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國企改革是改的什麼?

峰值豐富


國企改革,最核心的問題是,要通過改革,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並在競爭中增強企業活力。如果活力得不到增強,就可以認為是改革沒有成功,至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也正因為如此,在國企改革座談會上,提出了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極端重要性的論述。所謂微觀市場主體,就是指企業,指正在面臨改革和正在推進改革的國有企業。

事實也是,所以要推進國企改革,就是因為通過改革,國有企業的活力得到了增強,作用也得到了進一步發揮。那麼,怎樣的改革才能激發國有企業的市場活力呢?最重要的就是對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將不適應市場要求的傳統習慣改掉、對制約企業發展的舊體制舊機制進行改造、讓其他所有制資本參與國企改革,形成混合所有制格局。所以,國企改革一定要開明開放,要拿得起、放得下,既要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也要調動其他所有制資本的參與積極性,形成國有與其他所有制資本的聯合與協作,形成互動效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死灰復燃,更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釋放國企改革紅利,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維護經濟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所以,在國企改革上不能再有懶怠和鬆懈思想,要敢於打破傳統體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競爭需要的新型機制。

當然,維護國家利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國企改革過程中必須把握好的一條原則,而且是剛性原則。這也是上一輪改革以來,總結出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切不可為改革而改革,放鬆對國有資產的保護。同時,要維護好員工利益,不能再出現上一輪改革中損害員工躲閃的現象。


譚浩俊


國企改革,已經討論實驗了三十八年,可以說三十六計、十八般武藝樣樣試過,成績、亮點很多,缺憾也不少。國企改革問題,即使不是頭號問題,也絕對是頭號難題。

四十年來,黨委集體負責制到廠長經理負責制,老三會到新三會、全民集體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傳統企業管理到上市公司治理,人類歷史上有的經驗辦法,我們都拿來試過,回顧前四十年的歷史,一言以蔽之,至今沒有解決好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關係問題。

社會上有不少人把問題歸結於所有制,質疑和動搖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怒其不爭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是治病的藥方未必對。

對比一下私營經濟,其優勢主要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高度統一。反觀國企,所有權架空,經營權背離代理人制度,崽賣爺田的問題突出,是當下社會焦點。

曾經實施過的企業轉制,就是給本就架空的所有權動手術;曾經實施過的企業下崗分流,更是頭疼醫腳的偏方;效果不好,副作用還很大。

關於國企管理的大方向是有社會共識的,那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現代企業治理。有爭議的是如何做。

現代企業制度的優勢是什麼?當然是企業發展活力的充分釋放。其根本特徵,則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準確定位、有機協調,相得益彰,各得其所。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團隊的作用充分發揮,工會在勞資協調中的作用也有保障。

我們改到今天,還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國有企業目前是在國資委之下普遍建立了新三會,但是換湯不換藥,三會和經營班子根子上同出一脈,微觀上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離,宏觀上所有權仍然架空。

混改被當作新特效藥頗受青睞,但其療效有待觀察,一是因為非公經濟成分在混合所有制企業裡能否發揮作用有待觀察,二是非公經濟願意進入混改企業的積極性是存疑的。作為一種在企業所有制上用藥的辦法,其療效明顯是有限的。

國有企業黨委和工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也是重要的優勢,這是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必須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在落實所有權上黨委和工會不能缺位。

改革的重點還是要回歸到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落實所有權、放開經營權這三位一體的關鍵上來。

大眾所詬病的焦點是國企經營者違背代理人規則,把私人利益凌駕於所有權人利益之上,或者尸位素餐,或者貪汙腐化。根本的原因就是所有權缺位。只能依賴國資委的行政管理和黨委及其監察體系的監督,限於管理資源和管理幅度的有限性,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節奏重複交織。

這些問題難以一蹴而就,個人以為,現階段可能比較務實的突破點有以下:

一、從國企頂層將管資本與管運營分開。

二、推進依法治企,將黨委的統一領導和工會的輔助作用從組織和制度上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裡予以安排。

三、砸三鐵,尤其要注意不是從基層幹部職工下手,而是要從國企高層建築開始,過去每每念歪經,引起社會問題,就是因為改革的操刀者,也就是國企高層建築每每禍水下移,將基層職工作為背鍋俠買單者。

四、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

一切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我們今天談的各種改革,如果仍然是既得利益者操刀實施,必將又淪為笑話。


不覺有閒情


以前是國營單位,後來是國企單位,再後來是混合所有制了。

國營單位所有制性質是全民所有,國企是國家所有,混改之後就是國傢俬人所有。

改革的目的就是降低國企中國家資本的比例,將一些業務引進私有資本,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

這些被混改的業務肯定是賺錢的業務,不然沒人會投錢進去。

說直白點就是把國家的企業中最賺錢的部分,讓外資以及一些私有資本進來,大家一起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漲價。因為資本是逐利的。

比如教育,醫療混改,各種資本進入,服務水平沒跟上但價格卻漲上去了。

在目前的國內環境下,私有資本入住的行業都差強人意。食鹽行業混改後,假鹽,化工鹽,快被曝光。以前國家控制的時候是極少出現的。

混改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資本畢竟是逐利的,加上監管的薄弱,盲目加快,帶來的就是假貨多,價格貴。


