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房地產下半場這個命題,就一直備受爭議。2014年,前腳鬱亮喊出的“白銀時代”,表示房地產已經度過了最黃金的歲月,後腳譚華傑就祭出“大週期小週期”理論打臉。

到2017年,房地產依舊紅紅火火,孫宏斌順勢跳出來說,現在是“鑽石時代”,中國樓市還能再火10年,似乎隔空喊話鬱亮臉疼不疼。

2018年,突然一夜入冬,萬科未來3年目標是“活下去”,碧桂園暫停拿地,各大房企開始裁員的新聞也不絕於耳,又到了討論房地產下半場的時候。

事實上,這個下半場,不是市場的下半場,而是開發商的下半場。

— 01 —

真假“去地產化”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來沒有一家房地產公司,稱呼自己為房地產公司。比如說,“萬科”不叫“萬科房地產”,而叫“萬科地產”。

有趣的是,中介公司,也不喜歡稱呼自己為中介公司,比如說,“鏈家”會叫自己“鏈家房產”。

中國人講究“師出有名”,對名字的細節,也極為講究。開發商,把自己稱為“地產公司”,會不會是因為開發商,主要是靠“地”賺錢的呢?這樣理解下來的話,那麼中介公司,把自己稱為“房產公司”也合情合理,畢竟他們確實是靠“房”賺錢。

日前,保利地產,宣佈正式升級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接下來,萬科地產,也極可能,更名為“萬科發展”。近年,從恆大地產,更名為“中國恆大”開始,時代、遠洋、龍湖等18家知名房企,都陸續改名,從名字上拿掉“地產”二字。

看來,精明的大開發商們,都開始想明白,靠“地”賺錢這個遊戲,不那麼好玩了

2018年上半年,各類型城市,就有近800塊地流拍。有人說,土地流拍,說明開發商資金緊張。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起拍價太高,賣地的一方,把自己變成靠“地”賺錢的地產商,於是,地產商只能舉白旗投降。

把名字改了,是不是就完成 “去地產化”?

至少從認知上來看,改名的開發商,是下定決心,不再單純依靠“地”賺錢,但要靠什麼,才能實現持續發展呢?

從保利的新名字來看,或許希望以後靠“錢”賺錢;而恆大,或許是想努力做到“大而不倒”;萬科遲遲沒有公佈新名字,或許還沒想好?

至於跟風去地產化的開發商,或許只是把“去地產化”,理解為“轉型”吧。比如,從單一的住宅業務,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長租公寓、商業、物流、文旅小鎮、產業地產等。這種轉型,當然值得鼓勵,但細細揣摩,似乎又缺乏經得起推敲的邏輯。

於是,更多的開發商,嘴巴說“轉型”,身體卻很誠實——截止2018年8月,僅統計招拍掛市場的權益拿地金額,50家房企,拿地金額就高達12996億。其中,拿地超過200億的房企,多達24家。

說到底,雖然大家都在準備改名字,但終究還是放不下,已經玩順手的傳統房地產模式。標準化、規模化、高週轉,這都是駕輕就熟的技能,從全集團千億,再到區域公司千億,這樣的目標,也早已深入人心。

是不是真的到了非“去地產化”不可的時候呢?

— 02 —

非要“去地產化”不可嗎?

為什麼要從2018年開始?

這就不得不提到,全球最著名的房地產週期研究專家,弗雷德·哈里森。他曾準確預見了1992年,英國房地產的崩潰,及2007年,美國房地產的崩盤,並構建了一套,完美的18年房地產週期理論。

哈里森認為,房價會先上漲7年,然後,可能會發生一個短期的下跌,接著,會經歷5年的快速上漲,再之後是2年的瘋狂(哈里森稱之為“勝利者的詛咒”),最後是歷時4年左右的崩潰。

我們拿全國房地產銷售金額數據,簡單粗暴套用18年週期理論,可以看到,我國在2000-2007年,經歷了7年緩慢上漲,從2008-2013年,開始5年加速上漲,再到2014-2016年,出現2年瘋狂上漲,那麼剛剛展開的2018-2021年,會不會迎來為期4年的泡沫破裂期?

