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在和康熙的較量中,明明已經占據了軍事優勢,爲什麼還會失敗?

第一軍情


歷史上的三藩之亂,其實是被康熙皇帝給逼反的。最早的時候也並不是三藩,而是四藩。廣西還有一個

定南王孔有德,他被李定國打死之後,因為他沒有兒子繼承王位,於是定南王的藩國被撤銷。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清朝對前明降將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兔死狐悲,用完就甩。



吳三桂起兵

到了康熙十二年三月,這一幕再次上演。平南王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但他同時希望把他的平南王爵位留給自己的兒子尚之信。康熙最後批准了尚可喜告老還鄉的請求,但是平南王的爵位不允許尚之信繼承,並且還要尚可喜儘快遣散部眾。雖然康熙沒有明說撤藩,但實際上跟撤藩也沒什麼區別了。廣東的藩王被撤,吳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當年七月,吳耿二人試探性的上了一道奏疏,請求康熙撤藩。沒想到康熙直接就同意了!並且派還人赴雲南、廣東、福建,辦理撤藩事宜。

當年九月,朝廷的撤藩詔使到雲南,撤藩看來是不可避免了。吳三桂因為弄假成真,憤憤不平,陽為拜詔,陰裡籌謀舉事。便於十一月二十一日,殺掉了前來接任的雲南巡撫,公開宣佈叛亂,並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髮易服,旗幟皆白,致書天下,煽動反清,各地藩王先後響應, 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三藩造反之初,清朝的滿蒙漢八旗約十八萬兵力,其中十萬駐守北京,另外八萬監視各地的四十四萬綠營兵。清軍總兵力六十萬出頭,而三藩加起來一共十二萬。並且吳三桂起兵的時候,耿精忠和尚之信都還沒有起兵(尚可喜不反清)。所以吳三桂最早就沒打算造反,否則他也不可能從七月份上疏,九月開始撤藩,一直拖到十一月才正式起兵。他也是被清廷逼得太緊,只好硬著頭皮反了。

反清聯軍的短暫勝利

吳三桂起兵後,康熙做出了四道部署。第一是馳詔停撤廣東平南、福建靖南二藩,專心對付吳三桂;第二是委任廣西將軍孫延齡為撫蠻將軍,令其統兵固守廣西,側擊吳三桂;第三是令西安將軍瓦爾喀率兵赴蜀,封鎖吳三桂入川的路線;第四是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和都統巴爾布、都統珠滿,分別駐守荊州、常德和嶽州三處,以阻擋吳三桂東出湖廣的路線。力圖將吳三桂封死在雲南高原,徐圖消滅。

康熙的計劃應該說還是很合理的,但是吳三桂畢竟是老將。他起兵後,直奔貴陽,奪取了貴州。逼迫雲貴總督甘文焜自縊,貴州巡撫曹申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提督張國柱等向他投降。拿下貴州後,吳三桂分兵兩路,以王屏藩部攻四川,自己率主力進攻湖南。僅僅才幾個月,康熙部署的湖廣防線就被吳三桂基本摧毀,吳軍佔領了大半個湖南



(三藩之亂早期形勢)

眼見吳三桂連連得勢,駐守廣西,負責側擊吳三桂的孫延齡立馬倒向吳三桂,他自稱安逆大將軍,攻陷梧州、平南、潯州、富川諸地。福建的耿精忠也公開造反,攻陷全閩,隨後約吳三桂合兵入江西。吳、耿兩軍夾擊江西,攻佔了30多個州縣。

此時的清朝,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憂方面體現在朝廷無人可用,滿洲八旗根本沒有能用的將領,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綠營身上;

外患除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之外,陝西的王輔臣也反了,青海和新疆的準噶爾擁兵自重,塞外的察哈爾蒙古出兵攻北京,東北的沙俄也虎視眈眈。如果此時吳三桂敢跨過長江,不說拿下北京,即使拿下中原,滿清的根基也會被動搖。

清軍的反擊

吳三桂在拿下湖南後,暫停了繼續北進,轉而希望和清廷談判,乞求劃江而治,被康熙一口回絕

。並且還將吳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質的的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一併處死。堅定了不和談的態度。因為此時的清軍在盤面上仍然佔有優勢,吳三桂雖然拿下了湖南、貴州、四川廣西和陝西、江西的一部分,但是關鍵的江浙財賦重地始終沒有拿下。這就給了康熙絕地反擊的機會!

