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日久爲什麼會生情?

首先,想歪的先去面壁5分鐘再回來。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一間辦公室很久的同事,忽然某一天對TA有了感覺,儘管之前只是同事;做了很久的朋友,忽然某一天對TA有了感覺,儘管之前只是朋友;起初很討厭的人,忽然某一天對TA有了感覺,儘管之前巴不得對方從你的世界裡消失。

心理學:日久為什麼會生情?

在諮詢過程中,有一位來訪者講了他的親身經歷,我們就稱他為A先生吧。

A先生事業有成,早年創業的時候,和他的合夥人(女,我們稱她為B女士)沒日沒夜的拼命。他們倆認識多年,從來沒有過什麼曖昧的想法,更不要談什麼越界的行為了。B女士已經結婚了,也不是A先生的菜。但是在一起創業幾個月之後,A先生開始頻繁的夢見和B女士發生關係。A先生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當時單身的原因,每天都處在一種渴望之中,他也無法分清這種渴望是因為生理的還是心理的原因。每天下班之後,當B女士離開,A先生總會幻想她和老公親熱的畫面,讓他覺得非常苦惱。後來B女士離開了團隊,A先生才和她恢復到以前的正常朋友關係,他一直很想問她對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感覺,但擔心影響了關係終究沒有開口。

心理學:日久為什麼會生情?

其實,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日久生情了。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來形容這種現象——逐漸暴露效應,也被稱為多看效應,指的是人們會對看的更多、接觸更多事物產生好感和偏愛。

心理學:日久為什麼會生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要求一群大學生觀看相冊,相冊裡的人對這些大學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有的出現一次,有的出現三四次,有的甚至出現十幾次。觀看一段時間後,讓大學生對相冊裡的人進行評價,結果發現,出現頻率越高的人,受大學生喜歡的程度越高。

心理學:日久為什麼會生情?

這個實驗很好解釋了逐漸暴露效應,反覆出現和接觸的人更容易讓人喜歡,接觸的時間長了,你會對一個人產生好感,甚至是愛意,即使這個人你可能原來不太喜歡。這便是日久生情的心理學本質。那麼,這種情感真的是愛情嗎?我覺得要從三個方面衡量。

1、你是不是空窗期太久,內心渴望親密感,實際上和你生情的那個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2、對方是不是在你的特殊時期,比如挫折期、情緒低落期給了你幫助,填補了你的空缺?

3、對方是不是有什麼反常的行為?人很容易喜歡對自己示好的人。

對於日久生情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