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指揮」機器人手術?醫療AI令人期待!

試想一下:

走進醫院,在分診臺迎接你的是機器人護士;

X線片、CT片幾乎全部由智能系統閱看並出結果,醫生只需根據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手術,由醫生“指揮”機器人進行……

在一些專家看來,這樣的就診體驗在不久將可能成為現實。

医生“指挥”机器人手术?医疗AI令人期待!

近年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勢頭強勁,貫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醫療AI更是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門話題。近日,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生物醫藥工程學會主辦,以“人工智能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應用與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醫療器械創新與發展研討會上,臨床醫生、專家學者、監管人員、行業代表等全方位探討了AI技術在醫療器械領域的發展趨勢,為探索醫療AI“藍海”建言獻策。

必然性

用途廣泛 助力臨床

医生“指挥”机器人手术?医疗AI令人期待!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李全政表示,早期的醫療設備只是對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提供測量數據。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能提供各種各樣的計算和分析功能。尤其是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也將在測量、分析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程度的智能化。

那麼,醫療AI有哪些臨床意義呢?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田捷指出,在皮膚癌鑑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監測、腦膠質瘤影像基因關聯、結直腸癌淋巴轉移預測等領域,AI技術顯示出醫療大數據應用的強大優勢。

目前,醫療AI的迅猛發展為醫療領域提供更多的技術選擇,特別是醫學影像已成為其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之一。

“醫療AI可以融合在成像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成像設備通過使用AI技術,成像速度變得更快,成像質量變得更好,成像流程變得更安全、更經濟。”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詹翊強表示。

“過去,從早上7點45分到晚上8點,近12個小時的時間裡,我要看大約200張骨齡片,不僅耗時長,還會有誤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傅君芬直言,AI軟件使骨齡測評變得高效精準,讀取骨齡片只需數秒,且可以識別干擾圖像,顯著降低了主觀誤差。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磁共振科主任程敬亮也表示,醫療AI可輔助影像科醫生進行疾病診治,提升診治的準確性,還可減輕影像科醫生的工作強度,減少主觀性。

“醫療AI具有標準可重複性,可快速處理大量醫療數據,使醫生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加專注於臨床服務本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陳韻岱表示。

客觀性

合理期望 高度融合

医生“指挥”机器人手术?医疗AI令人期待!

醫療AI雖然能完成很多高難度“動作”,如輔助臨床進行皮膚癌的鑑別、骨齡片的秒級閱讀,實現脊柱腫瘤的精準切除與重建,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位置的精準識別……但必須承認,它不是萬能的。

“AI研究是一個嚴謹而嚴肅的過程,要防止兩個極端:AI無所不能,替代醫生;AI一無是處。”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常務副主任陳有信坦言,對AI的應用要有合理的期望。

程敬亮表示,AI診斷結果只要達不到100%的準確率,即便是99%,AI也得為那1%負責。

對此,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周振宇也坦言,AI診斷的準確率再高也會存有至少百分之零點幾的誤差。因此,大數據積累到一定階段後,診斷結果只會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再繼續積累數據對結果影響也不會太大。

那醫生和AI該如何“相處”呢?大多與會專家表示,AI與醫生不是對立的,它會成為醫生的幫手,“醫生+AI”更能發揮出1+1>2的效果。

“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影像科醫生無法下定論,但是那些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影像科醫生,一定會取代那些不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影像科醫生。”田捷引用國際影像戰略策略研討會副主席、巴塞羅那大學臨床醫學院放射科主任Lluís Donoso這段精闢的論述,道明瞭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前景。

實用性

源於臨床 迴歸臨床

医生“指挥”机器人手术?医疗AI令人期待!

醫療AI的問世讓耗時數分鐘的閱片時間縮短至數秒,但就目前而言,其臨床應用並不樂觀。

程敬亮表示,現階段“醫學影像+AI”模式面臨著數據不足、臨床應用能力差等實際問題,真正落地到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有信指出,典型的醫療AI研發流程包括數據採集、數據標註、算法預處理、算法模型以及臨床評價。其中,臨床評價是最終確定AI產品能否應用於臨床的最重要流程。

田捷對此表示贊同:“醫療AI必須源於臨床、高於臨床、迴歸臨床。”

針對AI技術在皮膚科中的發展,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林彤教授指出,目前,大多數皮膚病相關AI技術應用都集中在疾病診斷,尤其是腫瘤診斷上。但我國的皮膚腫瘤發病率並不高,而皮膚科其他非腫瘤疾病的發病率則很高,所以,針對皮膚科疾病診療的AI技術應致力於解決皮膚多發病的診斷、分型、分級治療和預後判斷問題。“皮膚科疾病有2000多種,要想用一個醫療AI產品解決所有診斷或治療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使醫療AI更好地服務臨床,多位專家認為,醫療AI發展的本質任務是數據的挖掘和利用,所以,要建設前瞻性數據平臺,將信息串聯起來,供研究參考。

而關於醫療AI的臨床應用,多位專家還指出,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偏遠地區、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優質醫療資源,醫療AI產品可幫助基層醫生判斷疾病,提高診療效率,有利於推行分級診療。

據瞭解,截至今年6月,美國FDA已批准了10餘個醫療AI產品,分別可實現心臟結構可視化、動態血糖監測和警報、識別遠端橈骨骨折等功能。而我國的醫療AI產品均處於研發試用階段。對此,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AI產品的審評關注點包括臨床預期用途、數據、算法、功能、驗證方法及結果等,各關注點相互聯繫,需要綜合評價企業是否運用風險管理的理念設計研發產品,並保證其質量可控。

來源/《中國醫藥報》記者 安慧娟

統籌策劃:劉爽

医生“指挥”机器人手术?医疗AI令人期待!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訂閱《中國醫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