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通訊雲開啓傳統媒體「自社交」時代!

即時通訊雲開啟傳統媒體“自社交”時代!

傳統媒體錯過了互聯網,這是事實,而如今互聯網成為了傳統,這也是事實。最近一年來,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都在談論著一件事情——移動應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PP,移動客戶端。隨著4G商用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上網的方式正在發生著變革,APP取代WEB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面對迎面襲來的移動大潮,當初被互聯網化逼到夾縫中生存的傳統媒體看到了新的期望,各式各樣的APP被推出,儘管內容豐富多彩,但卻是“叫好不叫座”。怎麼會是這樣的境況,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傳統媒體移動化變革的短板

在傳統媒體工作過的朋友,一定對一件事情印象深刻,那就是堆積如山的讀者來信,估計一一拆閱的可能沒有幾個。當然這是多年前的情形,但我想說的是現在和當初也許並沒有多大差別。以前是紙質書信,現在多是電子郵件,儘管溝通在持續,但是短板依舊。這種溝通只存在於讀者和編輯之間,甚至由於讀者眾多,編輯也做不到一一回應,長期這樣就造成了讀者對媒體越來越疏遠,甚至遠離。一言以蔽之,就是傳統媒體缺乏“社交”基因。

如今,面對強社交屬性的移動互聯,傳統媒體推出移動客戶端,妄圖靠內容取勝的想法就顯得有些許天真了。首先,移動客戶端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怎麼留存用戶,保持APP的活躍度,優勢的內容只是留存用戶的措施之一,而真正能激活用戶活躍的則是強社交關係。其次,從未來盈利模式上來考慮,做內容輸出或者硬廣顯然已無機會,但依靠平臺用戶的強社交關係也許會在諸如移動電商、O2O、手遊等新興領域碰撞出新的盈利模式。由於傳統媒體人力物力的限制,大規模的投入資金開發客戶端的交互功能可能性很小,於是像微博、微信等平臺成為傳統媒體填補自身社交交互短板的新平臺。但平臺畢竟畢竟不是自己的,總會有制肘的時候,在這個情形下,即時通訊雲出現了。

什麼是即時通訊雲

我們應該對即時通訊軟件都不陌生,例如qq,微信,旺旺等都是即時通訊軟件。其實即時通訊雲和即時通訊軟件實現的功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即時通訊雲可以幫助APP快捷的接入類似微信的即時通訊功能。如單聊(發語音,發圖片,發位置等),群聊,實時音視頻等。讓移動APP嵌入聊天功能就像以前網頁上加入分享功能一樣簡單。

最近兩年即時通訊雲市場火爆,創業公司層出不窮。以成立僅兩年的環信為例,截至今年十月中旬已通過環信SDK達到8200萬註冊ID用戶的覆蓋率。這些註冊ID用戶是通過8402家APP在使用環信集成的即時通訊功能。環信即時通訊雲先後與海豚瀏覽器,節操精選和蜻蜓FM等達成合作。覆蓋的APP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興趣社交、電商O2O、移動醫療、在線教育、生活服務、智能硬件、客服、企業應用等。而據環信CEO劉俊彥講,傳統媒體在即時通訊雲方面的需求缺口巨大,已有很多傳統媒體的客戶在與他們商談合作事宜,預計規模效應在明年將會顯現。

APP+即時通訊,開啟傳統媒體“自社交”時代

微博、微信等對傳媒用戶來說,只是接觸用戶的渠道,其賬號和粉絲都屬於其他平臺,所以還是要把用戶轉移到自己窗口,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的和自己的產品整合。新興的媒體APP也在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例如“節操精選”,在滿足很人在文娛碎片化上的需求同時,和環信合作通過整合即時通訊功能實現了社交的碎片化,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和存在感,使自己的產品更有粘性。在傳統媒體中,創業家雜誌在社交化方面走的更遠,在其“小黑馬”中通過整合即時通訊雲服務,實現了APP到APP+即時通訊的蛻變。這樣就使用戶利用移動客戶端在接受資訊過程中,除了評論和點贊之外,還可以利用即時通訊云為讀者提供實時溝通的功能。跨過這一步,移動客戶端將不再是端,而真真正正的成為一個平臺,一個以讀者為基礎,以社交服務為特徵平臺。

從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火爆我們可以看出,如今傳統媒體移動客戶端單調的閱讀方式將會被顛覆,未來帶有社交屬性的閱讀或許會成為趨勢。而具有地域屬性的傳統媒體則對此更是保持樂觀,藉助即時通訊雲服務可以輕鬆的實現“APP+即時通訊+LBS+O2O/電商/其他任意產品形態”自社交商圈。由此,我認為即時通訊雲必將開啟傳統媒體“自社交”時代,助力傳統媒體在移動互聯的大潮中講述出新的故事。

作者微博:@小編也瘋狂 微信訂閱號:小編也瘋狂(id:xiaobianyefengkuang)

小編也瘋狂的文章也出現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iDoNews專欄、艾瑞專欄、界面、速途網、虎嗅、藍鯨TMT、鞭牛士、搜狐IT、搜狐新聞客戶端等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