桃

鼠殼粿

鼠殼粿和紅粿桃的做法差不多,將從田野裡採來的鼠殼草(鼠耳草)煮熟搗爛,用鼠殼草汁給麵糰上色。但白米粉要換成糯米粉,糯米粉做的粿皮更軟黏,做的時候容易粘在一起,所以鼠殼粿的製作難度大一些。鼠殼粿也有鹹糯米餡,但一般是甜餡,如黑芝麻、綠豆沙、黑豆沙。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鼠殼粿

豬撈粿

豬撈粿也叫糕粿,將白米漿裝入桃形的陶瓷器皿裡蒸熟,澆上用油爆炒過的菜脯粒。菜脯粒做得好不好吃是評價一家糕粿的關鍵。菜脯粒有甜口也有鹹口,各具特色。白色的粿挺有嚼勁就是沒有什麼味道,但澆上菜脯粒後,香得不得了,一口氣就能吃上6、7個。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豬撈粿

粿汁

此“粿汁”非彼“果汁”,粿汁是將蒸熟的米漿晾涼後放入鍋中烙幹,再將烙好的粿皮切成三角形的粿角待用,要吃時將粿角和入米漿中煮至稀爛,雖然原料和豬撈粿差不多但口感不一樣,米漿軟糯,粿皮又特別有嚼勁,澆上菜脯粒就是一份不錯的下午茶,也可澆滷湯,加入滷肉、滷蛋、豆腐、豬腸和蔬菜等食材。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粿汁

菜頭粿(蘿蔔糕)

將菜頭(白蘿蔔)刨成絲,加入磨好的米漿和澱粉中,再加入蝦皮、花生米等使粿品更香,拌勻後放入蒸籠中蒸熟,晾涼切塊。菜頭粿的做法和吃法比較多,可以直接煎得兩面金黃,撒上菜脯粒吃;也可以加蛋,撒上蔥花煎一下,蘸白砂糖吃。其實菜頭粿還挺百搭的,煎完外酥裡嫩,可以蘸白糖,蘸酸甜醬,還能蘸辣椒醬。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菜頭粿

03

潮汕甜品

/ 人人愛吃甜/

甜湯

甜品也屬於潮汕小吃的一類,但潮汕地區“人人喜甜食,戶戶功夫茶”,甜品種類繁多,光一碗甜湯就有白果、百合、山藥、銀耳、桃膠、薏米、燕麥、番薯、甜鵪鶉蛋、芋泥和黑糯米等十幾種選擇,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搭配。

甜湯店裡的每種甜品都是精心熬製好後分別盛放,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夏天解暑,冬天暖身。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從左到右依次為西米露、山藥、 黑糯米、紅豆和甜芋頭

草粿

草粿就是我們經常在甜品中吃到的燒仙草。潮汕人愛吃會吃,連野草野菜也能做成各式美食,仙草加水熬製10小時左右後濾去廢渣,勾兌入地瓜粉漿,冷凝後即成了果凍狀的草粿,吃的時候澆上一勺白糖,非常解暑。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草粿

豆花

你知道嗎,潮汕豆製品的叫法和外地不太一樣,潮汕話中的豆腐是豆花的意思潮汕話豆乾指的才是平常吃的一塊塊的豆腐,而豆乾在潮汕話中被稱為香腐。在潮汕很多賣豆花的商家仍用石磨磨製原料黃豆,做好的豆花裝在大木桶裡沿街叫賣。潮汕的豆花比較稠,湯不是很多,香濃綿膩。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豆花

米錢

汕頭的隆都米錢長的像大湯圓,用料也差不多,只不過米錢是將糯米皮煮熟後再包入等黑豆沙、芋泥或冬瓜冊(冬瓜糖)等餡料,不用煮,撒點爆炒過的蔥花或裹點白芝麻就可以直接吃,細膩香甜不粘牙。

潮汕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