當時吳三桂有二十二萬人(本部四萬,從川黔湘桂四省兼併十六萬),但主要都是臨時投降加入的。與他對峙的清軍也是二十二萬,其中八萬人部署在川陝,十四萬部署在湖廣。這些清軍都是戰鬥力豐富的老兵,而且康熙看家的十萬八旗兵還沒有調動。所以才會康熙有恃無恐,堅決跟吳三桂死戰。

雙方對峙數月之後,反清聯軍一派首先出現了內訌。盤踞在臺灣的鄭經沒有聽從吳三桂的建議(讓他北上偷襲東北或浙江),而是自作主張進攻福建的耿精忠,導致耿精忠不得不調回北上的兵力,回撤福建跟鄭經開戰。並且廣東的尚之信仍然還在觀望,沒有參加叛亂。

反清聯軍的這個內訌,讓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機會。他重新調整部署,

在西線穩重吳三桂,以東線的福建、浙江、江西為主戰場,調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進攻東線的耿精忠和鄭經。而當時的耿精忠和鄭經,仍然在互掐呢!最後兩個人都被清軍壓制,與吳三桂中斷了陸路聯繫。

耿精忠和尚之信降清

在分割耿精忠和吳三桂之後,清軍又以靖逆將軍張勇、陝西總兵孫思克、定西大將軍董額為主帥,三路大軍由陝西出擊,分別進攻甘肅的王輔臣和四川的吳三桂軍。

然而還沒等清軍進攻,吳三桂這邊也出了內訌

康熙十四年六月,叛清降吳的孫延齡攻打梧州失利,被清軍重挫。這件事導致孫延齡反清的信心遭到動搖,他在反覆考慮後,決定再次投降清朝。此事被吳三桂知道後,派自己的從孫吳世琮領兵進駐桂林,殺掉了孫延齡。於是反清聯軍方面又少了一員大將。

康熙十五年,清軍在東線高歌猛進,收復了整個浙江,還攻入了福建。這個時候,鄭經還在耿精忠後方搗亂。雙方在漳、泉二府激戰,耿軍戰敗撤退,鄭經盡奪漳州、泉州等地。康熙乘此時機,果斷下旨令清軍全軍出擊,趁虛入閩作戰,盡殲耿軍幾萬精銳。耿精忠在前有清軍進逼,後有鄭經搗亂的情況下,無奈的向清軍請降。康熙恢復了他的靖南王爵位,讓他率所部隨清軍征剿吳三桂。於是,耿精忠一路被平定。

不久後,清軍擊敗了鄭經軍,收復了漳、泉各地。浙江、福建徹底平定

。(鄭經完全就是個大攪屎棍)

耿精忠投降前夕,不知道尚之信這個二貨是怎麼想的。他之前不反清,這個時候突然宣佈接受吳三桂招討大將軍的封號,易幟改服,擁兵反清。但是此時的局勢,已經朝清軍一方翻轉了。吳三桂讓尚之信出兵時,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咋咋呼呼一陣後,居然又宣佈向清軍投降。康熙隨即降特旨,赦免了尚之信的罪。於是,三藩之亂僅僅才兩年多,耿精忠和尚之信兩路都被平定。但是他倆都沒撈到好,最後都被康熙處死了。


吳三桂的最後一擊

東線被完全平定,戰場自然就轉到了吳三桂的西戰場。首先是陝西的董額一路,在克復了秦州、洮州、河州、蘭州、延安諸地後與王輔臣在平涼對峙。吳三桂遣派王屏藩和吳之茂從漢中增援王輔臣,但沒用成功。於是西北戰場暫時形成了對峙局面。

之後康熙令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總理西北戰場。僅僅一個月,圖海就大敗王輔臣於平涼城北。次月,王輔臣降清。王屏藩和吳之茂兩路援軍也被擊退,於是陝西和甘肅兩省也被清軍平定。

