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三年級,自小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但是寫作文卻很一般怎麼辦?

背書的周老師


在孩子寫作方面我有很多經驗,我是一名在北京地區有11年經驗的兒童教育學者和寫作教師,教過上千個孩子學習寫作,孩子們從不會寫到寫得好,轉變非常快,在華人少年作文大賽、全國春蕾杯作文大賽中屢屢獲獎。

前幾天,有個叫馨然的孩子作文得了大獎,領到獎狀第一時間跑來告訴我。這個孩子跟我學了一年寫作。在我這裡,沒有固定的寫作方法,我只是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善於發掘司空見慣的事情背後所蘊藏的獨特意義。我一直最厭惡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所以我讓孩子們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和想法,我從來不用固定的套路和招數去限制孩子的想象,我們不要太多技巧,只是大膽表達自己。所以孩子們寫出的作文總是自帶鮮明的個性和特點。同一個題目,1000個孩子能寫出1000篇各不相同的文章,孩子們寫作時能感受到自由、快樂和超然,這才是作文的意義所在。

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在學校裡,老師按照三段式的寫作方法教孩子,教了孩子很多寫作技巧和方法,怎麼開頭、怎麼結尾、總分總等等的套路,孩子學了這些套路,按照套路去套,被束縛了想象,寫得不成樣子。

所以讓孩子放開膽子去寫很重要!

我讓孩子們忘記什麼三段式,忘記什麼總分總,就是自由地去表達,天馬行空地去想象,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去寫。

孩子們自如發揮,能寫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作文寫得相當出色!

給大家隨便看幾篇學生課堂上在40分鐘之內寫的作文,大部分孩子都是二三四年級,最大的五年級,這些文章都是孩子們的純原創:

要教孩子學會選擇素材,生活中每天見到的人和事有很多,讓孩子學會分辨,哪些事情是最有意義的、最新穎的、最值得寫的。

還有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做事,多經歷,多去看世界。

有的孩子整天宅在家裡,生活經歷太少,寫作文的時候無事可寫,只要一讓寫事,每次都寫幫媽媽洗碗、幫媽媽掃地,從一年級寫到六年級,自己都寫煩了,老師更是看煩了,這樣的文章不可能入老師的法眼。

而那些生活經歷豐富、去過很多地方、有很多見識的孩子,總是有寫不完的事情,作文題目《一件有趣的事》,他們寫自己去動物園給河馬刷牙、跟著船伕出海捕魚、跟媽媽做披薩、跟著姥爺去農莊採摘火龍果,去海里抓海膽……這些素材寫出來,老師一看就很喜歡。

比如有一次作文題目是《我做的一道菜》,很多孩子都寫在家裡做西紅柿炒雞蛋、煮掛麵、煮方便麵,有的孩子從來沒做過飯,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寫,無從下筆。50篇作文交上來,有20篇寫的是《做西紅柿炒雞蛋》,唯獨有一個孩子寫得很新穎,這個男孩在家裡經常做家務,經常跟媽媽一起烹飪美食。所以他看到題目後,一下子想到十幾道菜的做法,他的寫作素材非常多,後來他寫自己做爆炒花蛤,寫自己如何給花蛤去沙子,如何去腥,如何提味兒,把製作這道美食的詳細過程寫得非常生動,孩子寫得特別棒,也寫得特別開心!這個孩子的文章首先從素材選擇上就比其他孩子勝出一籌。

所以家長一定要豐富孩子的生活,要捨得讓孩子去做事情,一個什麼都沒經歷過、沒見識過、沒嘗試過的孩子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

總結一句,就是讓孩子多見識,多觀察生活,多積累人物和事件素材,學會挑選出最好的素材,放開膽子去寫,課下還要大量閱讀優質書籍(必須是優質書籍,要不然讀多少都沒用)。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作文水平就能有大長進。

您的孩子讀了很多書,在作文上絲毫沒有體現,您要看看孩子讀的書是否優質,在語言表達、思想層面和想象方面是否是真正的好書,要讀1本頂10本的好書,比如中外名著、科普讀物、自然科學、古典文學等。