假如我們認同,人類的恐懼和貪婪是相同的,那麼歷史就可能如此簡單重複。

所以,2018年,對於中國房地產行業而言,確實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至少需要開始做出一些變化,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哈里森18年週期:哈里森研究了美國和英國,上百年的房地產發展歷史後,總結出經典的18年週期論——7年緩慢上漲,5年加速上漲,2年瘋狂上漲,4年泡沫破裂

那麼,應該如何來理解,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所處的階段呢?

借用萬科譚華傑的研究理論——從美國、日本及其他很多經濟體的經驗來看,房地產的發展週期,分為大週期和小週期

大週期,經濟快速發展、房價持續快速上漲的時代;

小週期,大週期結束後,進入總體平緩、短期波動的時代。

以美國為例,在1950-2015年期間,美國房價、消費物價指數(CPI)、名義 GDP三條曲線,同漲同跌,可見三者高度相關。

其中,在1980-1982 年之前,三條曲線都呈現總體上行態勢,之後則轉向下行。這個區間,可以看作區分美國經濟“大週期”和“小週期”階段的分界點。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和美國平穩過渡不同,日本在1990-1992年期間,“大週期”轉向“小週期”時,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頹勢持續至今。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大週期轉向小週期,主要是因為“城市化”

完成城市化後,經濟高速增長將隨之結束,住房需求基本得到滿足,新增住房需求減少,存量交易、二手交易,成為不動產市場的主流。

從具體的指標來看,在城鎮化率達到60%之前,名義房價很少出現超過2年的連續調整,且房價累計跌幅一般不超過10%。

1982年美國到達臨界點時,城市化率74%,而1992年日本到達臨界點時,城鎮化率77.6%,所以基本上,75%左右的城鎮化率,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一次性大週期的臨界點。

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8.5%,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後期。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城鎮化率50%-70%,每年可增加0.8%城鎮化人口,城鎮化率70%-80%,每年增加0.6%。

換算過來,我國城鎮化率2020年突破60%,2033年到達70%,理論上,我國房地產行業,仍處在“大週期”發展的安全區域。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幾乎所有在這個階段的國家,房價都經歷了較大的上漲。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但實際上,經過政府一波強力調控,房地產市場熱度驟降——北京、上海的房價,已經出現明顯的下降,深圳、廣州的房價也開始趨穩,就連最牛氣的強二線,杭州、南京也開始出現土地底價成交,個別在售項目,開始釋放促銷、退款的信號。

因為政府也知道,當地價高過房價,房價起碼要漲3倍,開發商才能保證正常盈利。房價的非理性增長,會導致“大週期”提前結束,並且以日本斷崖式下跌為結束。

所以,“去地產化”核心,是放緩房地產的步伐,實現中國經濟的“軟著陸”,從“大週期”平緩過度到“小週期”,保證國家穩健發展

另一個問題又來了,同樣是從城鎮化率來看,不同省域所處階段不同——廣東省高達70%,接近臨界值,而廣西省僅49%,如果全國無差別堅決“去地產化”,則會進一步加大貧富差距。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貧富差距拉大,則會導致房價進一步的失衡。

試想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在城市發展機會均衡的情況下,下崗職工會選擇返鄉置業,帶來社會財富平均分佈的局面。

到2018年,資源高度集中在一線及強二線城市,大家就削尖腦袋,都想在北上廣深,及省會城市買房,從而導致房價的非理性增長。

所以,全國的“去地產化”,必然會因地制宜,最終實現均衡發展——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像是北京、上海這類強一線城市,城鎮化率高達80%以上,已經進入房地產的下半場,房地產的開發銷售基本到頭,需要堅決去地產化。

除去北京、上海,中國絕大部分城市,依然停留在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這也是中國地產“大週期”能延續至2033年的原因,市場可以逐步下沉。

其中,二線城市發展較快,城鎮化率在50-70%,處在中場休息,房地產的開發銷售放緩,在“去地產化”的浪潮中,將面臨房價的結構性調整。

三、四線城市,城鎮化率30-50%,仍在上半場,不僅不需要去地產化,還需做強房地產,推動城市化進程

五、六、七、八線城市30%以下,才剛剛開場,城市在聚核階段,正經歷劇烈的城市化進程。

— 03 —

“去地產化”之後,要做什麼?

