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將,魏延到底有沒有資格入選,日本人給出了答案

三國演義裡,蜀漢有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以及黃忠。但實際上魏延的功勞在某種程度上並不亞於五虎將,那為什麼沒有列在其中呢?如要替代其中一個,又是誰呢?先看蜀漢五虎將說法的形成過程。

蜀漢五虎將,魏延到底有沒有資格入選,日本人給出了答案

真實歷史,並沒有蜀漢五虎將的說法,其最早記載於元民間平話小說《三國志平話》,又稱“五虎將軍”、“五虎大將”、“五虎上將”等,後來明初羅貫中又加以蒐集,即成為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

史書記載,劉備成為漢中王時,加封了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為前後左右四將軍,當時關羽還十分不高興,跟黃忠並列頗為不滿,“大丈夫終不與老兵為伍”,後諸葛亮追捧的書信才使其釋懷。陳壽《三國志·蜀書》倒是有五虎將的影子,其第六卷赫然是《關張馬黃趙傳》,即趙雲位列五人中,且末位,而魏延僅列第十卷,可見魏延被低估得多麼厲害。

但仔細看,魏延儘管比不上關羽張飛與劉備的親密關係,功勞似乎也不如,但也是劉備一手提拔的。當時攻下漢中時,人人皆以為是張飛或者馬超鎮守,連張飛自己都這樣認為。但劉備卻慧眼識珠,讓魏延鎮守,史書記載四個字,“一軍盡驚”。後劉備大宴群臣時,問魏延如何報答時,其豪氣干雲,“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做到了,鎮守漢中近十年,打造了固若金湯的防線,此防線在其因死後,曹爽帶兵攻打時,被粗知文字很有謀略的王平擊退。

即便有知遇之恩的劉備死後,諸葛亮北伐時,魏延也是功勳卓著,其不僅提出子午谷奇謀,還是諸葛亮多次北伐勞而無功唯一一次大勝的獲得者。第四次北伐時,吳懿偏師經略雍涼,魏延大破郭淮,斬甲首三千,攻佔了武都,陰平。這是諸葛亮北伐中唯一一次在主動進攻中獲勝,還佔領了對方城池。

可惜矜功自傲的魏延,因為與楊儀不和,諸葛亮最終設計逼迫其謀反,最終被死對手楊儀夷了三族。

蜀漢五虎將,魏延到底有沒有資格入選,日本人給出了答案

從以上分析可見,魏延的功勞還是非常大的,儘管比不上關羽張飛甚至趙雲,但不比黃忠、馬超差。黃忠斬殺夏侯淵,為奪取漢中立下首功,但因年老,很快病逝了,而魏延一手打造了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所謂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魏延做到了。馬超呢?其儘管是世家子弟,在講究門閥的魏晉確實有點市場,但對蜀漢而言,除了逼迫劉璋投降,穩定羌人外,功勞並不多。所以木旦鳩茲認為,魏延實在有資格參選五虎將。

那為什麼魏延沒有選入呢?木旦鳩茲認為,其“謀反罪”應該是主要原因,既然是謀反,所有的功勞自然要大打折扣的,參考近現代的抗日等名將。其次就是資歷問題,其不僅出身貧寒,年齡也是個劣勢。其與關平、馬岱等應該差不多,在很多人事上,按資排輩還是必須的。


在中國被低估的魏延,在日本卻地位顯赫,90年代一款《三國志街機》遊戲,魏延就取代了馬超,列五虎將之末,其翻滾絕殺,玩起來還是比較嗨的。

蜀漢五虎將,魏延到底有沒有資格入選,日本人給出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