閱讀量大的孩子一定能厚積薄發,有的孩子到了高中,之前儲存的知識能量才爆發出來,白巖松就是一個例子,很多高考文科狀元也是如此,所以家長也不要太心急,要靜待花開。


我是豐非,兒童教育家,兒童閱讀推廣人。0—12歲育兒妙招、推薦兒童書單、導讀世界名著,傳遞各國先進的育兒理念。


豐非說


其實在家長中間一直流行一個錯誤觀念,孩子讀書好作文就一定不會差,甚至是看到孩子在讀書,就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差不了。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想過,你們看到孩子在讀書,只是看到,並不知道他們看的效果如何,對不對?但是你看到孩子在讀書,就會想當然地以為,這是好事,要鼓勵,自己的心裡也會有一絲安慰。


有一句話叫“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用來形容那些低效率的勤奮者。而換在孩子身上,其實也有一種“你只是看上去在讀書”。很多孩子讀書的效率是很低的,甚至在積累了大量的閱讀之後,對於學習的幫助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我們知道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的主要方式,體現在學習上,就是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多學生書讀得多,說起話來眉飛色舞,講故事繪聲繪色,可是一到要動筆寫作文,卻左思右想,抓耳撓腮。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有效地把輸入轉為輸出的例子。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打破這個觀念。讀書多,真的不意味著作文就一定好。兩者之間毫無必然的聯繫。作文好一定要多讀書,但讀書多未必意味著作文一定好。


那要如何才能將閱讀有效地轉化為作文水平的提高呢?


一、做個有心的讀書人。


讀書不僅是為了讀個樂,讀個高興,更是為了獲得知識,增長見識,積累詞彙,提升思想。讀書不動腦、不問為什麼,不在寫作文有意識地去主動運用讀到的詞,讀再多的書,也只是把大腦當成了一個儲存車間,而不是一個機器轟鳴的工廠。要讓知識學有所用,必須開動大腦,將大腦這個工廠運行起來,不停地在工廠裡進行加工,將所學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將學到的詞彙積累在大腦中,最後學以致用。這樣,當一篇作文中需要形容一個聲音很響亮時,你才不會只是說“巨大的聲音”,而不知道去用更精彩的“鏗鏘有力”。


二、仿寫與借鑑是兩條捷徑。


總有家長問我,林老師,有什麼能快速提高孩子作文的好方法嗎?我總是無耐地告訴他們,辦法很多,但是沒有快的,想要求快,真的沒那麼容易。


相比較而方,仿寫與借鑑算是兩條快速提高作文的方法了。


仿寫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分析瞭解所要仿寫的那篇作文的結構與手法,修辭的運用,語言的風格,都是我們需要模仿的。這時候,“照貓畫虎”地去寫一寫,總是會有一些收效與心得,就算學不到文章的精髓,也總是會學到一些皮毛。這些皮毛如果能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作文上就會有質的變化。


借鑑則更簡單粗暴了。就是“拿來主義”——做摘抄,然後原封不動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上。這在景物與狀物類作文裡,在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裡,都是最容易學到的。雖然這樣的方式技術含量不高,但卻可以清楚地明白,什麼地方該如何去描寫。比如,寫波瀾壯闊的大海,寫靜水深流的潭水,寫挺拔的青松,寫青嫩的小草,寫展翅的雄鷹,寫皎潔的明白……當你學到了優秀的文章中是如何描寫這樣的景物時,當你的作文中也出現類似的景物時,完全可以學習他們的方式方法去描寫。


三、既然讀的書多了,那就寫些讀後感。


讀後感是檢驗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作文水平的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式。既然讀書那麼多,讀了好書之後,心裡難免會有一些感慨與心得。尤其是剛剛讀完的時候,趁著閱讀的慣性還在,趁著情感的共鳴仍存。不妨拿起筆來,將自己對書中內容的所思所感記錄下來,甚至其中一些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都可以抄一抄,然後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欣賞與喜歡的原因。或是對書中某個人物發表一下你的看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作文更有思想,更言之有物的方式。