綜合來看,在2018年轟轟烈烈“去地產化”的背景下,不同城市的開發商,應對策略也有所不同——

堅守在強一線城市的開發商,面對房地產開發銷售到頭的局面,要加速培養自己在銷售之外的更多能力,要有創新的開發模式,像是辦公、商業、公寓等服務型地產;

佈局強二線城市的開發商,面對不斷提升層級的客群,應該調整地產升級策略,提高做精品項目的能力,講究的是專業上的PK;

而想繼續做大規模的開發商,可以選擇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比拼的是投資能力和成本能力。而三四線城市,對開發商的態度就很曖昧了,怕開發商不來,又怕開發商亂來;

到五、六線城市,在剛起步的市場,需要培育新市場和新能力;再到七、八線城市,又是需要創新開發模式,可能是養老產業,也可能是文旅小鎮。

從“大週期”平穩過渡到“小週期”,美國也經歷過一輪“去地產化”,開發商大體有五個路子——跨物業類別發展;跨產業鏈環節發展;跨地域發展;跨市場類別發展;資本運作發展。

1)跨物業類別發展,不斷順應市場變化而調整

以美國最大的上市地產公司Duke為例,成立於1972年,至今仍是行業標杆。在2008年崩盤前幾年,美國房地產,可謂是貼著行業天花板走,住房擁有率最高的時候,出現在2004年6月,高達69.4%。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以2004年為重大節點來看,Duke地產公司,當年運營收入為7.1億美元,分為租賃和服務兩大業務模塊,其中辦公地產、工業地產、第三方營建的收入佔比最高。

這家開發商也是很拼,不僅做甲方,連乙方的活也攬,開發、營建、租賃及物業管理服務等,不僅不用找乙方,還可以向其他甲方,提供“一條龍”的地產服務。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2004年前,在已建成的項目中,工業地產佔76%,辦公地產佔21%,商業地產只佔3%,醫療項目還沒有開始。

可見,早先Duke是靠工業地產發家,後續為了規避市場風險,開始加入辦公地產,調整企業經營結構,順便插一隻腳去商業地產,和現有業務相輔相成,算是提供增值服務,擴大收入來源。

到了2004年,隨著住宅市場進一步瘋狂發展,Duke地產公司,順應市場變化,進一步調整公司的投資組合,側重於發展辦公、醫療、商業等服務型地產。新開工項目中,辦公地產佔50%,工業地產佔35%,剩下的15%為醫療辦公和商業地產。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2)跨產業鏈環節發展,設計營建一體化,提供一站式服務

美國房地產開發,基本和中國一致,所以整個住宅地產產業鏈,中美差別並不大——諮詢、融資、測繪、規劃、營建、施工、銷售、信貸(面向消費者)、物業評估。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中國大多數開發商,除了管錢,其他基本都會選擇找第三方合作,承建商、設計院、諮詢公司、銷售代理等。

再看看美國利潤率最高的開發商TollBrothers,成立於1967年,1986年起公開上市,在2005年行業達到天花的時候,毛利潤率約在22%。

Toll Brothers,像是高配版的碧桂園,美國大型住宅開發/營建公司中,唯一一個專供高檔住宅,一手包辦設計、營建和運營管理,給美國有錢人一個五星級的家。

旗下有專用的建築設計公司、工程設計公司、生產工廠,集建築師、工程師、土地開發管理和營建施工隊為一體, 有自己特有的設計定製體系

同時,重金打造高度信息化的生產體系——Toll綜合系統(TIS),用於房屋配件製造控制與配送系統。如果項目距離工廠較遠,為了節省運輸成本,Toll Brothers會委託項目所在地,附近的第三方進行房屋配件生產。高度信息化,不僅保證異地生產的質量,還便於集團遠程監控。

不僅如此,Toll Brothers還設立了四個獨立的下屬公司——房屋信貸、產權憑證、物業保安、智能社區,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從Toll Brothers財大氣粗的成功經驗中,值得借鑑的是,在保持住宅開發作為主營業務的前提下,可以去發掘並逐步拓展,所處產業鏈中,聯繫緊密且互相支持的業務領域,藉助投資業務組合之間的協同效應,維持有重點的多元化戰略平衡,達到提高經營效率的作用。

3)跨地域發展,進軍全國,集中囤“好地”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裡的投資道理,大家都爛熟於心,但當所有的籃子都在同一輛車裡,翻車的時候,所有籃子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還是以專做有錢人生意的TollBrothers為例,他們有選擇地佈局全國價值昂貴的區域,堅持只在“好地段”拿地。從2004-2005年的營收對比來看,Toll Brothers在大西洋中部的銷售收入增長了64%。

