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曹公學文化 太平天國歷史意義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驗證一個道理: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便有反抗,對於歷代王朝來說,很多王朝開創者本身就是草根階層比如明朝,但是當他們開闢王朝之後,最怕的也是草根階層,所謂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講就是這個理,在我國曆史上曾經有這樣三位農民起義軍首領,他們差點推翻一個王朝,差一步便可改朝換代,但是卻因為私慾毀掉了自己的基業:唐末黃巢起義、明末的李自成農民起義和清末太平天國運動。

今天我們談談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標誌著運動失敗。

今天不談他們失敗原因,表一表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畢竟太平天國也是建立過政權,還提出過自己革命綱領,應該對歷史還是產生過深遠影響的。

第一、一場偉大的農民革命和農民戰爭。

這個論斷來自毛澤東主席,他對歷史研究應該是超出一般人的。這一個結論也符合天平天國基本事實,雖然思想上、政治上不能跳出皇權主義的束縛;在規劃未來藍圖時不能跳出絕對平均主義的框框。

1851年爆發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長達14年(他的餘部則堅持活動了21年),蔓延當時關內18個省。太平軍狠狠打擊了清王朝和幫助清王朝的英法在華殖民勢力,為中華史冊寫下了光彩的一頁。

早在1945年6月,毛澤東在延安召開的中國革命死難烈士追悼大會演說中指出:“我們今天的公祭可以一直上溯到1841年平英團那些英雄們,也祭奠他們。平英團的反英鬥爭,太平天國運動,都是英勇的鬥爭。太平天國有幾十萬軍隊、成百萬的農民,打了13年,最後南京城被清兵攻破的時候,一個也不投降,統統放起火燒死了,太平天國就這樣結束的。他們失敗了,但他們是不屈服的失敗,什麼人要想屈服他們,那是不行的。”(《毛澤東選集》第三卷,1991年人民出版社第435—436頁)

第二、加速清朝統治滅亡。

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太平天國的主體是農民,但打著的旗號卻是拜上帝;他打著拜上帝旗號,但又堅持不與外國人聯手,而且遭到外國人絞殺。就是這樣一群不中不西的草莽英雄,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把大清王朝攪得天翻地覆,愣是在夾縫裡生存,與清廷劃江而治長達14年之久。它掀起的風暴以及最後的悲劇收場,但是動搖了清朝根基,應該說客觀上加速清朝滅亡。

第三、反對外力侵略,客觀阻止中國殖民化進城。

筆者認為太平天國最主要方面,那就是擔負起反侵略的任務。這個任務,農民階級雖然不可能徹底完成,但是由於農民階級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鬥爭,確實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英國宣佈“中立”,其實是持觀望態度,“待價而沽”。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會,要求太平天國承認不平等條約,被楊秀清拒絕。太平天國鎮江守將羅大綱勸英使“勿助清兵,勿售鴉片”。1861年,一個外國人到天京求見天主,表示外國願意幫助太平天國滅清,條件是成功之後平分中國。天王果斷回答:“我爭中國,欲想全圖,事成平分,天下失笑!” 太平天國領袖們在外交上並不保守,他們願意同外國交往,但是支柱必須是平等的。這一點洪秀全和楊秀清做得非常好。楊秀清堅決拒絕英國使者文翰讓太平天國承認不平等條約的無理要求。洪秀全對侵略者以幫助太平天國滅清為誘餌,妄圖“平分中國”的陰謀,斷然拒絕。他的回答,義正辭嚴,擲地有聲。對比清朝統治者對外妥協退讓的奴顏媚骨,太平天國的領袖們是擊搏雲天的雄鷹,清朝統治者是覓食糞土的坤雞。太平天國領袖們不畏強暴,敢與同侵略者英勇抗爭的精神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太平天國佔據了中國大片江山。這中國大片江山是中國最繁華、最富庶的地區。西方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許多侵略權益。但是,太平天國不予承認,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權益在中國最繁華、最富庶的地區兌現不了。這就使西方列強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陰謀大大推遲了。實際上,中國之所以沒有像印度那樣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正是由於中國人民前仆後繼、堅持反侵略鬥爭的結果。

總之,我們說太平天國運動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是有根據的。太平天國反對外來侵略是有效果的。

第四、把均分土地寫進國策。

作為天平天國第一個政治性綱領文件《天朝田畝制度》,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此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實質上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它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對以往農民戰中中“均田”等思想的發展與超越,具有進步意義。

第五、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在太平天國運動後期,太平天國的《資政新篇》,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性質。它明確提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主張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願望,符合中國社會發展方向,具有進步性。

《資政新篇》主張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主張,提出發展資本主義,具有了不同於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當然,太平天國運動,也有他的歷史侷限性,所以造成網絡上一篇黑聲。

第一、太平天國也未能正確地對待儒學。開始時,他們把儒家經書籠統地斥之為“妖書”。後來,他們對儒學的態度有所變化,主張將“四書”、“五經”刪改後加以利用。不過,刪去的主要是與太平天國宗教不相容的內容,而把儒學中的封建綱常倫理原則保留了下來。

太平天國也未能正確地對待儒學。開始時,他們把儒家經書籠統地斥之為“妖書”。後來,他們對儒學的態度有所變化,主張將“四書”、“五經”刪改後加以利用。不過,刪去的主要是與太平天國宗教不相容的內容,而把儒學中的封建綱常倫理原則保留了下來。所以遭到當時以儒學為主知識分子普遍反對。

曾國藩在《討粵匪檄》中痛斥太平天國“1854年2月曾國藩發佈《討粵匪檄》,可說明湘軍的儒毒立場。檄文說:“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伇,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姐妹也。……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觀,不思一為之所?”面對洪秀全,曾國藩甚至“敏感地”懷念起李自成來了,因為“李自成至曲阜不犯聖廟,張獻忠至梓潼亦祭文”。”

第二、太平天國客觀上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太平天國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大災難,直接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太平天國運動直接或間接導致七千多人口死亡,是中國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變亂。這裡面不僅僅有太平軍的掠奪和屠殺,更有清軍的屠殺和破壞,造成了如此鉅額的人口損失。但是,當然這場災難的因為太平天國運動造成。除了人口損失,還有經濟的破壞。太平天國運動後造成很多鄉鎮遭到毀滅性打擊。

但是,雖然太平天國運動有其侷限性。但是,總的來說他帶給中國還是有積極性的,我們要客觀看待,不能憑個人喜歡,特別是最近新儒學崛起,這批人對歷史所有一些具有革命意義歷史事情,基本都是儘量摸黑,不管怎麼說,歷史必須回來當時背景裡面去,既然會發生這麼大一場農民起義,亦不是跟網上那些人說的,全是一種破壞和毀滅,如果是那樣,為什麼當時參加人那麼多,甚至到了孫中山現實辛亥革命,他亦承認是繼承和發展了太平天國運動。特別是毛澤東同志,把太平天國提高到一個更大高度,在英雄紀念碑上慎重刻下太平天運動英雄事蹟。

筆者以為,反正被國家認定了歷史評價,應該給予法律層面立法,可以進行學術研究 但是絕對不能讓一些居心叵測人動搖我們民族堅定一些東西,保護好這些,就是保護民族一些核心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堅定走自己的路!

2018年9月16日於宜昌市夷陵區吾同齋

創建於2018.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