山野鬼事


國企改革:不能以讓職工買斷,分流或者下崗為手段達到精簡人員的目的。要充分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跟利益,要讓職工有歸屬感,安全感。具體改革如下:1.精簡機關人員,合併機關部室,把富裕的機關人員充實到基層中去。2.企業內部要整合,做大做精做強優勢產業。3.改革薪資,工資側重傾向於於基層,辭退外僱工,調動工人的積極性,讓工人主動學技術,主動承擔起崗位職責。4.降低成本,辭退外僱工 外僱隊伍 以及租賃設備,自己能幹的堅決不外僱,減少費用,精益管理。從人員,機械,材料,設備,財務等方面加強管控,合法合規。5.壓縮管理層級,實行扁平化管理,縮短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6.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實現聘任制,打破職務待遇終身制,三年一個期限,期限到了重新競聘職務,如競聘落選,則待遇取消。7.加強頂層化設計,戰略規劃要科學,打造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大型企業!讓企業可持續發展,讓職工收入越來越好,企業越做越大!


煙火30758221


國企改革有幾種結果:

一、職工下崗分流,管理層權利進一步加大並享受高薪,大量僱用聽話的臨時工。企業效益維持現狀或惡化。

二、私人參股中小國企,私人老闆佔股50%以上,工人下崗分流,管理層個人分有股份並受聘擔任高層管理人、享受工資和分紅。企業效益看老闆本事和良心。

三、私人參股大型國企,國企佔股份優勢。管理層權力增大並高薪及分紅,私人老闆掏錢不主事。企業效益看是否壟斷企業和國家給政策。

好像以前好多是這樣。以後的改革但願有改變。


岫溪閣


國企改革等於職工下崗、分流、自謀出路,後來的分立破產、脫僵治困、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後還是下崗、分流、內部退養(內退)自謀出路,最後把國企改成私企,所有權歸管理層所有,職工還是下崗、分流.......。


瑞24196584


國企改革改的目的,應該是讓企業領導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企業管理的更透明,更民主,分配收入更趨於公平,降低收入的巨大差距!使職工監督讓企業領導更加自律。總之,國企改革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而不是讓國有資產都裝進企業領導的腰包和讓大批的企業員工下崗失業。而後那些領導們一卷鉅額財富逃離國外。


大聖奮起


我覺得國企改革最重要的是甩掉了包袱, 有微利的改給了私人,很多富豪就是國企改制轉為私人而發家的。我原先廠是管理不善而成微利的廠,結果上級要在原廠址開發房地產而調了個虧損廠人來管理,虧損廠長發了地產財,上級部門經理因開發十幾家下屬企業廠地房地產有功調到市國資委當主任孒。改革的初衷是好的,要打破大鍋飯,調動員工積極性,增產降耗。但是到後來很多地方變調了,投機鑽營的人富了踏實肯幹的人吃虧了。給我國製造業沒有起到促進作用。現在的壟斷國企人浮事,效率低下,根本沒有達列改革的目的。


手機用戶54641070889


國企改革不是簡單的股權改革,更不是私有化。國企改革的核心就是突出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工人的積極性。特別要提高一線工人和技術工人的薪資待遇,精簡管理層,限制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管的薪資和權利。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建立有效的職工進出機制,營造良好的人才培養個成長的環境。切實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是企業更有活力和競爭力。


塵世浮萍9


1.實質是想改變效率與思想,以前企業一直是政治為主,現在逐步改成以市場為主,國企不靠壟斷、不靠補貼很多不是賺錢,近些年很多國企投入巨大,但效益不佳(與世界企業比較)、人員眾多、無償佔有資源、效率底下、尋求照顧、實際已經是民眾的負擔、國家的負擔……

2.就拿鋼鐵來說,沒有國際企業對比,一直以為是真正的宇宙大強,逐步發現產品造價高……

有些國企佔用土地、資金巨大,但產出很是一般,比如汽車工業,有了私企、合資的對比、才知道其弊病有多大。

3.還有金融業,現在很多股份銀行、合作銀行,網絡金融……,對舊銀行產生巨大壓力,尤其像微信支付出現後,更明顯的看出國企銀行的守舊、自傲、壟斷……

4.國強改革是把國有經濟向市場經濟推動,讓企業不再是靠補貼、靠政策、靠扶持發展,國家希望其成為世界級大企業。

5.汽車工業看出國企的真實能力;手機工業看出私企在世界市場的活力,國企改革是想把國企改造成向手機企業那樣靠自己、靠競爭、靠科技、靠創新、靠拼搏……去引領世界經濟,但很多國企市場思維太淡了,抱怨太多了,以前的嬌慣太根深蒂固了。

6.也有很多國企改革的非常成功,如建設橋樑、公路、鐵路、港口、機械的大中型國企,他們已經是世界一流企業,這離不開這類企業的奮進、與時俱進、艱苦付出。

7.還有很多國企留著原地,盲目、抱怨、這類企業必然被歷史淘汰,不淘汰就是民眾的負擔,就得靠大家繳納稅費供養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