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中庸”張邈

文:小A斯蒂芬

小說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戰呂布》中,戰死了兩個呂布的將領薛蘭和李封,出場了一系列盤踞在汝南和潁川的黃巾將領,即何儀、劉闢、黃邵、何曼。

薛蘭李封都是呂布的親信,薛蘭做呂布的別駕,李封是治中,這兩個官職是州牧刺史的佐官,相當於副州牧或者副刺史。呂布佔據兗州以後命令兩個人駐守在鉅野,他們想要說服鉅野的李乾背曹投呂,李乾不肯,薛蘭李封遂將李乾殺死。李乾就是曹操手下名將李典的父親。曹操命令李乾的兒子李整和李典接管李乾的部隊去為父報仇,大敗薛蘭李封,薛蘭被殺,李封下落不明。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李典

汝南潁川的黃巾軍由來已久,自黃巾軍作亂伊始就一直是實力雄厚的地方割據勢力。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闢、黃邵、何曼等,眾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建安元年的時候,曹操進剿汝南潁川,大破黃巾軍,劉闢黃邵被殺,何儀率眾投降,何曼下落不明。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劉闢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被曹操殺死的劉闢,卻在後來官渡之戰的時候復活了!這件事在《三國志先主傳》中也被記錄下來,得到了印證“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劉備)將兵與闢等略許下”。不知道是黃巾軍裡另有一個投降曹操的劉闢,還是陳壽記載有誤,劉闢根本就沒有死。這也是一個歷史疑案。

在十二回的最後一段,輕描淡寫的被樂進射死了一個呂布從將成廉。其實成廉在正史中乃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深得呂布的賞識,有驍將之稱。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成廉

《三國志》和《後漢書》中均記載,在呂布與袁紹聯手共擊張燕的時候,成廉和魏越經常跟隨呂布“陷鋒突陳”。黑山軍張燕當時據有精兵數萬,騎兵數千,盤踞在常山。呂布率眾與之對持期間,每天騎赤兔馬與成廉魏越以及數十騎在張燕陣中往來奔馳殺敵,一日之內三四次往返如此,盡皆殺敵斬首而出。如此十天“遂破燕軍”。要知道張燕當時號稱“飛燕”所屬軍隊以彪悍勇猛著稱,卻被呂布成廉魏越等數十個人完爆吊打,簡直可以用蹂躪來形容。想象中這一場景也只有當陽趙子龍時可以與之媲美了。建安三年曹操三徵徐州的時候在一次戰役中將驍將成廉抓獲,至此而後再無成廉記載,估計拒降被殺的可能極大。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張超,小說中說他表字孟高,陳留太守張邈的弟弟,擔任過廣陵太守,重用名士臧洪,與哥哥一起參與了討伐董卓(小說中為第十一鎮諸侯)、擁曹牧兗以及叛迎呂布等事件。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張超

最後呂布被曹操打敗後,張邈跟隨呂布一起投奔徐州劉備,張超奉兄長的命令駐守在雍丘籠城以保護家小。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曹操兵圍雍丘發起猛攻。張超在堅守數月不見救兵的情況下,終於抵擋不住曹操的攻勢,城破自刎(另說被曹操所殺)。


那麼張邈為什麼沒來救自己的弟弟以及家人呢?其實不是他不想救,而是他已經來不了了。今天就說一說以俠義而聞名的張邈。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張邈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生平喜歡仗義疏財扶危救困,少年時就以“俠義” 而聞名天下,有漢末“八廚”之一的美譽,所謂八廚,指的是八個仗義疏財的人。

作為洛陽城中經常與袁紹曹操等人呼朋喚友的門閥世族子第,張邈的這種“俠義”之舉並不難理解,雖然差點鬧了個傾家蕩產的地步,卻也落下了“士多歸之”的好處。而這,也正為他在漢末亂世的群雄當中,爭得了一席之地。

《三國志》記載張邈,初“闢公府,以高第拜騎都尉,遷陳留太守”

