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都亡了,他還爲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滅亡後,總有人不甘心想要力挽狂瀾,進行復闢,但很少有人成功。宣統皇帝溥儀被迫簽訂退位協議書,昭示著延續了270多年的清王朝覆滅了,但仍舊有一些擁護大清的人想要重新翻盤,復辟大清。多羅特·升允就是這樣一個立志復興清朝的臣子。

大清都亡了,他還為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多羅特·升允是蒙古鑲藍旗人,他先後在朝中擔任山西按察使、陝西巡撫、陝甘總督等要職。宣統元年的時候,曾經因為反對立憲被革除職務,但是後來武昌起義爆發,又重新被任用為陝甘總督。那個時候的清朝已經在風雨飄搖之際了,各地革命軍紛紛而起,喊著廢除清帝建立共和。


大清都亡了,他還為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升允雖然名義上是個陝甘總督,但實際上西安已經被革命軍佔領了,陝西的大部分地區也逐步被佔,已經脫離朝廷的控制。朝廷裡邊一團亂,自己都顧及不過來了,支援升允那就更不可能了。於是升允就靠著手裡的四千餘清兵,開始為朝廷收復失地行動,竟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他一路收回了除西安以外的十餘座城,而且士兵隊伍也在不斷地壯大,最後也包圍了西安並多次攻打,但最後沒有成功。


大清都亡了,他還為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升允打著“勤王”的旗號,為溥儀打下了一塊不小的地盤,即使如此,他還是抵擋不了清朝滅亡的歷史大勢,當溥儀被逼退位的消息傳來,他手下的士兵也不願意再跟他一起打仗了。清朝都沒了,再為清朝賣命還有什麼意義呢?雖然軍隊散了,但是升允想要復辟清朝的決心卻沒有動搖,他東奔西走的想要尋求其他王爺的幫助,可是其他人已經看清了形勢,認為沒有再次復辟的可能,所以沒有人加入他。

大清都亡了,他還為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升允一心想要復辟清廷,後來竟然寄希望於日本。因為受到日本的保護,升允和溥偉、善耆等人在青島、旅順等地方進行復闢活動,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成效。升允為了復辟清廷,日夜奔波卻一事無成,心情抑鬱,身體越來越不好,最後在天津租界裡病死了,時年72歲。溥儀聽說升允死了,感動於他的忠心,封諡號為“文忠”,其實這個時候大清都忘亡了,還要這個諡號有何意義,只是笑談罷了。

大清都亡了,他還為溥儀打下十餘座城池,死後被溥儀封個搞笑諡號​作為一個臣子,他對清廷的忠心還是可圈可點、令人感動的,但是他看不清歷史大勢和世界的局勢,一味地執著於清廷,甚至不惜投靠日本,又顯得他太過愚昧固執,目光短淺。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