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的產後外科治療

胎兒腎積水的產後處理也存在一定的爭議。一般在出生後1周及1個月需作超聲檢查,腎盂前後徑值在5-10mm 者出生後需定期複查B 超,腎盂前後徑值>10 mm或積水進行性加重者,因出現病理情況的可能性較大,需行放射性核掃描、排洩性膀胱尿路造影等進一步檢查。當疑有尿路梗阻或膀胱輸尿管返流時,腎功能與積水程度的變化常作為是否需要手術的重要指標,結果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患兒術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高於非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患兒,進而說明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有益於患兒腎功能的改善。腎不發育或腎發育不全治療:併發髙血壓、感染或結石的患兒,可能需做部分或全腎切除。

一些學者認為手術切除無功能腎以避免感染、出血、腹痛、高血壓和可能發生的惡變。如系雙側病變合併腎功能不全需考慮透析療法及腎移植。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後腹腔鏡腎積水切除術治療重複腎畸形,雖然手術時間長,但術中出血少,術後恢復快,微創、安全,可作為成人重複腎畸形治療提供一種新選擇

重複腎除發育良好型無須治療,大多有症狀者應選擇手術治療。目前均強調早期診治的重要性,延誤診治可能導致重複腎功能出現不可逆的損害。完全性重複腎重複輸尿管畸形,其出現臨床症狀常因合併輸尿管異位開口及輸尿管囊腫,目前,腹腔鏡技術對於腎臟重複畸形需做上半腎切除的病例已逐漸成為常規手術方式

重複腎畸形可併發輸尿管囊腫,輸尿管口囊腫又稱為輸尿管囊腫、輸尿管膨出、輸尿管下端囊性擴張,是指膀胱黏膜下輸尿管末端組織呈囊性擴張性病變。輸尿管口囊腫的治療原則是解除梗阻、保護腎功能、預防感染並防治膀胱輸尿管反流

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兒童常見的先天性泌尿道異常,約30%-50%患病兒童合併泌尿系感染,反覆的尿路感染可導致腎臟瘢痕形成、腎實質損害及腎衰竭。反覆的尿路感染患兒可行手術或內鏡注射治療,手術治療適用於持續性的高反流等級(/)患兒,然而目前手術時機和方法的選擇並未達成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