公元189年董卓專權把持朝政,引起天下諸侯的不滿,張邈在弟弟張超和臧洪的建議之下正打算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變異姓名逃離洛陽,來到了陳留。陳留當地的鉅商孝廉衛茲非常賞識曹操,於是衛茲“散家財”與曹操“合義兵” 招募了五千兵勇,率先在己吾起兵討伐董卓。這就是史書中非常有名的曹操“首倡義兵”。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曹操

作為陳留郡的最高地方長官,其治下竟然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張邈當然是不能不過問的了。好在衛茲頗有名望,曹操又和張邈的關係很好,於是幾個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最初的討董聯盟。這個聯盟又在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的運作之下,勢如破竹一般形成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聲勢浩大的關東義軍聯盟。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袁紹

以前我們已經講過,在這個聯盟之中真正討伐董卓,並且英勇作戰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孫堅,一個是曹操。而袁紹則領著諸侯們整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或許是這一點讓張邈不滿,也或者是“首舉義兵”的張邈對袁紹本身就心有不服的緣故,《三國志》記載張邈見袁紹“既為盟主,有驕矜色”所以就很不給袁紹面子,經常“正議責紹”。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卻讓心胸狹窄的袁紹給張邈記上了一筆。而這個聯盟也在曹操追擊董卓失敗以後名存實亡。

兵敗汴水的曹操在鮑信的建議下來到兗州發展,在得到包括鮑信陳宮張邈在內的兗州地方勢力的支持後,順利的當上了兗州牧。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曹操牧兗州的初期,由於與張邈的“發小”關係,所以相處的很好,袁紹曾經請曹操殺了張邈,可是曹操不肯,並且對袁紹說道“孟卓,親友也,是非當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張邈知道後也很感動,於是“益德太祖”。曹操第一次征討徐州,出征的時候曹操對家人說道“我若不還,往依孟卓”,後來曹操還軍,與張邈相見,兩個人“垂泣相對”哭在了一塊。史書記載兩人“其親如此”。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不過這種感情在政治的權利場中是難以持久的。

很快張邈對曹操的支持就變得曖昧了起來,先是與路過陳留境內的呂布“把手共誓”,又在曹操第二次征討徐州的時候背反了曹操。

究其原因應該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權利的分配不均。曹操在收編了青州兵實力大增以後,肯定要對兗州的權利中樞進行大換血。另一件恐怕就是曹操的嗜殺。代表性事件就是邊讓被殺事件。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邊讓

邊讓,字文禮(《太平御覽》記作元禮),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曾做過九江太守。先後得到過蔡邕何進的提拔,與孔融齊名,是當時舉世知名的名士。

在小說第十回中,邊讓是因為引兵五千去救陶謙,而被曹操派人截殺的,而這件事在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初平中,王室大亂,(邊)讓去官還家。恃才氣,不屈曹操,多輕侮之言。建安中,其鄉人有構讓於操,操告郡就殺之”。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命令陳琳所作的討曹操檄文中有這樣一句“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所謂妻孥,指的是妻子和子女,可見當時曹操對邊讓是滿門抄斬的,或許還要有夷族之禍。曹操的這一做法當然會激起兗州士人集團的不滿,而作為兗州士人的領軍人物,張邈當然就被推到了前臺。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陳琳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曹操為報父仇第二次東征陶謙,兗州空虛,“(張)邈弟超,與太祖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陳宮對張邈說道:“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陳宮

張邈聽從了陳宮的建議,成為了陳琳檄文中“奮臂”的“一夫”並且也得到了兗州諸郡的響應。史書記載,陳宮遂迎呂布為兗州牧,並且協助其佔領了東郡的治所濮陽,郡縣盡皆響應。除了荀彧程昱堅守的甄城,曹操的部將夏侯淳退守的東阿和範縣以外,兗州八郡七十五縣全都背反了曹操,可見當時曹操的不得人心。難怪陳琳的檄文中略帶嘲諷的口氣說道“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官渡之戰的曹操和袁紹

