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料,孩子有福,初一至高三學生特有心理特徵,讓溝通變簡單

初一至高三學生擁有不同的心理特徵。尊重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年齡特點,尊重個體差異,支持富有個性的發展!孩子的心理特點您知道嗎?家長懂得多,與孩子溝通起來更順暢,孩子更享福!

初一年級

1. 心理特徵

初一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

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神經系統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

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洩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不願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新鮮感和緊張感的統一,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

2. 溝通方法

關注適應性

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對周圍的環境、教學的方法、生活的節奏都需要適應。

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新的習慣養成

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打好學習習慣的基礎

重視“養成教育”,就是讓學生儘快養成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成功的養成教育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重視基礎知識

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

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要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剖析和應用。

只有基礎牢固,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鬆而有成效。

初一新生,對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態比較放鬆。

科目增多,知識難度也有較大提高,已經不能再用小學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一定要及時調整,學習時間分配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初二年級

1. 心理特徵

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

但由於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採取閉鎖甚至恥於談論的態度,致使同學們產生青春期煩惱。

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有的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

2. 溝通方法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引導。

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

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初二要樹立提前中考的概念,把初三的內容提前學習,減輕初三的壓力,輕鬆、自信地迎接中考。

因為初三系統複習的時間很有限,並且複習壓力很大,所以在初二年級應強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需協調好時間,輔導和增加薄弱學科的補習頻次。

初三年級

1. 心理特徵

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喜歡同老師平等討論問題,喜歡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

初三學生的“成人感”更加明顯,自尊心大大增強,他們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心理趨於定型,學習成績相對穩定,初三學生心理發展迅速,開始趨向定型。

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

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機會,促使學生的心理更加成熟,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2. 溝通方法

培養和發展孩子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 同時為中考做準備,與孩子一起了解當下學習情況和狀態,設定目標,協商方法。

初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中考。中考是綜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對單獨知識點的考查,主要考查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初三既有新課的學習,又要進行系統的複習,學生經常抓不住重點、平均用力、手忙腳亂、效果欠佳。

孩子需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突破,不放棄、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學好化學

初三新增化學學科,化學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習一冊書,不管其他學科的學習狀況如何,化學啟蒙地好的話,很容易學得很好。

新課程學好了,學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能起到一個積極促進的作用。

反之,如果一開始不著急、不重視,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就要花雙倍甚至幾倍的時間去補,大大降低了複習效率,影響總體成績。

緊追不捨

初三年級,為中考複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學校老師會趕進度,課程講得比較快。

學生稍有懈怠就會比較吃力,很多學生出現“舊賬還沒補上,又欠了新賬”的情況,整體忙於應付,無法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到了下學期綜合複習的時候,就會是一鍋粥。

所以,一定要緊追不捨、及時複習,化解疑難問題。

查缺補漏

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完了2/3,自己要有計劃地開始針對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堆積到中考前夕。

利用開學初還不是最緊張的階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識點在腦海中過一遍,把以前沒有掌握的挑選出來,查缺補漏,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壓力調節

隨著中考的臨近,學生和家長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壓力,壓力不全是壞事,但是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影響考試時的正常發揮。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能夠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和不安,可以請這方面專業的人給孩子幫助。

高一

1. 心理特徵

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家長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

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家長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並不明顯。

這些特點常阻礙著家長與子女的相互瞭解。

2. 學科特點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

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

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實症結就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

在高中階段,孩子不能掉隊,有問題不能拖。同時強調高中階段,家長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

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塊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

高一關鍵詞——“難”。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

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重視高一,成就高考

高一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開始,抓住高一,讓自己一開始就能佔據領先位置,對學生高中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

多年的高考經驗顯示: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3年後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係,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抓起!

提前動手,從容應對

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後的輕鬆中,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稍一放鬆,可能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製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發現漏洞、及時彌補

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以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

並且積累得太多,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成績波動、正確看待

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並且趨於穩定的。

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高二

1. 心理特徵

此階段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

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成績明顯退步,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

2. 年級特點

高二關鍵詞——“分化”。

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所以心裡上比較輕鬆。

同時,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

另外,很多家長理解上有誤區:高二先輕鬆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鬆的時候了。

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結果就是高二輕鬆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

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均衡發展

高考錄取依據是總成績,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即便誰各科都成績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如果在高三衝刺中還能夠部分學科有所突破,就會考得非常理想,所以均衡發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

提前備考

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

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強化基礎

高一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後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

所以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儘快補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三

1. 心理特徵

此階段孩子的社會意識已經接近成熟,並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實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隨著備考時間的減少,在思想壓力和心理上的波動都會比較突出,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信心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有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紮實,方法科學,學習能力強,各科平衡發展,歷次考試成績穩定,對高考充滿信心。

迷茫型的孩子,在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由於基礎不紮實,學習方法不當,成績經常被動,從而導致思想不穩,當成績不進步或下降時,比較消極。考試進步時,又充滿鬥志。自感考大學有難度,對前途感到迷茫。

放棄型的孩子,基礎太差,或者經過努力,但成績沒有進步,或者學科發展很不平衡,思想進入“考大學沒指望”的誤區,以致成績越來越差,甚至最關鍵的時候自暴自棄。

2. 溝通方法

通過與老師和孩子的溝通,瞭解孩子的當下情況。

家長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

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重視孩子的營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