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爲何總不聽陳宮的建言?

讀《三國演義》,呂布與陳宮之間的關係,常會讓許多讀者感到疑惑。作為一個謀士,陳宮的屢次建言,呂布經常棄之如敝履,他們之間為什麼總不能很好的磨合呢?如果我們仔細地讀《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出現這種賓主不和的局面是必然的。

呂布為何總不聽陳宮的建言?

首先,我們看看陳宮是如何成為呂布的謀士的,陳宮與呂布搞在一起,是曹操打徐州時,已投張邈的呂布領兵攻打曹操的老巢兗州,陳宮作為謀士隨軍出征。

大家注意,出征前陳宮並不是呂布的謀士,而是張邈的謀士且獻計打兗州。也就是說,陳宮其實是以張邈的謀士隨呂布出征的。呂布在投張邈前,已投過袁術、袁紹、張揚,均搞到不歡而散,而後才投張邈的。對於這樣動不動就殺自己的乾爹、與主人反面的人,我想張邈一定會從心底裡提防著他,讓陳宮與他一起打兗州,未必不是讓陳宮盯著他的;想必呂布也知道這點。

呂布為何總不聽陳宮的建言?

可見,在前期陳宮與呂布的賓主身份並未明確,所以呂布對陳宮的建言多半不採納就不奇怪了。《三國演義》中,陳宮首次給呂布獻計,讓呂布在泰山腳下伏擊曹操,不料呂布曰:“吾屯濮陽,別有良謀,汝豈知之!”如果不是對陳宮有極深的防範之心,呂布怎麼可能說出“汝豈知之!”這樣的話,那是一點面子也不給陳宮啊。

直至定陶大敗,張超張邈兄弟二人一死一逃後,呂布與陳宮都成了喪家之犬,二人才確定了賓主關係。但是賓主身份確立後,二人始終還是不能很好的磨合,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要從二人的性格上來找了。

呂布為何總不聽陳宮的建言?

呂布我們都知道,多勇少謀、優柔寡斷、剛愎自用,陳壽在《三國志》裡就評他“無謀而多猜忌”。而陳宮呢,又太過耿直,官場上察言觀色一套他並不在行,面對“無謀而多猜忌”的呂布,始終未能爭取到呂布的最大信任。其中作為謀士,陳宮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雖有謀而遲”。什麼是“有謀而遲”?就是雖有謀略,但事前發現問題的能力較弱,對問題的發生不能防範於未然,定不下應對方案,經常會有慢半拍的感覺。所以,曹操的謀士荀攸說他“雖有謀而遲”。比如陳登父子與曹操勾結已久,陳宮早有察覺,卻遲遲未能拿出有效的應對之策,最後釀成不可逆轉局面。一個“無謀而多猜忌”,一個“雖有謀而遲”,難怪陳呂組合幹不過曹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