美國的大西洋中部,相當於北京和它的18環,由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新澤西州,馬里蘭州,西弗吉尼亞州,特拉華州和弗吉尼亞州七個州組成。首都華盛頓特區也位於此區。

也就是說,這個開發商,在首都片區的銷售收入,一年能漲64%,吃環北京生意的華夏幸福,都沒這麼牛氣。就是有翻車的可能,首都的籃子也是最穩的那個。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首都的地,現在當然沒那麼好拿,

不過多囤地、囤好地也是老生常談,就是選擇經濟較為發達、住宅需求旺盛、人口增長較快的地區,有利於分散風險和產生規模效應。

4)跨市場類別發展,面對各類細分市場,多元化開發

美國“嬰兒潮”一代,約佔美國人口的1/3,現在54—72歲,儼然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龐大的人口群和強勁的財力,帶來旺盛而持久的市場購買力,激發了市場需求層次的多樣性。

加上,美國地域的廣泛性,大型企業,難以覆蓋所有的消費者需求,因此,給中小型企業,留出了細分市場的機會。

在美國top20的開發商裡,均價最高的自然是,專攻高端市場的Toll Brothers,均價最低的KB Home,也同樣值得關注。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KB Home不僅佈局全美15個州,觸角甚至伸到法國。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一開始,KB Home是做低端市場發家,隨著市場多元化發展,該公司的戰略重點,從以前的地域多元轉移到產品多元化

。目標是將產品線,擴展到包括豪華住宅的所有價位的住宅產品,並將公司一半以上的業務,轉移到更高價位的住宅市場上。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在已經進入的市場拓寬產品類型,以更好地滲透到區域細分市場中,而不是將該公司已經擁有的產品,擴張到其它尚未進入的市場。

不僅旨在確保該區域的市場主導能力,而且能夠避免,由於區域戰線拉得過長,造成的企業資源損耗。

5)資本運作發展,重“規模”而快速擴張

美國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都是先後經歷創業期、發展期進行原始積累,隨後便進入資本市場,通過上市融資、設立REITs、戰略併購等手段,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

自90年代至今,美國領先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都獲得了迅猛的發展,資產規模的5倍或10倍的增長,在不到10年的過程中就已完成。

這其中雖然也有有機成長,但最重要的是,利用美國低利率環境,頻繁通過併購實施戰略擴張。例如,D.R.Horton通過17次併購,資產規模增長10多倍。


官宣:2019年,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下半場


在1994年到2002年之間,Horton公司接連買下了17家公司,這一階段瘋狂的收購,使公司規模翻了一番,旨在擴大覆蓋面及拓寬產品線。這樣雷厲風行的收購,就像現在的孫宏斌一樣。

通過收購,與這個市場上最強的企業合作,並給其提供工具和資源,然後力爭成為市場第一。這樣的併購,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及考核——

1)有一定規模、較高質量的土地儲備及房源

2)與當地政府、有土地的公司有良好的關係

3)與營建分包商、材料商有良好的關係

4)建成的產品在市場已有一定的美譽

5)能夠為公司的住宅總量、或財務報表上的收入等數據帶來立即的提升(這對與分包商或材料供應商談判時有利)

6)能帶領Horton公司打入某市場

就這樣,在依靠有機成長,遇到瓶頸的時候,

公司能通過戰略併購與結盟,進行行業縱向擴張和地域性的橫向擴張。


小 結


綜合來看,目前中國房地產,仍處於“大週期”的安全階段,然而,隨著近年房價非理性增長,有可能會導致“大週期”提前結束,出現斷崖式下跌。

所以,去地產化刻不容緩,通過放緩房地產的發展,實現中國經濟的軟著陸。但同時,中國不同城市的發展週期不同,去地產化需因地制宜,最終實現均衡發展。

由此,不同城市,開發商的側重也不同——

一線城市,要有創新的開發模式

二線城市,PK專業能力

三四線城市,比拼投資能力和成本能力

五六線城市,培育新市場和新能力

七八線城市,也是需要創新的開發模式

所謂的地產下半場,其實只是針對開發商,開發模式的下半場。借鑑美國開發商應對“去地產化”的5大方法,只要用對了開發模式,市場永遠都在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