那麼,與曹操關係非常之好的張邈為什麼要背叛曹操,而去叛迎呂布呢?個人揣測,應該是張邈的個人權欲使然。在陳宮勸說張邈叛迎呂布的話中有這樣一句“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我想這其中的“共牧兗州”四個字正是打動張邈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在之前兗州刺史劉岱被殺,鮑信和陳宮等人擁立曹操做兗州牧的時候,張邈並沒有積極的去響應,而是一直在保持著沉默,他心中所想的恐怕就是自己能夠登上兗州牧的位置。而且當時就有人看出了這一點,這個人就是後來在曹魏政權中堪稱元老級人物的高柔。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高柔

當時的高柔還只是個少年,他的父親去蜀郡任職,把他留在了家鄉陳留圉縣,他就對周圍的人說“今者英雄並起,陳留四戰之地也。曹將軍雖據兗州,本有四方之圖,未得安坐守也。而張府君先得志於陳留,吾恐變乘間作也,欲與諸君避之。”可是當時根本沒有人相信高柔的話,大家都認為曹操和張邈的關係非常好,張邈根本不可能背叛曹操。於是高柔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逃到了河北。沒過多久果然就發生了張邈背叛曹操的事件。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張邈

其實,作為兗州最有實力的地方豪強之一,張邈的所作所為並不難理解,試問有誰會心甘情願的讓出自己經營多年的地盤呢!當初在討董聯盟裡,有四世三公的袁紹,有漢室宗親的劉岱,盟主的位置自然沒有張邈的份,後來劉岱被殺,兗州刺史的位置本來非張邈莫屬,可是鮑信卻又引來了曹操。這些怎能不讓張邈揪心到耿耿於懷呢!於是當陳宮提議與呂布共牧兗州的時候,張邈的野心終於裸露了出來。雖然是與呂布“共牧”但在張邈的心中,恐怕也只是把呂布當做一枚棋子而已吧!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呂布

可是,呂布哪裡是能夠與之共成大事的人呢?在與曹操相持一年多後,終於被曹操設伏兵打敗。張邈極不明智的留下弟弟張超駐守雍丘以保護全族家小,自己則跟隨呂布去投奔劉備。在路上聽說曹操兵圍雍丘,張邈欲回兵去救雍丘之危,卻遭到呂布的拒絕。無奈之下的張邈,帶領部從投奔袁術希望搬取救兵,在路上卻被自己的士兵殺死。

雍丘城破,張超城頭自刎,曹操下令屠城,夷滅張邈張超三族。

《三國志張邈傳》的後面陳壽這樣寫到“昔漢光武謬於龐萌,近魏太祖亦蔽於張邈。知人則哲,唯帝難之,信矣!”。陳壽把龐萌反叛漢光武帝一事和張邈背叛曹操一事相提並論,其實龐萌反叛劉秀可以算是真正的造反,而張邈與曹操只能說是漢末群雄爭霸的一段插曲而已,大家都是出來爭霸的根本談不上反與不反。陳壽引用了《尚書·皋陶謨》裡的話“知人則哲”“ 惟帝其難之”來評價曹操看錯了張邈,可誰說張邈就沒有看錯了曹操呢?既然連上古的三皇五帝都難以做到知人,更何況是張邈和曹操這樣的梟雄了。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漢光武帝

張邈最大的錯誤是明明心中想要,卻又不好意思去說,總是希望大家說出來,能夠在不破壞自己高尚形象的情況下,完美的得到兗州牧的位置。這是傳統中國文化裡中庸思想的侷限性所致,可在在亂世裡這樣的思想恐怕早已經不在實用了吧!這時候傳統中國的另一句哲語或許更值得被我們推崇——“敢為天下者先”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假如討董聯盟歃血為盟的時候,首舉義兵的張邈能夠挺身而出;假如曹操來兗州發展的時候被張邈毅然拒絕;假如……,然而歷史沒有假如,正如那滔滔的長江之水,奔流向東,再也不會回來!

小A斯蒂芬寫於2018年1月20日。

當婊子還是立牌坊,陳留太守張邈的覆滅之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