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佛系青年看什麼 NO.5

《禪境宜春》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以來,逐漸與本土文化相結合,成為中國化的佛教文化。而佛教中國化的最典型代表就是禪宗。

禪宗提倡“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卻留下了一千多則公案故事。禪宗公案,簡短卻富有“機鋒”,有趣卻難以理解。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所以,當禪風君看到《禪境宜春》這部紀錄片時,內心是驚歎的。這是一部講述禪宗公案故事和禪宗起源的文化類影片,也是我國首次以電影形態紀錄禪宗文化的作品。

201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好萊塢中美電影節上,《禪境宜春》榮獲金天使獎年度最佳中國紀錄片。2015年,該片又在國內唯一的國家級專業紀錄片節——“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得最佳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獎。

到底怎樣才是禪宗公案的正確打開方式呢?影像又能如何弘揚禪宗的思想文化呢?讓我們一起通過這部特別的紀錄片來了解一下。

關鍵詞:禪宗、宜春、公案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與佛有緣的神奇土地——宜春

沿著蜿蜒曲折的古道盤旋而上,穿過崇山峻嶺之間的密林,你可能會在這裡發現一座古寺,偶遇幾位僧人。這大約就是所謂的“天下名山僧佔多”,而在古代,綿延的山間更是深藏很多法門龍象。

江西宜春就是這樣一方雲集了諸多佛門淨地和高僧大德的神奇土地。宜春被譽為中國“禪都”,禪宗“一花開五葉”,其中溈仰、臨濟、曹洞三宗都溯源於這裡。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對禪宗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同樣發生在宜春。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故事,就從紮根在這片沃土上的名山古寺開始。

千百年前的歲月,後人也許無法得見,但是歷史留下的刻痕依舊十分矚目。仰山的棲隱禪寺、九嶺山的寶峰寺、洞山的普利寺、百丈山的百丈寺…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映照的正是禪宗的歷史。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唐朝末年,戰亂紛紛,許多中原百姓避亂南遷,深入高山密林、地廣人稀的湘贛等地。當時,一位法號道一的禪僧遊方至宜春。他俗姓馬,被後世尊為馬祖道一。

隨著馬祖道一的到來,禪宗一花五葉的種子開始播撒在這片土地上。他在江西建立了數十座叢林,其中宜春有11座寺院。如此弘法功績,與馬祖道一的修行和禪學思想不無關聯。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12歲就出家的馬祖道一

有著堅毅的性格

坐禪十分用功

有一天

他的師父懷讓禪師問:

整天打坐是為了什麼?

道一回答:

我想成佛。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懷讓禪師不由分說

拿起一塊磚在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不解,詢問師父

懷讓禪師說:

磨磚是為了做鏡子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道一更加困惑了

懷讓禪師解釋道:

磨磚不能成鏡,

坐禪又怎能成佛?

這就好比有人駕牛車

車不走了你是打車還是打牛?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

如果是坐禪,禪不在於坐臥的形式

如果是坐佛,佛沒有固定的形象

佛性無處不在

如果執著於坐相,就是背道而馳

或許是六祖惠能的禪風傳承發揚,或許是懷讓禪師的教誨令他醍醐灌頂,馬祖道一時期的禪風形成了濃重的“生活禪”特色——把禪修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

胡適在《論禪宗史的綱領》一書中寫道:“禪宗道家自然主義的成分最多,只有到了宜春,到了道一門下才終成正統,可稱’中國禪’了。”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馬祖道一的徒弟百丈懷海,是為中國禪宗訂立“叢林清規”的高僧。如今,位於宜春百丈山谷的百丈禪寺最初就是由百丈懷海創立的,而在那附近的野狐巖則讓人自然聯想到著名的禪宗公案——野狐禪。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有一位方丈為信眾說法

有人問他:

大修行的人會不會落入因果報應中

方丈回答:不落因果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這位方丈轉世後變為一隻狐狸

一天,狐狸化為一位老者

向百丈懷海問道:

大修行的人會不會落入因果報應中

百丈懷海答:不昧因果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老者說:我頓悟了

說完他就消失了

百丈懷海來到後山

發現了一隻死去的狐狸

於是用佛教的葬禮埋葬了它

相傳,現在的野狐巖埋葬著這隻狐狸

野狐禪意為非正規、非正統的說法和做法,當年的佛門正流弊著這種“野狐禪”。有感於此,百丈懷海親自訂立了“禪門規式”,用以規範僧團,這就是後來的“百丈清規”。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百丈懷海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認為:勞作也是一種修行。自此,“農禪並重”的思想傳承至今依然為許多叢林所堅守的傳統 。宜春的山林間、農田裡都曾有過百丈懷海辛勤勞作播下的種子。

直到百丈懷海的弟子慧寂禪師在雲霧繚繞的大仰山弘法佈道,這裡開始誕生出了禪宗一花開五葉中的第一葉——溈仰宗。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如今,世人皆知的“仰山禪茶”就是發源於此,勞作與禪茶的結合令仰山茶林成為歷代人心之嚮往的修行勝地。而說到禪茶,大家最為熟悉的恐怕就是“吃茶去”的公案。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相傳有兩位僧人來到趙州

向禪師請教什麼是禪

禪師問其中一位僧人:

“你以前來過嗎?”

僧人答:“沒有。”

禪師說:“吃茶去。”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然後,禪師問另一位僧人:

“你以前來過嗎?”

僧人答:“我曾經來過。”

禪師又說:“吃茶去。”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這時,禪師身邊的法師問:

“怎麼來過和沒來過的你都讓他吃茶去?”

禪師對這位法師也說:“吃茶去。”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生活中有茶

茶中亦有禪

凡事都要自己去實踐體會

公元861年,宜春洞山迎來一位禪師,在此結廬建寺、開壇授徒,他就是曹洞宗的締造者洞山良价禪師。那一年,良价禪師在這山間涉水過溪,逢渠開悟:“我今不是渠,渠今正是我。”

曾獲得最佳中國紀錄片《禪境宜春》講述了哪些高僧大德的故事

而發源於宜春的另一個宗派則是臨濟宗,其開創人為黃檗希運禪師,是禪宗一花五葉的第三葉。因此,宜春素有“五百里禪宗祖庭長廊”的美譽。

宋代開始,江西宜春開始以“江南選佛場”的美名蜚聲禪林,而在今天,宜春依然是著名的“禪都”。《禪境宜春》正向人們全面展示這座現代化都市的佛教文化傳承。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唐颯所說:“《禪境宜春》無論從拍攝、製作、音樂等各方面,在中國文化類紀錄片製作上都可稱上品,但拍禪、學禪、修禪,對禪的理解永無止境,對紀錄電影的創作提高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