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爲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嫂子”二字竟也有這麼多的說法!看完我就震驚了。很多人都在吐槽英語難學,其實有很多外國人也在抱怨漢語難學。例如在稱呼方面,英語中,阿姨、姑媽、伯母、舅媽這些漢語中都有單獨叫法的詞在英文中一個詞就可以涵蓋了,所以漢語是集中國五千年的智慧彙總出的一種語言,其簡便程度只有學到了精髓才能理解的了。

“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為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國另一個與稱謂有關的詞——嫂子。“嫂”被大多數人知道的是“哥哥的妻子”,根據中國古代造字的規律,女字旁代表嫂子是一個女性,右邊的“叟”字,代表了嫂子在家裡操勞,侍奉公婆照顧叔姑日漸消瘦,這個字本意是讚揚了嫂子的勤勞艱苦,為家裡操勞的美好品德,是對嫂子的尊重和認可。

“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為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古語有云:長嫂如母。就是說對待嫂子要像對待母親那樣尊敬,也不必去避嫌。在古代醫療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父母一般去世的比較早,照顧叔姑的責任就落到了嫂子的肩膀上。她們對待叔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無論是吃食還是穿衣都要照顧的很到位,到了上學堂的年紀也要去學習,總之叔姑之於嫂子就像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親生子女”。

“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為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就像是我們所熟知的包青天包拯就是被嫂子撫養長大,本來家裡的條件就不是很好,撫養包拯也是很艱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後來包拯殺了自己的親侄子時,他的嫂子是不能接受的:我拿你當我的親生子女養,到頭來你卻不感念恩情放我的孩子一馬。這也成了包拯執法威嚴不會包庇的的一個美談。

“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為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實不光嫂子有撫養叔姑的責任,叔姑長大後也有贍養嫂子的義務。

在古代,不一定是有真實親戚關係的人之間才會以叔嫂相稱。古人之間交往,平輩之間也會喚對方的妻子一聲“嫂子”,正規一點會喚一聲“嫂夫人”,即使對方比自己年紀小。在民間就更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了,大嫂或是嫂子成為了一種很常規的稱呼,一般稱已婚或者年長的女性為嫂子。就像是我們看的很多文學作品裡都是如此稱呼的。

“嫂子”一詞如何來的?故事雖為笑談,其中深意卻是美好

但是也有很多人把“嫂子”二字當做一種戲稱,也可能是因為有些品行不端的嫂子敗壞了這兩個字本該有的莊重意味,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尊重這兩個字本來的含義。

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嫂子作為長輩也應該得到小輩們的尊重,那些不好的故事及傳聞該忘就要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