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

雲臺二十八將(九):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上)

公元24年,王莽篡漢後被殺,天下共尊劉玄為主,是為更始帝。劉玄驕奢淫逸,手下將領橫暴天下,導致天下大亂,群雄紛紛而起。此時撫慰河北的劉秀趁勢而起,誅殺王朗,誘殺更始帝幽州牧苗曾,尚書令謝躬,與更始帝分庭抗禮,逐鹿中原。

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

劉秀平定王朗叛亂後,緊接著兵不血刃的誘殺了劉玄將領苗曾謝和躬,解決了北方的威脅。劉秀開始與手下將領謀劃爭取天下,此時劉秀僅僅佔據河北之地,南邊有朱鮪三十萬大軍,東邊齊地已被張步平定,而西邊是劉玄的大本營。此時關中正在進行著一場殘酷的戰爭,赤眉軍已經攻入武關,與王匡劉松等人率領的漢軍進行著殊死搏鬥,而鎮守洛陽的朱鮪、李軼,鎮守南陽的王常,以及鎮守荊州的李通都沒有馳援關中的意思,大有作壁上觀之勢。

劉秀斷定劉玄必敗,他想趁機吞關中,而河北還沒有完全平定,自己需要鞏固好自己這個大後方,為爭奪天下做基本。但是奪取關中對自己的誘惑又很大,所以需要派一名將領獨自領兵爭奪關中。領兵的人必須滿足三點,一對自己絕對忠誠,二能力強,三威望高。滿足這三點的只有一人,雲臺第一將鄧禹。

鄧禹年十四而能誦詩,非常有才能,在長安遊學時與劉秀相識,併成為非常好的朋友。當得知劉秀安撫河北時,就一個人從南陽趕到河北,追隨劉秀。鄧禹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劉秀當皇帝。並且直言不諱的對劉秀說,“但願明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這正好說到了劉秀心裡,自從大哥被殺,報仇與奪天下就一直縈繞在劉秀的心頭,但劉秀知道自己需要剋制在剋制,以至於讓人覺得冷血而無情。劉秀知道和鄧禹在一起不用把自己偽裝起來,偽裝成劉玄的忠臣,劉秀太久沒有敞開心扉了,見到鄧禹後可以把那些裝在腦子裡的可怕的想法都說出來,所以經常留鄧禹夜聊,一夜一夜的謀劃起兵,奪天下。從鄧禹來到劉秀身邊起,鄧禹就成了劉秀這個團隊的二把手,劉秀手下的將領很多都是鄧禹舉薦,並且被舉薦的人都過了的才能,所以鄧禹在這些人中的威望非常高。

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

劉秀學當年劉邦的故事,中分麾下精兵兩萬給鄧禹,讓其自選將領,率兵西進。鄧禹從追隨劉秀到領兵統屬一方僅僅用了一年時間,此時這個年僅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成竹在胸。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打的是一場沒有後方的戰爭,異常艱難,所以他不敢大意,每一步都非常小心謹慎。

鄧禹從箕關攻破河東郡,這一仗打了十天,獲得了數千輛車,得到了大量補給。河東被鄧禹攻破後實質上劉秀就已經和劉玄徹底撕破了臉皮,劉玄馬上組織大軍討伐鄧禹。劉玄的先頭部隊樊參帶領幾萬人討伐鄧禹,被鄧禹一舉消滅。消滅樊參後鄧禹並沒有得到喘息,而是一場生死決戰。

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

王匡帶領十萬大軍向鄧禹殺了,鄧禹本來帶來的軍隊就不多,也就五萬人左右,西征以來打的幾場仗雖然都大獲全勝,但是殺人以前自損八百,而自己打的又是一場沒有後方的戰爭。王匡的軍隊軍士正盛,雙方交戰的第一天就打的天昏地暗,結果鄧禹大敗。鄧禹手下紛紛勸鄧禹收兵,連夜遁走。但是鄧禹明白如果此時逃遁那無異於自殺,那將是兵敗如山倒,將會被別人向切西瓜一樣斬殺。

所以鄧禹決定死戰,那還存在一絲希望。本來王匡再接再厲可以一舉殲滅鄧禹的,因為鄧禹的兵勢已摧,已經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是王匡很有意思,因為第二天是六甲窮日,王匡覺得出兵不吉利,就等了一天。鄧禹沒想到王匡會這麼二,這一天的時間給了鄧禹喘息的機會。鄧禹將部隊重新編排,將打殘的部隊解散重組,使部隊重新恢復戰鬥力。

王匡萬萬沒想到這一天的時間葬送了自己,第二天王匡集合大部隊進攻的時候,鄧禹先讓軍隊在營地內堅守不出。等王匡軍隊到附近的時候,在一起鼓譟而進,結果王匡的先頭部隊被打的大敗,直接影響了後面的部隊,兵敗如山倒,有的人還不知道咋回事呢,看著前面的部隊跑回來了,自己也跟著跑。結果這十萬大軍毀於一旦,鄧禹大獲全勝,這一戰雖然沒有昆陽之戰驚險,但也是足以彪炳史冊的了。

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

此時劉秀在河北稱帝,封鄧禹為大司徒,封贊候,鄧禹時年二十四歲。

鄧禹並沒有因為拿下河東而停滯不前,他知道前面還有很多仗要打,劉秀對他的期望也很高,但是他需要解決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糧食。

雲臺二十八將(九):用兵堪比韓信,計謀不下張良,終因君臣失信而失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