當然了,以上這些方法不是靈丹妙藥,更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是在遇到作文學習上的困難時,是值得一試的辦法。


也許,這些方法都不會起什麼作用,但是你的孩子仍然在一直堅持閱讀,直到一天,你突然發現他的作文開始越寫越好,再也不是問題了。這也是十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林老師講作文


孩子的假閱讀著誤導家長,也可能是寫不好作文的一個原因。


在小學生的作文課上,經常會問學生,

喜歡讀書嗎? 喜歡

讀過多少書? 很多

你讀了些什麼書,能不能說一出一本書的書名? 8成以上的學生說不出來

對於能說出書名的學生,會問書主要講些什麼?主人公是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等等

可能只有幾個學生能說出書名,但能敘述出來書內容的,寥寥無幾。


本人把這種閱讀叫假閱讀,也可以說是無效閱讀。


這可能與家長的一些錯誤觀念有關,當然也是受社會商家的影響,比如:


1、聽書就是閱讀,網絡電臺的興起,小孩子從聽故事都有手機APP,對於家長而言很方便,小時候聽故事是沒問題的,但兒童長大了,很多家長習慣了,把聽書當成的閱讀,小孩子也會形成不好的習慣,上小學後,喜歡聽書,不愛看書,這類孩子身邊很多。別外,聽書看不到文字,內容基本上是難以記住的。


2、讀圖文繪本就閱讀,圖文繪本是不錯的一種圖書形式,對於學齡前的閱讀啟蒙,當然是非常好的,但對於上小學生而言,除非必須用圖來說明才能理解,儘量多讀些純文字的書籍。接觸過許多繪本館,寶媽們很興奮,帶著孩子讀繪本,以為孩子讀了很多書,其實這些書可能也是無效的。比如: 繪本以八九成是外國繪本,以人文社會類為主,多以翻譯居多,翻譯類文字不是原生文字,如果翻譯自身的文學一般,對孩子寫作幫助較小,更有甚者,繪本館中有一大堆漫畫書,也當成繪本來閱讀。


4、閱讀之後無交流,如題三年級了,讀了很多書,如果每讀完一本書,沒有複述與交流,沒有把好的句子、段落作標註、抄寫名言名句、筆記等,閱讀也會成為過眼雲煙,沒什麼效果,更無法轉化自己的東西。


因此,要寫好作文,


首先是對字詞句的理解

其次是有效閱讀 及 加大閱讀量

三是對培養自然及生活的體驗與觀察

最後,先用口頭表達方式,再過渡到書面語表達


建議家長讓小學生閱讀一些“五四”新文化時期前後的作家的小說、散文及童話等,這是白話文剛興起,至今為止,最好的白話文,都是此時期的,這些作者小時都是從私塾讀出來的,有很強的文言功底。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1001”


漢字谷主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困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可語文成績就是不見提高,作文水平似乎也沒有什麼進步。



原因何在?——時候未到! 閱讀對於語文學習的作用只有到了八年級下學期甚至九年級的時候才能表現出來,為什麼非要到這個時間點呢? 一方面語文學習是一個慢功夫,字詞的積累,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時間。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人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到了大概13歲的時候才真正發展起來。

13歲左右,在生物學上是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這個時候,大腦也快速生長,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都有了大的飛躍。並且身體成長也帶來了心靈的敏感。心靈敏感就會帶來作文水平的提高,並且他原來閱讀的積蓄就會慢慢發酵、內化,形成知識和能力。閱讀量越大,這種發酵和內化的後勁越足,孩子的作文也會越好。

所以,關於孩子讀書,我們做家長的不能著急,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把眼光放遠。




第二,再來談談作文。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怎麼訓練呢?