隨著浙江、福建、陝西、甘肅全部被平,僅剩的一路就只有吳三桂親自率領的中路軍了。當時吳三桂防守嚴密,兵力雄厚,清軍幾次突擊都不成功。但是吳三桂的進攻也幾次被挫,無法擴張地盤。雙方這麼對峙,拖的時間越久對吳三桂越不利。等到廣東和廣西先後被清軍平定後,湖南便成了一個突出部!清軍分四路從湖北、江西、廣東、廣西進攻湖南。

為了維繫人心、鼓勵士氣,吳三桂將大帥府由長沙轉移到衡陽,並於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在衡陽稱帝,國號大周,改衡州為定天府,定為大周首都,並大封諸將。

稱帝之後,吳三桂決定反擊。當年六月,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並授其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衡陽的門戶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擊斃了清軍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大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的援軍。清軍受次大敗,被迫退回了廣東。

南線反攻大勝之後,吳三桂又親自部署了對廣東、廣西的大規模進攻。以十萬大軍,突入兩廣,收復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區域,大挫康熙和清軍的信心。那個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貌似又回來了。

但還是要實事求是的講,吳三桂在稱帝后取得的勝利,只是區域性的勝利,對整個戰場來說還是於事無補的。這就好比當年李定國兩厥名王,聲勢浩大,但是清軍在總體上仍然佔有巨大的優勢。個別戰役上的勝利,掩蓋不了全局的頹勢。



三藩覆滅

大周軍反攻廣西后不久,吳三桂於八月十七日病死在軍中。周軍大將們商量後,決定密不發喪,退師衡陽,然後派人赴雲南,迎吳世璠繼位。十月,吳世璠迎喪回到雲南,正式繼大周皇帝位。

聽說吳三桂去世後,康熙都笑了。吳三桂是員悍將,但吳世璠才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孩

。大周以幼主為帝,滅亡是必然的!於是盤踞在湖北、陝西的清軍大舉進攻,四川和湖南全部被清軍收復。

康熙十九年,大周政權控制的領土除了雲貴之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所攻佔。其後一年半的時間,清軍先克貴州,再克雲南,三藩之亂遂全部平定。最後再說說二逼青年鄭經,他在昆明被攻克的半年前也病死了。而他所盤踞的臺灣也在兩年後被收復,南方的反清勢力徹底被蕩平。

三藩失敗的原因

三藩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吳三桂在戰略上有嚴重失誤,拿下湖南後沒有盡全力北上,當然他有他的理由,比如湖北江漢平原利於清軍騎兵作戰等。但是吳三桂實力弱,長期對峙對他很不利;二是吳三桂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他一死,大周就完了;三是三藩之間都是各自為戰,被清軍逐個擊破;四是盤踞在臺灣的鄭家和耿精忠、尚之信兩藩全在互坑隊友,在內耗中消耗掉了本來就不強的實力。

不過,以上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我覺得根本原因還是三藩自身的問題。什麼呢?就是三藩的反清決心不堅決!尚可喜就不用說了,他不反清;尚之信屬於牆頭草,誰強他跟誰,成不了大器。耿精忠也是看情況而定的一個人,之前吳三桂拉攏他時,他猶豫不決,後來看吳三桂勢力大,也跟著一起反,但早已經失去時機了。

吳三桂倒是最先造反的,但是他的反清決心也不是很堅決。他如果不是被康麻子逼急了,也不會反清。論軍事才能,他是個傑出將領,但是論政治頭腦,吳三桂根本成就不了偉業。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不會在順治剛死,滿清力量最弱時,喪心病狂到去緬甸窮追並弒殺永曆皇帝。他能把這種鐵桿漢奸的行為做絕,做到誰都不信他的程度,也真的是沒誰了。


Mer86


吳三桂和康熙的較量中,確實一度佔據上風,其最終失敗的原因,不外乎三點:

1. 吳三桂初期遷延不進,錯失好局

2. 隊友太豬,扶不上臺面

3. 對身後事安排不足

在吳三桂起兵之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兵不血刃,取了雲貴全境,短時間內又得到了湖南、四川、兩廣、福建、陝西等地共八個行省和江西、浙江的大部,整個江南半壁,都非清朝所有。

而此時的八旗兵處在整個清朝歷史上的最低潮。當年跟隨多爾袞從龍入關的八旗勁旅已經老去,當年的八旗名將老的老,死的死,整個滿族只有十來萬男丁。吳三桂此時錯判了形勢,因為擔心自己在京城做人質的兒子吳應熊的安危,在大好形勢下,約束諸將不得向前,等著達賴喇嘛去和康熙議和。

吳三桂心裡想的是自己有優勢,滿清必然送回自己的兒子,割讓半壁江山,自己和滿清就可以劃江而治。但是康熙的態度非常強硬,堅決要打。這一來一回,吳軍的氣勢稍挫,清軍也開始有時間組織防禦了。

吳三桂的盟友中,平南王一家首鼠兩端,基本就沒有出廣西;靖南王耿精忠倒是出了一些力,但是被自己的盟友鄭經抄了後路,不得已又投降了清朝,而鄭經更是隻內鬥,不打清兵。這幾家就像二戰時期的意大利一樣,一味扯德國的後腿,並沒有給吳三桂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在進入相持階段之後,吳三桂也並不弱,後來一度稱帝鼓舞士氣。但是問題在於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在雙方對峙的緊要關頭,自己先掛掉了。因為吳三桂專心培養的接班人吳應熊被康熙在京城凌遲,所以吳三桂死後,對繼承權有了爭議,吳三桂的女婿夏國相和郭壯圖立了吳應熊的兒子吳世璠,還在一路敗退回到雲南的時候,殺掉了想篡位的吳三桂的侄子吳應麒。

本來就在劣勢的吳軍,又如此內耗,最後終於在洪化三年被清軍攻破大本營昆明,宣告了三藩之亂的徹底失敗。


經史通義


要尊重事實,吳三桂並沒敗給康熙,而是孫子吳世璠敗給康熙,清史黑吳三桂在風雨飄搖的時候稱帝,純屬瞎扯,吳三桂打得清兵只守不敢戰的地步,為了更好瓦解清軍,吳三桂稱帝,是想讓清軍裡多出投降派,以正義王者之師征戰,才有更大收穫,吳三桂並不是清史裡說的不得人心,清朝官員降吳三桂多達五百多名,後來昆明城破,周吳皇宮的五百宮女集體自殺,這足以證明比北京城破崇禎的宮女太監作鳥獸散要強很多,康熙根本不是吳三桂對手,在吳三桂死前清兵都是龜縮城裡死守不戰的。吳三桂死後,十三歲的孫子吳世璠繼位,幼主是導致周吳軍心散亂的主因,僅僅是建都就出現了大問題,前線將領要繼續建都衡陽,而昆明留守勢力要還都昆明,內亂是周吳軍隊失敗的主因,所以康熙根本不是吳三桂的對手,孫子之敗,不能歸納在吳三桂身上。最後軍民苦守昆明一年,足以證明吳三桂是得人心的,與16歲少主吳世璠一起自殺殉國的人何止萬千


wy流水浮舟


在這場較量中,雖然吳三桂是老將,但是與康熙的較量中,還是有差距的。

首先我先來說說吳三桂,他在起兵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自己的敗機。他雖然打著反清復明之口號作亂,但是他當初對永曆帝窮追猛打殺死永曆,以至於此時反清,口號不響,世人皆知其為一己之私,對他根本就不支持。

其二,吳三桂起兵之時,兵鋒甚銳,“數月而六省皆陷”當時來到荊襄之地時,正是清軍最虛弱的時候,本應該一鼓而進,方有勝算。但是,吳三桂卻心存僥倖,指望著劃江而治,“三桂年老更事多,欲出萬全,不肯棄滇、黔根本,初得湖南,即下令毋得過江,以為事縱不成,可畫長江而國,故用兵數載,未嘗長驅東北”。懷著這個心思,對手下提出“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直下金陵,扼長、淮,絕南北運道”,“宜出巴、蜀,據關中塞崤函自固”,自然都是統統聽不進去。乃頓兵不前,錯失了最佳良機,給了清廷從容籌劃、調兵鎮壓的機會,這個實在是其咎由自取。



