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最近很火的刷屏話題是“回誰家過年”。

有一則新聞,一對新婚夫婦,男方家在黑龍江,女方是杭州人,為了回誰家過年的問題,一直僵持不下,男方堅持要回東北過,而女方回東北各種不適應,十分難受。最後,因為這件事女方患上了抑鬱症。

有人說,根本原因是女孩子不應該遠嫁。一旦遠嫁了,孃家沒法給你支持,婆家融不進去,孤獨無援。

這個說法真的戳中了很多遠嫁女孩的心。

然而,不遠嫁真的能解決問題了嗎?

其實,過年回誰家不只是一個去向的問題,或許也不是一個家人團聚的問題。

如果只是解決團聚的問題,那會簡單很多,一年365年,哪一天都可以團聚,但是為什麼唯獨對過年團聚這麼執著?

深入一層說,這是一個身份歸屬的問題。

在重大的節日裡,你在哪裡和誰一起過,是對“你屬於哪個家庭” ,“你是誰”的一種說明。

為什麼這麼說?早在80多年前,林語堂先生在《吾國與吾民》中就道出了緣由。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林語堂

1.家庭是所有道德行為的出發點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對孝敬父母,要感恩圖報,要尊敬師長,要崇敬祖先。林語堂先生稱之為“家庭制度”,這種家庭制度是中國特色。

家庭制度是以父母為中心的,你是家庭的一份子,無論你做什麼,都要長幼有序,都要跟你在這個家庭中的身份和責任相符。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如果你用跟平輩人說話的語氣跟舅舅或叔叔說話,就會被責備“沒大沒小”。

今天在一些地方,重大事情、婚喪嫁娶、過年過節,仍需要晚輩給長輩下跪行禮。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紋身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不容易被接受,因為我們有句話叫“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身體是父母給的,你怎麼能隨便對待?

“父母在,不遠遊”,孝子“不爬高,不涉險”,你應該多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陪伴他們,為了父母,你要愛惜自己,不要去玩命,因為你要為父母盡孝送終。

反過來,我們也經常聽說“子不教父之過”,如果一個人言行舉止不好,會被說“沒家教”;如果他做出了什麼錯事、心理扭曲,又會被追因到“原生家庭”。無論什麼事,他父母也脫不了干係。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這種倫理觀念有優越的地方,但是,林語堂先生也很尖銳的批判了它的弊端:

在以父母為中心的獨裁家庭中,這種制度使年輕人失去了事業心、膽量與獨創精神。筆者認為,這是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上形成最具災難性的影響。

在這種家庭倫理下,父母和子女和被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血緣共同體。

2.你不是與一個人結婚,你是與一個共同體結婚

由於父母和子女是一個共同體,所以子女婚姻也不只是子女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父母催結婚、催生孩子、催二胎,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權利也是責任。

我是你爸媽,我不管你誰管你?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吾國和吾民》有一段是這樣總結中國人婚姻的:

大家要記住,中國人的婚姻並不是個人的事:一個男人並不是娶妻子,而是“娶媳婦”,正如習語所云。一個兒子降生時,習語說“生孫子了”。於是,媳婦要對公婆盡比對自己丈夫更多更艱難的義務。

時至今日,我們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嗎?

“你什麼時候給我領個媳婦回來?”

“你什麼時候讓我抱上孫子?”

做兒子的也會這樣說:

“我娶個媳婦回來孝敬你。”

“我給您生個大胖孫子。”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所以,一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其實是嫁給這個家庭,婚姻 ,是一個共同體裡大家參與的事情。

《吾國與吾民》另一段話說得很好:

它(家庭制度)像收音機那樣迫使我們習慣於喧鬧的婚姻、喧鬧的葬禮、喧鬧的晚飯、喧鬧的睡眠。

為什麼還有喧鬧的睡眠?在很多家庭裡,各自在房間裡睡覺都是不關門的,更不要說如果白天你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家人肯定覺得你有什麼問題,搞什麼不見的人的事情。當你提及隱私的時候,人家反而覺得你很荒謬:我們是一家人啊!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所以,那些人生重大的事情、重大節日,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熱熱鬧鬧?因為這是家庭共同體必定要一起做的事情。你安安靜靜的完成,沒有其他成員在場,就是不妥。

即使過去70多年,這種文化底色還沒有褪去,以至於我們的心裡,始終需要一個共同體。

所以,到誰家過年的爭論,說到底是共同體歸屬的爭論。

過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作為哪個共同體的一員去迎接這件大事,比團圓本身更重要。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如果男方始終認為他和父母是一體的,那麼他會覺得回家過年是理所應當的。

不只是新聞裡的男主角,相信大部分中國男人,都認為帶老婆回自己家過年是理所當然的。

在傳統文化推崇父權背景下,男性的歸屬感始終來源於他的家庭,他們是被“從”的一方,他們是迎媳婦“進門”的,他們婚前和婚後都在一個共同體裡,根本不需要懷疑自己究竟屬於哪裡。

至於女方呢?

3.真正的共同體應該是婚姻裡的兩個人

經常聽到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傳統上,女方在婚前和婚後,她的身份是需要遷移的,從自己父母的共同體裡,遷移到夫家的共同體中。

然而,共同體的最大特徵是什麼?一致對外。

所以,才有了“自己人”和“外人”之分。

婆家認為:你事實上是我們家的了,但是我心裡不接受你。

女方認為:我事實上是你們家的了,但是我心裡還是我爸媽的閨女。

已經嫁作人婦的人,遇到最心涼的事情應該是矛盾出現時,丈夫從來不站在自己的這一邊;

聽到最感動的一句話可能不是丈夫的“我愛你”,而是在無處可去的時候,父母跟她說:家裡的門隨時都為你打開。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很多婚姻的矛盾,其實是因為各自都沉浸在自己本來家庭的共同體中,遇到問題了,又各自尋找本來的陣營。

所以,問題不是婆家把媳婦當外人,問題是沒有人把兒子和媳婦當作獨立的一夥人。

婆家沒有把結了婚的兒子排除出共同體,兒子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獨立,走出這個陣營;

還有,作為媳婦,她也不知道自己更是某人的妻子,他們夫妻才是是自己關係的中心。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不遠嫁就能解決問題嗎?不遠嫁也許可以解決過年回誰家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婆媳矛盾、姑嫂問題、大舅小叔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攙和。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而“回誰家過年”和這些問題一樣,都是由歸屬觀念引發的,這些問題都有個共同邏輯:

我作為家庭共同體的成員,我有權參與你的生活,你有義務配合我的生活。

只要大家都在這個邏輯下生活,問題就會連續不斷。

如果要解決問題,那就應該夫妻二人共同建造一個共同體,他們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為雙方父母盡孝,而不是仍然繼續自己婚前的角色。

說到底,只有一種關係能夠真正的參與對方的生活,那就是夫妻關係,這種關係裡只有兩個人。

林語堂:家庭制度在中國人性格形成上最壞的影響,是剝奪獨立性


參考書籍: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寫於193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