1.能力的訓練。小學生的作文,主要是記敘文,要求孩子在敘事的同時會進行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我們學生的主要毛病就在於不能進行細緻生動的描寫,這就要訓練,分步驟,一個點一個點訓練。

比如語言描寫,我舉一個例子,一個學生寫:今天下午放學後,我開心地看起了電視,媽媽在做晚飯飯。後來發現沒鹽了,媽媽讓我去買,我不去。後來,媽媽生氣了,我只好去了。

讓學生在這個作文中找毛病,並且修改。學生會發現這篇作文只有敘事,沒有描寫,那我們啟發學生,在這個事件中,媽媽和我說了什麼話,怎麼說的,說話時的動作神態、你的心理等等。讓人物開口說話,就是語言描寫。這種訓練可以採用多種形式。



2.方法的學習。能力訓練是主要的,方法學習是次要的。可以讓學生多模仿別人的好作文,看看別人的開頭結尾,作文的形式。甚至讓學生抄別人的優秀篇目。別怕學生抄或者模仿,很多技藝都是先模仿,再獨創。我們孩子的作文為什麼就非得例外呢。

這是我多年研究作文的一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另外,孩子才三年級,不要心急!


終將長大


首先,家長要明確:讀與寫並不能直接劃等號。

讀書多,閱讀量大,對於寫作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讀書多,並不代表著寫作文就一定能寫好。

我是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也是一位專注小學作文教育的自媒體人,對於題主的女兒,如何提高作文水平,有以下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第一,題主要多關注一下自己女兒在看什麼書,和她一起挑選幾本比較經典的,陪她一起精讀。

讀完了,可以鼓勵孩子把書中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她的看法,講給家長聽。因為,複述書中故事以及表達自己感受的過程,就是一個消化輸入、嘗試輸出的過程,對於孩子整理自己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促進。

說故事,對於寫作文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能說,寫起來就相對容易些了。

第二,鼓勵孩子多練筆。

不練筆,不多多寫作,哪怕讀再多的書,還是不知道如何寫好作文。因為,實踐遠比空想重要。

讓她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哪怕一開始寫成了流水賬或者是顛三倒四也不要緊,重要的是,讓她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這個階段,家長要多鼓勵,多找她的優點表揚,不要光挑剔她作文的毛病,那樣,她就更沒有信心寫好了,再寫作文,就更畏手畏腳。

第三,孩子寫好了作文,家長可以找一篇類似的優秀作文,或者是名家文章,和女兒一起坐下來,分析一下,人家的作文好在哪,自己這一部分為什麼寫得差。

練筆的目的,一是鍛鍊文筆,二是為了找出自己寫作的缺點,然後,修改,提升。如果沒有修改這一步,孩子下次還這樣寫,那就永遠沒有提升。



這個暑假,為了我女兒和她的同學,能堅持練筆,提高作文水平,為下學期做好準備,我舉辦了一個寫作闖關營。通過這些天的點評孩子作文,我發現了小學生寫作文的幾個通病,今天剛剛寫成了一篇文章,題主要是願意看,可以關注我,然後點擊我的主頁,找到文章閱讀。也歡迎你女兒參加寫作闖關營,和小夥伴們一起寫作文,每一關都有一個主題,由易到難,每一篇作文我都有認真閱讀點評,指出孩子的優點與不足。孩子的領悟力是很強的,幾位小同學,凡是我提出的修改意見,在下次的作文裡就改正了。目前,闖關點評都是免費的。

總之,讀書,要多思考,寫作文,除了多寫,還要多多修改,多多對比借鑑優秀作文的長處,按照老師正確的指點,改正自己作文中的缺點。


小作家起跑線


做一個通俗的比喻:吃得多的孩子不一個個子高,但身體一樣強壯;讀書多的孩子不一定作文好,但內心一定豐盈。

恭喜你從小讓孩子大量閱讀,培養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帶領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你一定體驗過讀書的孩子好溝通、好管理的益處吧。小的時候,你選擇她喜歡的課外讀物,但不知道具體都讀了哪些內容。如您介紹的《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等圖書,在我看來,更適合小學高年段甚至更大的孩子閱讀。所以,讀書,要選擇孩子喜歡的,也要選擇孩子能夠理解和明白的。

