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朝綱崩壞,曹操矯詔與袁紹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一時間,各地諸侯紛紛領兵奔洛陽而去。

可惜,各路諸侯,心懷鬼胎、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討賊聯盟不久便分崩離析。從此,東漢進入群雄爭霸的局面。那麼,這些諸侯軍閥,最後的結局都如何了呢?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據《三國演義》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各地諸侯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加上倡議會盟的曹操,共十八路諸侯。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其中,曹操、袁紹、袁術、馬騰、孫堅、孔融、公孫瓚、陶謙、張邈九人,《三國演義》中,多有描述,命運如何,大家都較為明瞭。但餘下的九人或記載甚少,或會盟後就不再出現了,他們的去向結局並不是很多人知道的。

先說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三國演義》中對韓馥的描寫還是不少的,在渭河邊上,曹操使離間計,馬超一劍斷了他一隻手,從此成為廢人,隨後《演義》中再沒有他的名字了,應該是回老家度餘生了。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三國演義》會盟之後,他就突然沒了蹤影。豫州一地,最先被袁術佔去,後又幾經易手,成為曹操的地盤。從這個過程中看,孔伷應該被袁術害了。袁術野心大卻心胸狹窄,容不得人,佔了豫州,自然不會讓孔伷有好結局的。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劉岱後投靠了曹操,在徐州與劉備對壘。那劉岱曾為一方諸侯,面對劉備竟不敢向前,要與王忠“拈鬮”決定誰先進攻劉備,可悲可嘆。結果被張飛捉了去,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張飛第一次靠智謀打勝仗哦。此敗後,曹操將他“黜罷爵祿”,劉岱應該從此終老鄉野了。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王匡也是會盟之後就不知去向的一方諸侯,有野史說他被曹操所害。《三國演義》中,他手下的大將方悅,是第一個被呂布陣前斬殺的將領。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三國演義》中羅老師對他也是著墨不多,沒交待他的結局。《三國志》則說,後來“劉岱與喬瑁相惡,岱殺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十八路諸侯中,我們都知道袁術是袁紹的堂弟,其實諸侯中還一位袁紹的堂兄,就是袁遺。曹操擊敗袁紹後,袁遺也和袁紹一樣兵敗身亡。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三國演義》中,鮑信是一個無勇無謀只會爭功的人,第五回說鮑信怕孫堅搶了頭功,派“其弟鮑忠,先將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戰華雄,結果鮑忠被一華雄一刀斬了。其實歷史上,鮑信還是有謀略的,他是第一個認為曹操比袁紹更有能力統領盟軍的人。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十七路諸侯中,除了袁氏兄弟,還有張邈、張超也是兄弟。《三國演義》會盟後,張超就沒有記載了,據其他史料稱,張邈、張超後投呂布,呂布敗後,張邈、張超兄弟二人也被曹操亂兵所殺。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會盟後,張楊在《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再次出現,他把陳宮推薦給了呂布,此後再無記載他的文字了。《三國志》說他與呂布相交甚厚,也是兵敗後為曹操所殺。

可以說,這些參與會盟的諸侯,手中軍隊多者二、三萬人,少者萬餘人,都是東漢末年割據一方,有一定實力的豪強。且個個都是暗懷野心,欲據天下為已有的梟雄。可惜到頭來都功敗身死,可見野心太大害死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