其三,吳三桂手下並不是沒有能征慣戰的將軍,但是,而他此時卻不能知人善任,就比如說吳三桂手下有猛將名叫高得捷的猛將就因為被別人誣陷而死,“會賊將韓大任構之胡國柱,大節怏怏死”,導致了吉安被圍。


從清廷方面來說,康熙與孝莊皇太后運籌帷幄的能力更高一籌,魏源在《聖武記》中說到了四個方面,雖有吹捧之詞,我認為句句中的。

第一,當撤藩方略實行之時,意志堅定,堅決執行,不歸咎於建議撤藩之人。“大學士索額圖請誅諸臣之建議撤藩者,上不許”。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更是善於風化瓦解敵方陣營,“惟馳詔止閩、粵兩藩勿徹”。

第二,在戰爭中,看見滿蒙軍隊柔弱不堪作戰,當機立斷,立即激勵漢人,擴充綠營,選拔名將。“諭綠旗諸將等以“從古漢人叛亂止用漢人剿平,豈有滿兵助戰?”比如說張勇、趙良棟、施琅都是在平叛過程中脫穎而出的

第三,清廷實力更為強大。吳三桂越到後來就越撐不下去,“而賊惟以一隅敵天下,餉匱財竭,重斂勞怨,遂至臻瓦解”。

第四,完善傳遞軍情的驛站系統,

“每日軍報三四百疏,手批口諭,發縱指示,動的中竅”。

綜上來說就是,為何康熙能成功鎮壓三藩之亂,而吳三桂歸於失敗的原因。


論史


吳三桂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這主要是由於吳三桂作了兩件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事件。一件是吳三桂打開山海關讓滿清八旗入主中原;另一件是吳三桂在當了多年的藩王之後,發動了三藩之亂。這兩件事讓吳三桂成了清朝歷史上不可繞過的人物,也成了眾多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1673年(康熙十二年),清朝平西王吳三桂不滿康熙皇帝的撤藩政策,悍然在雲南發動叛變。隨即,雲貴,四川,陝西多地反叛勢力雲集而響應。緊接著,在廣東福建的兩個藩王耿精忠、尚之信也舉兵響應。一時間,華夏大地戰火紛飛。一開始,吳三桂等席捲天下,甚至有度過長江進攻北京之勢。然而,康熙善用人才,審時度勢,很快就扭轉了不利局勢。經過八年戰爭,1681年終於將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事實上,當時的八旗部隊已經腐朽不堪,康熙找不到可以抵禦吳三桂軍隊的力量。吳三桂身經百戰,手下也多是從戰火中歷練出來的,在戰爭開始之初,形勢是一片大好。

但由於吳三桂殺害了明朝永曆帝朱由榔,在政治上已不得人心,後來吳三桂自己稱帝,直接暴露了政治野心,讓吳三桂集團瞬間成為公敵。其二,吳三桂失去了進取心,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在稱帝之前猶豫不決,稱帝之後也是鬱鬱寡歡。其三,當時的康熙深的漢族士大夫的支持,調用的是全國之力,吳三桂以一隅之地力量抵抗焉能不失敗。(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吳三桂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吳三桂年少時,曾率領幾十個騎兵高手,把他的父親從後金的包圍圈中給搶了出來。那時的他,雄姿英發,少年英才,一戰成名。

後來吳三桂被崇禎任命為山海關總兵,他比較好的完成了鎮守山海關的任務,可以說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將領。

但明朝滅亡後的一系列表現,充分證明,他需要交一些智商稅,腦子明顯不好使。

吳三桂為了保全自己,竟腦子發暈,向多爾袞借兵來抵抗李自成。

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多爾袞的軍隊聯手,確實打敗了李自成。但請神容易送神難,進了北京城的多爾袞,就再也不願意走了。請多爾袞入關的吳三桂也被迫成了清政府的狗奴才和急先鋒。