很多答案中提及了一個思考的問題。對此,我的看法是:開卷有益,適度引導。對於孩子來講,思考是一個外在的評價。深度思考,需要知識、經驗和發育的共同影響,讓一個三年級的孩子讀書過程中深入思考,是不現實的。但讀書一定是有共鳴的,孩子被故事情節牽引,和人物同喜同樂,這就是愉快的思考過程,就是一個有益的輸入。

孩子不會寫作文,主要是輸出能力問題。造成輸出能力差異的原因,一是表達能力,家長要有意識訓練孩子的聽、說、讀、寫,不能把讀書當成對現實的逃避。家長要引導孩子將書中故事講出來,或者把印象深刻的話語記下來,靜下心來聽取孩子閱讀後的感受。讓孩子多說,是訓練思維的重要方法。二是觀察能力,寫作是對觀察到事物的文字表達,有些孩子不注意觀察,或者不去觀察,對外部世界反映遲鈍。家長要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方方方面,大到自然風雨,小到人物表情,觀察帶給孩子的樂趣一定時無窮的。三是書寫能力,由讀、到說,再到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意的引導十分必要,大量的閱讀定是根基。孩子作文寫不好,有時和寫作內容有關,也和年齡侷限有關,家長可以從仿寫入手,幫孩子克服難關。

我的孩子從小大量閱讀,五年級開始創作童話,六年級出版了《藍迪的朋友圈》。在我看來,閱讀的好處千千萬,繼續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收穫才女加淑女一枚。


入青0601


孩子上三年級,自小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但是寫作文卻很一般怎麼辦?


要求的太高了,三年級才開始作文,好不好,豈能一眼看到底?


讀書,是信息的輸入,書多了,信息儲存豐富。


寫作,是信息的輸出,寫多了,表達能力就會提高。


可貴的孩子三年級前就讀了大量書,可喜,可賀,不可氣餒,繼續讀書,當然讀書有法,不可低層次低範圍循環,要有梯度,要有廣度,又有深度。



孩子三年級,剛剛寫作文,一般要求寫得很淺,很短,誰好誰壞,真的一時看不出來,這位家長,下斷言太早了。這正如長跑,最終的第一,不一定一開始就領先。


孩子讀書多了,真是好事,要堅持下去,早晚他的寫作會用上,早晚他的寫作會因讀書而出彩。


孩子,你慢慢來。家長,你慢慢來。


走過萬水千山2018


在答問之前,我想先說點我自己的事情。


我母親是學校的工人,雖然曾經被 人瞧不起,但我為有這樣一位母親驕傲。因為在那個年代,在那個物質生活比較貧乏的年代,母親教會了我閱讀。

母親在學校收發報紙,每次報紙和雜誌一來,母親就會先自己看看,然後挑選一些合適的張貼在學校報欄裡。於是年幼的我也學著母親的樣子,翻翻書報。於是久而久之,就愛上了閱讀, 讀《兒童文學》,讀《小學生生活之友》,讀《少年時代》,讀母親收到的報紙,讀母親替我買的書。上初中後,這個習慣依然堅持著,甚至在我初中畢業後,作文還被拿到後面幾屆學生那裡當作範文。然後自己就寫一些自己想寫的東西,有的時候走在路上,會忍不住想要讚美一下小草,馬上就會把想到的句子記下來,雖然不多,卻成了一種習慣。

上中師後,曾經深深地愛上了寫作,寫詩、寫散文,還有不少的東西變成鉛字,這段經歷對年輕的我真是一筆財富,現在想起,依然幸福滿滿。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曾經把寫作丟了好久,現在愛上了頭條,又開始寫了,一種近乎痴迷與瘋狂的追求,就像迷路的孩子突然找到方向一樣。


說這麼多,我其實想表達的就幾點

1、閱讀不一定能寫好作文,但要寫好作文必須進行有效閱讀

(1)題主說孩子愛讀書,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讀的什麼書。

孩子的閱讀不僅是興趣,不僅是她自己喜歡,而是必須要適合他們,對他們的成長有益的書。所以,我們對書的選擇十分重要,可以先選故事性較強的書,然後是注意語言、技法的書,高年級就要讓孩子接觸名著。