清朝統一全國後,吳三桂被封為鎮南王。

順治當皇帝的時候,天下並不太平,滿清內部還有激烈的政治鬥爭,他騰不出時間來對付吳三桂。

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先是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拿下了鰲拜。經過幾年的內部治理,加強了中央集權,康熙又把目光瞄準了吳三桂。

康熙雖然年輕,但展現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風采。吳三桂雖然年長,卻是政治上的低能兒。

康熙隨便用了幾招就把吳三桂逼反了,吳三桂不愧是一代名將,沒用多久就從雲南打到了湖南。

這時的吳三桂腦子還是進水了,他夢想著和清朝皇帝談判,然後劃江而治。

吳三桂明顯讀書讀少了,中國歷史2000年,不管有多少割據勢力,都存在不了多久,最終都會走向統一。皇帝只能有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吳三桂和康熙談判,浪費了很多時間,讓康熙有了更多的準備和喘息的時間,然後就展開了反攻。

本來有很多漢人大臣都在支持吳三桂,看到吳三桂和康熙在談判,他們就知道吳三桂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心就寒了,馬上退出了吳三桂陣營。

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吳三桂力量的減少和削弱,同時也代表著康熙力量的增強。

戰事慢慢朝著對康熙有利的方向發展,這時的吳三桂腦子又進水了,再次出了昏招,把自己逼向了失敗的邊緣。

吳三桂剛開始造反的時候,打的是反對清朝統治的旗幟,很多漢人都以為是反清復明,所以願意和吳三桂一起參戰。

吳三桂匆匆在湖南登極稱帝,而康熙卻在大力拉攏漢人中的傑出人才,並且組織對明朝皇陵的祭奠,向漢人示好。本來當年多爾袞,率兵入關達的旗幟,就是替崇禎皇帝報仇。

到了這時,很多支持吳三桂的人都倒向了康熙一邊,吳三桂敗局已定,最後只能是可恥的死去。


新知傳習閣


吳三桂首先輸在大義上。

所謂“大義”,就是為何而戰的問題。這一點,在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以及殺死明永曆帝的時候便已經失去了。在起兵之時雖然也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並且廣邀故舊,看起來也是從者如雲,但同床異夢者多,同仇敵愾者少。這一點從鄭經與耿精忠在福建一帶為爭奪地盤的戰鬥可以窺見一斑。鄭經與耿精忠本來同為反清陣營,卻為爭奪福建沿海港口而兩度交惡,最終迫使耿精忠投降清庭。吳三桂右翼門戶洞開,以致落敗。這些都是缺乏“大義”號召,無法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有直接關係。

吳三桂畫像

而清庭首先佔據著中央政府的合法地位,中央鎮壓地方叛亂,天經地義。而且,自明末至清初,天下苦亂久矣,大清定鼎以來也算是沒有了戰亂之苦,民心思安是人心所向,清庭鎮壓叛亂也是順應了大趨勢。

吳三桂第二輸在無大計。

吳三桂驟然起兵,很快便兵進湖南陳兵長江,此時四川、福建、廣東、廣西以及陝西等地群起響應,清庭驟遭大難,左右支絀,形勢可謂一片大好。然而當此“還需努力”的關鍵時刻,吳三桂卻拒絕了部將“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或言直下金陵,扼長、淮,絕南北運道;或言宜出巴蜀,據關中塞殽函自固”的建議,令諸將“毋得過江”,並委託西藏達賴剌嘛赴北京講和,企圖“劃江而國”。吳三桂這個念頭多少有些首鼠兩端的意思。

無大計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作戰意志不堅決。反觀康熙帝,吳三桂起兵的消息傳來後,先是拒絕了索額圖“請誅諸臣之建議徹藩者”的建議,獨自承擔了引發三藩之亂的責任,又“削吳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應熊及家屬於獄”,以示決心,而後從容安排戰守。待達賴喇嘛替吳三桂求和時,康熙帝“嚴斥不許”並立刻下旨賜死吳應熊父子。康熙帝的決斷不可謂不決絕,估計在決絕之餘,康熙帝在收到求和請求時心中未必沒有“不過爾爾”的評價。