(2)然後我們要關注孩子是怎麼讀書的。

讀書,我的理解從來就不是拿 著書讀,就叫讀書。我對學生的要求是“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做摘抄,以積累語文,邊讀邊作批註,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邊讀邊總結。這樣的閱讀才會是有效的,不是隻關注精彩動人的故事情節,不是隻用眼睛讀書,而要帶上心,帶上腦,帶上手去讀書。

只有堅持閱讀,而且是有質量的閱讀,才會真正的有收穫。


2、寫作的興趣很重要

就像我剛才談的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樣,曾經把寫作弄丟了,就是因為對寫作失去了興趣,所以就不想提筆了。所以,家長不光讓孩子進行有質量的閱讀,還得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不要從一開始就說寫作,寫日記這麼嚴肅的話題。這會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可以讓孩子說,說他想說的話,然後再嘗試寫下來。家長要起的作用不僅僅是指導,更應該是鼓勵、表揚。先培養孩子的興趣吧!

3、觀察,捕捉靈感,寫真情實感

作文為什麼能打動人,首先要能打動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寫出真情實感來。

作為三年級的孩子,我們先要教孩子觀察,觀察的對象很多,可以是動物,可以是花草樹木,可以是瓜果蔬菜,可以是風霜雨雪,可以是上學路上的見聞,可以是週末遊戲的情景,可以是培育花草的歷程,可以是考試,可以是上課,可以是老師的新裙子,可以是同學們的課間活動,可以是自習課上同學們的表現,可以是體育課上同學們活動的樣子,可以是大掃除時同學們的勞動場面……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日記的內容。(不過我教書二十幾年,幾乎不叫孩子們寫日記,我喜歡叫孩子們寫週記。不規定具體時間,反正有內容就寫下來。



4、適當地教給孩子們方法

寫作文肯定是有方法的,但不能讓孩子落入俗套。我們的教材就是最好的例文,家長朋友可以鼓勵孩子仿寫書上的精彩片段,可以續寫。

可以和孩子們分析這篇文章為什麼寫得好,它有哪些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然後叫孩子試著運用到作文中去。

總之,孩子的作文不可能立竿見影,除了閱讀、觀察、寫作,我覺得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這個問答中涉及到的週記,家長朋友可以去讀讀我的一個問答“小學生週記怎麼寫?”應該可以幫到你。

我是語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寫作,一定是有感而發的。

讀了很多書,如果不做思考歸納總結,就和看電視是一樣的,被動接收信息而已,只是滿足了獵奇心,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甚至不會把看過的內容關聯思考。

不會寫,本質是沒想法。想讓孩子有想法,就先給孩子找到一個表達的理由。

如果是寫說明文,孩子就要有想向別人介紹新鮮事物的想法;寫記敘文,孩子就要從發生的事裡真的有感悟;寫議論文,孩子要有想表達意見想法。

如果連基本的想表達的慾望都沒有,寫作只是應付和簡單模仿,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有生命。

大人需要多和孩子溝通談心,鼓勵孩子不斷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有了想表達的慾望後,大人需要幫助孩子梳理表達邏輯。及時對孩子表達的內容作出反饋,比如哪個地方讓人理解混亂了,哪句話表達的情感不是很到位等等。讓孩子在真實的反饋中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這也是個揣摩人心的過程。


海南_nancy


首先,三年級的學生尚小,並不適合讀大量課外書,僅需精讀幾本即可。最關鍵的是,這書,你是看完的,還是真正讀完的?

要想三年級的小學生讀課外書於作文起到幫助,我想說:

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孩子尚小,閱讀很難有目的性,導致他閱讀僅僅是過一遍情節,甚至在讀過之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讀了個什麼。這樣所謂的閱讀就是在浪費時間,類似於“假努力”。真正要讓閱讀對孩子起到幫助,我的建議是應該等到初中時候再讀,而且是讀散文一類。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小學作文水平呢?介紹一種方法----套。意思是讓孩子記住3個及其以上的作文材料,在適當地自行填充,將其合適的在試卷題目上套用就行了。(不是直接照抄!)因為小學作文題目普遍單一,這個方法是可行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