青年康熙

本來嘛,造反本來就是個風險與利益俱高到極點的行業,須得全力以赴尚嫌不足。吳三桂是未勝先慮敗,“以為事縱不成,可畫長江而國”,因此缺乏死戰的決心,部將也因之畏手畏腳。而康熙帝則堅決、果決且決絕。此消彼長之下,高下立判。

吳三桂之敗的第三個原因,實力確實不足。

吳三桂做平西王時,麾下有53個綠營佐領,12000兵馬,當然這是明面上標明在冊的軍隊。不過考慮到吳三桂與清庭相互忌憚警惕已非一日兩日,即使有豢養的私軍,應該也不會太多,估計,應該,差不多50000??總之,應該不會超過10萬。起兵後,雖然裹挾了一些軍隊更有多地景從,但吳三桂的中堅力量,應該就他手下這五七八萬兵。就這些兵,主力還要放在湖南,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對兩翼沒有有效支援。福建戰場的失控應該就與那邊缺少效忠於吳三桂本人的部隊有關,筆墨調停哪裡比得上刀劍的脅迫呢?另外,“毋得過江”的策略恐怕也與兵力不足的顧慮不無關係。

平定三藩之亂局勢圖

而反觀康熙帝,“楚急,則調安慶兵赴楚,河南兵移安慶,又調兵屯河南以繼之;蜀警,則調西安兵援蜀,而太原兵移西安,又調兵屯太原以繼之;閩警,則調江寧、江西兵赴閩、浙,調充州兵赴江寧,又調兵屯充州以繼之,:使賊渠不得出湖南一步”。可見,從戰略層面上來看,清庭的兵力之雄厚,甚於吳三桂不止一點半點。

吳三桂之敗第四點,財源不繼。

雲貴兩省是吳三桂的根據地,本來就不是財稅薄米糧寡的窮鄉僻壤,一應補給全靠中央撥款,起兵後中央接濟沒了,所佔之地又都經受戰亂,對於一應錢糧的支撐更是力不從心,偏偏造反又是個極耗錢的事業。於是“一隅敵天下,晌匾財竭,重斂勞怨,遂臻瓦解”。

洞庭水戰,局部

而康熙帝這面,雖然一度丟失過四川及漢中一帶產糧區,但江浙一帶基本能夠控制在手中,這是清庭財稅的重要來源。在經過了戰爭初期的手忙腳亂之外,錢糧支應很快便歸於正常,所謂“兵多而民不擾,餉費而賦不增”。


失大義、無大計、兵不足、糧不夠,有此四點,吳三桂,無幸。


海子蔚藍


康熙平定三番之亂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剛開始的時候三番的確是很強大,可是依然是沒有打過康熙。他們之中吳三桂的軍事優勢是最大的。我們先來看看吳三桂,吳三桂這個人是從來不得人心的,他放清軍入關本來就是一個叛徒,漢人非常的厭惡他。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最後的朝廷南明還是吳三桂給滅的,這樣的人漢族人對其是恨之入骨,漢族人那裡都不得人心,滿族人更不用說了,不可能有人去支持他的。他在起兵的時候得不到人們的支持,不得人心的人幾乎都很難得到天下。

康熙的時候已經百姓已經不願意在打仗了,而且在清朝統治者的宣傳已經各種安撫百姓的措施之下,其實很多漢人更願意支持清朝,即使是支持一個反清朝的人也不會去支持吳三桂的。康熙削藩的時候,吳三桂開始造反,在當時吳三桂非常強大,可是康熙也不慌。

康熙先是安撫另外兩個藩王,然後來集中力量攻打吳三桂,當時吳三桂唯一有的優勢就是軍事力量非常強,可是說到底這就是他在雲南多年積攢的實力,一開始的確很猛,可是打仗可不是一時勇猛就能決定,打仗打的是智謀。


時間久了吳三桂那邊就支持不住了,康熙大膽的使用漢臣,八旗子弟的作戰經驗也是非常豐富的可不是繡花枕頭,值得一提的是吳三桂還是打出了戰績的,可是他卻不鞏固自己打下的地方,而是選擇了繼續往前打,正應該過江的時候,他又停下來不打了,當然這個時候他已經老了。

吳三桂太早的稱帝了,如果他能在年輕一點,不要這麼著急的稱帝,只要打出一點戰績來,然後厚著臉皮打個反清復明的招牌,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歸順並且支持。康熙的一個策略就是拖,吳三桂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必敗。

用比較簡單的說法就是吳三桂後期不行了太乏力,他一鼓作氣用對策略,真的是有可能贏的。所以說戰爭的勝負不僅僅是佔的軍事優勢大就一定會勝利,干擾因素有很多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有人說,吳三桂造反不得人心,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吳三桂雖然有放清兵入關、絞死永曆帝等行為,但當他打出“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的旗號時,還是有很多漢人響應的。因為很多漢人確實不願接受滿清的統治,特別是不願剃髮易服,他們寧願追隨一個“三姓家奴”反對滿清。

因此當吳三桂起兵後,各省很多官僚紛紛投降,許多還是兩榜進士。

但問題是,吳三桂本不想反,他就是被康熙逼反的。因此他說的“悉還中夏之乾坤”也不是真心,多半還是想佔據半壁江山劃江而治。

這一場戰爭,雙方都有誤判:康熙誤判了吳三桂的實力,沒想到他真打起來這麼猛;吳三桂則誤判了康熙的決心,以為康熙會聽任自己佔據半壁江山。

其實如果吳三桂決心大一些,沒準真把滿人趕回老家了。要知道當時的八旗兵已經腐敗,聽說吳三桂起兵,很多滿洲貴族的第一反應就是回關外。

但是可能吳三桂已經垂垂老矣,所以沒有衝勁,裹足不前。打仗這事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終讓滿清站穩了腳跟,局勢逆轉。而他死後,繼承人年幼,難以服眾,就只有敗亡一條路了。

歸根結底是吳三桂並不真的想反清,如果他想反清,機會多得是,又何必等到自己七老八十了,天下安定,才起兵反清?



夢露居士


確如題主所說,在康熙的步步緊逼下,忍無可忍的平西王吳三桂再次起兵叛亂,掀起了清初三藩之亂。剛剛起兵的吳三桂,憑藉麾下善戰的關寧集團,幾乎勢如破竹,一度飲馬長江。

在單純的軍事件的較量中,吳三桂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已經墮落的八旗集團屢戰屢敗,但是,為什麼三藩之亂八年後,吳三桂卻最終被處於軍事劣勢的清廷平定了呢?

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唯一的優勢就是軍事優勢,而且這個軍事優勢還不是全面佔優,僅僅是軍隊戰鬥力和軍事指揮方面的優勢,在軍隊人數方面,吳三桂集團依然居於劣勢。



所以,雖然吳三桂在軍事方面佔據了優勢,但是兩軍對壘,除非一方佔據壓倒性的絕對優勢,一戰定乾坤,否則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較量,而是包括經濟、軍事、政治等多方面綜合國力的較量。而顯然,僅憑雲貴一隅之地,面對佔據全國的康熙,無論是經濟、人口抑或資源,吳三桂與康熙都不是一個數量級。


吳三桂與康熙之間的對決,某種程度上,與秦末劉邦和項羽的較量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在軍事方面,項羽就佔據了相當大的優勢,面對劉邦,項羽幾乎百戰百勝。但是,劉邦憑藉蕭何在後方的有力支持,屢敗屢戰,始終敗而不倒,項羽卻越打越弱,最終,“痞子”劉邦戰勝了“英雄”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雖然吳三桂無法跟項羽相比,但是顯然康熙也比不上劉邦。因此,雖然吳三桂在軍事方面的確有不小的優勢,也趕上了八旗集團的墮落,但是,在吳三桂意圖偏安江南,豬隊友耿精忠和鄭經鼠目寸光,再加上吳三桂年事已高,吳三桂集團最精銳的老兵消耗殆盡,軍事力量強橫一時的吳三桂集團,在絕對的核心人物吳三桂病逝後,最終被康熙剿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